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我们不聊金融,聊聊人生可好?

 新用户1376zvtQ 2021-02-05

人到中年,本该40不惑。当信心满满踏入不惑后,却发现眼前的世界早已不是那个按部就班的年代,在一片眼花缭乱中,竟不知自己到底是惑还是应该不惑了。

人到中年的我们,席卷在这又一次世界范围的大变局之中,不知是幸还是不幸。我们都会面临一系列无法回避的选择,留下还是离开;失业或是创业;生活与工作如何平衡;理想与现实的双重冲击下,我们又该何去何从?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陷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思考,所以,我们今天不聊汽车金融,我们来讲讲人生。

一、我们皆为独一无二的存在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率先提出了他的三个困惑,“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只可惜当年互联网并未普及,否则,柏拉图先生拿出手机,搜索一位叫老子的中国智者。读一读他那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想或许他就不会受这个问题的困惑了。

关于老子道德经中的这句名言,其实从古至今也有很多种解释。但我的愚见是,圣人之所以是圣人,是告诉了我们最为朴素的真理,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见识,不同的认知,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所以今天我也想斗胆说说自己的理解。也欢迎各位朋友积极讨论,积极指正。

何为道,我的理解就是老子对于天地万物循环往复、亘古不变的普世原理。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无法形容的存在。也可以理解为宇宙之中一切存在的基础。                                                                                  

道生一,是指一种最初的无中生有的状态。道的存在产生了最本质的一种存在,一种灵。

一生二,我的理解是产生了阴阳太极。一阴一阳的出现和组合形成了这个世界的立体存在基础。

二生三,我有两种解释,一种是阴阳的和合产生了新的物种,另一种解释是这种新的物种会有三种形态,举个例子:用我们人类比喻,一种就是最为普通的芸芸大众,一种是青史留名的神人,一种是生在人间的恶魔。神、人、魔组成了三级。

三生万物,在这三种最基本的形态下,会衍生出无数种组合与不同的级别,演化成世间百态,各自按照自己的道生死轮回。

当然,这只是笔者个人的愚见,仅代表个人的理解,荒谬之处,还望众位读者见谅。

写了这么一段有点玄的东西。其实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道赋予的使命来到人间,无论我们多么的平凡渺小,多么微不足道,总有一个角落能将我们搁置,总有一个人需要我们存在。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其实是学会爱自己,别辜负了我们在这人世间的一场使命。在某个人的心中,我们始终就是漫威中的英雄,为了这份爱与信任,我们就始终不要放弃前行之路。理解自爱之后,我们所有的价值体现都该是去爱别人。

二、如何过我们的一生

我所理解最朴素的人生道理无非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八字而已。如果我们把人生分为四个阶段,每20年作为一个阶段,那么也就恰恰的验证了这八个字。这八个字已经把我们的一生的四个阶段,每个阶段该做什么事说的明明白白。这一部分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如何过我们的一生。

春天,万物始生的季节,恰如我们的前20岁,所以也叫青春。在这二十年,我们多数人没有什么烦恼,没有什么生活的压力。我们要做的就是和春天的万物一样,打好基础。所以我们在这一阶段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学习。

夏天,是万物生长的环节,恰如我们的20到40岁的过程。在这二十年,根据我们在青春岁月中打下的基础,我们都要把这些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生活之中,我们开始步入职场,我们开始组建家庭,我们开始迎接新一代的降生,我们要面对父母至亲的衰老。各种复杂的局面迎面而来。开始在惑与不惑中挣扎。于是我们逐渐成为了芸芸众生中的千百形象之一。开始慢慢的形成自我又失去了自我。把一套套面具收拾的整整齐齐,在每个不同的场面肆意转换。     

为了那不在生动的理想,或许更多的是为了生存的压力,我们不得不在996中迷失,不得不在烟草酒精中麻醉,不得不面临孩子与我们之间那道无法逾越的无形之门。所以我们会困惑,我们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生长的季节让我们日以强大,但内心也会越来越脆弱。                                                                      

秋天,收获的季节。正如我们的40-60岁,我们开始步入人生的下半场。身体,思维、生活、工作基本都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随着阳气的开始不足,那股冲动的热血也就很难在涌上心头。所以说,40岁以后,其实是很难再创业成功的。当然,这并不绝对。但不可否认的是,到了这个年龄,我们不该把精力放在去寻找什么,而是要关注自己能获得什么了。

如果我们在这个年龄阶段仍要面临失业或创业的选择,我们不妨回想一下,在前四十年的两个阶段中,我们一定遇到了什么问题,才会导致目前的局面。而每个阶段又都会有不同的状态。40岁的时候,如果我们找到了自己,认识了自己,明白自己想要做什么,能做什么?那么这个时候的创业就绝不是盲目的。这本身也是收获的一种。这本身也是阴阳理论的核心,任何事物均无绝对。翻译成现代话就是:只要我们仍在路上,那么一切就都刚刚合适。

冬天,是收藏的季节。正如我们的60到80岁。这个阶段,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就不要在选择折腾了。我们该做的是安顿好一切后,带上爱人,寻一桃源,建一小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饮茶、可写字、可读书、可会友。不是看淡了一切,而是洗涤自己的一生风尘,回归本真。用孩童一样的心理去静待下一个生命的轮回。

如果您正处于焦虑之中,请您认真读读这一段,人生就是这四季。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四季的特点找到自己的本我,在对应的时间里做该做的事情。如果我们走慢了,那就找到最根本的问题,用最有效的方法去追赶。如果我们走快了,那就让脚步放缓下来,多去体会生命中那些被我们忽视的颜色。阴阳和合,万物之根本也。

这四季之道是不是也告诉了我们要去向何方呢?

三、结语

       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我们都怀揣使命,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冥冥轮回中不得不走。既然我们无法选择,就让我们在每个阶段中认真的活着吧。找到我们自己,认识我们自己,竭尽全力的爱自己,爱家人,爱朋友,爱工作,爱这世间的万物。所有不愉快,不得志都把它们抛在身后,不要让它们成为我们人生路上的累赘。这世界有太多的美好等待我们去发现,去体会。也就会有太多的磨难等我们去经历,去成长。一切街如梦幻泡影,都只是剧本中的一个设定,所以无论喜悲都无需长挂心中。路永远都在,在我们心中,在我们眼里,在我们脚下。

       封神也好,成魔也罢,做一个芸芸众生又有何妨?其中最关键的恰恰是我清楚的知道我是谁?我该走一条如何的路?路的终点又在何方?我们要让自己的身体、行动、思维和心在一个频率上,活着就努力去见证,死了就快乐去轮回。看淡生死,一切虚妄还重要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