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rtlib线上展览 | “在路上”——中国历代经典行旅图

 弘雅书房 2021-02-05

春运来了,在各地车站码头的年味就是回家的味道。无论人潮多拥挤、路途多艰辛,为了回到温暖的目的地——家,对于在外漂泊的游子来说,路上辛苦点不算什么。

相对古人来说,我们的出行已经十分方便,迅捷便利的交通和通讯方式让天涯变成了咫尺。而古人出行却实属不易,但其中又自有其意趣所在。今日线上展览我们便来欣赏一波古人行旅图。

前言

“行旅”一般指的是远行的人、往来的旅客,也指旅行,一种走在路上的状态。

总有一些行旅,先走进诗里,再走进画里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贾岛《暮过山村》“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中国古代深厚的乡土观念对人们的外出旅游影响很大,使人很难离乡别家地外出行游,“在路上”往往是迫不得已,如从军、服役、经商、求学、赶考、赴任等。其中,文人入仕宦游最为常见与风行。由此,“行旅”题材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长河中被无数的文人墨客反复地咏绘,留下了无数不朽的华美诗章与传世经典名画。

相较于行旅诗,行旅画是一种更加诗意化、更加迂曲的表达。画家把行旅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一种象征,一种文化图腾,他们在画面上利用这种符号来营造一种寄寓自己人生理想的精神世界。于是我们看到,画家的行旅呈现出一种五彩缤纷的颜色……

本次展览将分三个单元讲解历代(主要以宋元明时期为主)画家笔下行旅图:

01

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宋代绘画中的旅人

02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元代绘画中的旅人

03

荒乘不知疲,行到水穷处——明代绘画中的旅人

在画家的笔下,不同情境下的行旅,有着不一样的内涵。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丰富多样的行旅图,共同感受千年前的古人之旅吧!

“行旅”题材是常见的传统绘画内容,通常描写人力、畜力行进于山路溪水间,或运货、或载人,用来表示旅途的艰辛。宋代之所以出现较多的“行旅”题材,与当时的城镇经济发展有关,城镇的商人和手工业者,在商品经济发达后便要走街串巷以此来促进其物品的交换,所以“行旅”是当时社会繁荣的一个侧面反映。

在南宋,以行旅题材为对象的山水画较北宋时期的行旅形象有明显不同。在表现手法上,行旅人物有所增大,车马以及人物形象的的描绘也更为精致细腻。同样是表现行旅者路途的艰辛,但南宋画家却能在“有限的场景、对象和布局中,传达出抒情性非常浓厚的某一特定的诗情画意来。”

游春图

隋 展子虔

绢本 设色 43cm×80.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作品,描绘了人们在风和日丽,春光明媚的季节,到山间水旁“踏青”游玩的情景。全画以自然景色为主,人物点缀其间。湖边一条曲折的小径,蜿蜒伸入幽静的山谷。

人们或骑马,或步行,沿途观赏着青山绿水、花团锦簇的胜境。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一艘游艇缓缓荡漾,船上坐着的几个女子似被四周景色所陶醉,流连忘返。山腰和山坳间建有几处佛寺,十分幽静,令人神往。

江行初雪图

南唐  赵幹  绢本设色  25.9cm×376.5cm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画里描绘的是寒冬川景,画面下方有一行人骑着骡马走在江边,他们迎着风朝前(卷头方向)走去。寒风阵阵夹杂着细雪,枯柳芦苇上已盖上了白白的一层。小船和栈桥上简陋的避风处有渔夫在避风,还有很多人在河里捕鱼,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姿态。

无论是岸上的旅人还是河里的渔夫,这些人物都比后来山水画中的点景人物画得大。画没有以山为背景,没有展现出远大的空间。

比起欣赏自然风景,观者会更多地将目光放在渔夫的劳作和生活上。严寒中的旅人,寒风吹打在他们脸上,他们身后冰冷刺骨的河里有渔夫在辛苦地捕鱼,然而其中却又透着一种愉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幅画与其说是山水画,或许更接近人物画。

后来山水画不断发展,而这幅画中的旅人和渔夫超越时间,成了山水画里被反复描绘描绘的主题

渔舟唱晚图 

宋 许道宁 绢本设色 48.9cm×209.6cm  

纳尔逊艺术博物馆藏

这是许道宁的代表作,此图画出了高耸、连绵的群山和宽广的溪谷,富有想象力的雄壮景观,意境幽远,似乎是用饱含水分的薄墨刷出来的。雄壮的山水中,浓墨勾勒出树木和人物的轮廓。楼阁画得毫不起眼,人物多姿多态。

卷首的松树下,岩石阴影处有一家茶馆;卷末渡舟靠岸,渡客在岸边等待,还有人拿鞭子赶着骡马上船。后方的水中沙洲里有一条小路,骑着骡马、带着随从的官员从那里横穿而过。这应该不是带着家眷的长途跋涉,而是在辖区内的短途出差或走访。

