分享

程子恩作品:祭灶

 界首柴大官人 2021-02-05

祭灶

文、程子恩

“官祭三,民祭四,王八祭五,贼祭六”。

  这是小时候孩子们经常唱的歌谣。前两句意思是说官宦之家腊月二十三祭灶,普通百姓二十四祭灶。后两句就是民间俚语,互相开玩笑之用,谁也不会二十五、六祭灶。所以一到这两天没有任何人敢放炮,偶尔有小孩子放着玩,大家便会说:“谁家今儿个祭灶啊!”

那时候庄里面有四家李姓,三家程姓每年二十三祭灶,因为李姓中有两家是校长,程姓三家也是村干部和赤脚医生。每年腊月二十三几声稀稀疏疏的鞭炮声响过以后,我都会好奇地问父母:“他们几家为啥都是二十三祭灶?”“他们家是当官的,当然二十三祭灶了!我们是农民,应该二十四祭灶。”父母都会这样回答。

二十四一大早,父亲便赶集割一块猪肉,砸一块祭灶糖,请一幅老灶爷和灶王奶奶的年画。

傍晚时分,父亲忙碌起来,戴上草帽,披上围裙,拿起竹竿绑上笤帚,打扫卫生。堂屋里的蜘蛛网布满灰尘,一兜一兜的,星罗棋布,平时大人是不让随便扫的,说那是财拜,不能随便动,只有到祭灶这一天才舍得打扫一次。灶屋里的卫生是最难打扫的,屋顶的苇子变成了黑色,不时还有烟油滴下,父亲耐心地一点点扫去。扫完了揭下大锅小锅扣在院里的地上让孩子们打扫,孩子们最喜欢这活,拿起锅铲子一圈一圈地锵去锅底上的烟灰,锵完之后,拿起笤帚,扫去上面的残留,锅算是清理干净了,这时父亲早已打扫好了灶台,掏净了烟囱及锅底的木灰,拿起铁锅坐在灶台上,卫生算是打扫结束了。

母亲系上围裙,开始和面,准备擀面叶。每年祭灶,母亲都会擀一顿面叶,或切成三角,或切成菱形,不一会儿堆满了案板。父亲烧锅,母亲炒肉,炒好以后倒上水,烧水、下面叶,不一会儿饭做好了,香味扑鼻,孩子们咽着唾沫,急得一抹一抹。

“先敬神,再吃饭!”母亲吩咐道。父亲在碗笼子上方贴上老灶爷、灶王奶奶年画,母亲摆上贡品,点上三柱香,父亲噼里啪啦放了一嘟噜鞭炮,母亲拿起一刀火纸在锅门前点着,跪在地上磕起头来,边磕边说:“老灶爷、灶王奶奶,今天祭灶了,你们该上天了,请你们好话多说,赖话少学!”孩子们见状,也学着母亲的模样磕起头来。

敬神之后,母亲用刀背磕开祭灶糖,先拿一块粘在锅脸上,让老灶爷先吃,意思是粘住老灶爷的嘴不要让他随便说话,要说也说甜话。母亲每人发了一块祭灶糖,说:“赶紧吃,吃了好吃面叶!”

祭灶糖的味道并不鲜美,大家随便吃了一块,纷纷端起了面叶,这才是大家心目中的美食。

腊月二十四就要到了,当年过祭灶的场面不由自主地想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