而在画面中央宽阔的水面上,漂浮着几只小船,有人垂钓,有人撒网,渔夫的形象十分生动。

江山楼观图

宋 燕文贵  绢本设色 31.9cm×161.2cm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这幅画是绢本而非纸本,这在北宋时期的山水画中很少见。画的前半卷是宽阔的水景悠悠展开,后半卷是耸立的山峰连绵不绝。另外,非常特别的一点是,画里还表现出了强劲的风,从左到右一直吹着,仿佛要阻止人们打开画卷似的。

画里有建筑物,有船舶,有树木,仔细观察还能发现,强风劲雨中有许多旅人沿着画里的小路从右往左(从卷首到卷末)前进。他们带着随从,骑着骡马,行色匆忙,他们或许是官僚或其家属吧。

除此之外,画面各处点缀着渔夫,或在撒网或在停船休息。卷末高峰耸立,山麓处有高木和用墙围起来的建筑物,有人打着伞、提着衣摆匆匆往那里赶去。而且我们可以看见,建筑物里已经有人在歇息了,这些或许是商人或百姓吧。另外还有主仆一行骑着骡马向同一建筑赶去。这个地方为形形色色的旅人提供方便,人们根据身份坐在相应的席位上休息。

晴峦萧寺图  

北宋 李成  绢本 浅设色 56cm×111.8cm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画面以主峰为中心,层峦叠嶂,而“萧寺”坐落于中心岩石之上,近景屋舍俨然,人群闲逸往来,一派悠然自得的桃源生活。

画面左下角的骑驴人将观者的视线引入画面,一老者正骑驴前来,前后随从二人,似急欲过木桥至茅店休息。

越过木桥,山麓之下坐落有茅屋、茶馆、水榭数间,右边简陋的屋舍内有桌子、凳子,桌上放置茶碗,一人独坐休息,两人对饮而谈,而左边店内,一人饮食,正厅三位客人作闲坐谈话状,临水轩榭中亦有一人凭栏远眺。

此图对于经历五代乱世的李成来说,如此安逸祥和的世外桃源生活是令人神往的。

茂林远岫图   

北宋 李成 绢本 设色 45.5cm×142.1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相较于《晴峦萧寺图》,李成的这一幅作品中的人物造型则更为简练、概括,画者用较多的笔墨来描绘远山茂林,峰峦叠嶂,烟云缭绕,草木葱郁,布局井然错落有致,茂林间点缀有凉亭楼阁,近处穿梭有行人旅客及待渡泛舟的游人。

在郁郁葱葱的茂林之下,点缀于其间的点景人物仅以简笔勾勒,却形象生动、生趣盎然。与《晴峦萧寺图》相比,此图结构较为繁复,用笔较为细碎,与李成典型的寒林萧寒的格调有较为明显的差异。

溪山行旅图

北宋  范宽  绢本浅设色  206.3cm×103.3cm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此画被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称为“宋画第一。”

从名字我们便能知道此画的主题是行旅。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山下溪边逶迤的小道上,有一队商旅正行走于山涧,其中驮物的骡马及行旅者一前一后,从路口林间缓缓地进入画面,使人仿佛可以听到驼铃叮铛声。

其中走在最前面的行旅者正扭身回头,手挥马鞭,似在招呼驼驴队加紧前行,吆喝牲口的叫喊声打破了山谷的沉寂,其面部蓄有胡须,头裹包巾衣饰侧搭于左肩之上,坦露着右肩,透露出其质朴、洒脱的个性。

其身后紧跟着四匹满载行李货物的毛驴,皆作俯身低头前行状,其身躯在偌大的货物下显得格外瘦小,似乎不堪其重负,透露出行旅的艰辛。另有一人紧随驴队之后,其身后背着盖过头顶的货物,正弓腰前行,一脸疲惫。

此处人物马匹虽以点景的形式出现,且形小如蚁,却形神兼备,马匹及人物形态皆勾勒的栩栩如生,为雄壮幽静的自然山川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情趣,同时巧妙点出溪山行旅的主题。

早春图  

北宋 郭熙 绢本水墨  158.3cm×108.1cm

1072年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此画创作于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是郭熙晚年所绘,堪称经典之作。

在这复杂的山水中,藏着许多人物的身影。画面左下方,河边的小路上有两个人在行走。他们披着斗笠、背着行李看起来像是在旅行,也有人说他们是行脚僧打扮。他们上方的岩石阴影处,有个骑着骡马、戴着帽子的人在看他们。这人和《江行初雪图》里的士人有着相同的打扮,带着随从和行李,行进在山间小道。

再往上,山路变得陡峭,云雾里依稀可以看见登山人的背影。他们可能是给士人探路的仆人,也可能是另外一拨人。这些登山的人都朝着同一个目的地前进,那就是主峰右肩处朱红色的气派楼阁。

关山行旅图  

北宋  关仝  绢本 浅设色 144.4cm×56.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关山行旅图》,描绘出一幅深山峭拔隐古寺,茅屋板桥商旅行的秋景山水。占据画面上端的巨峰最为惹人注目,状如卷云,高耸突兀,此为关陇山川的典型特征

河流上架有一座木桥,桥上、岸边皆有行人,或赶路、或步行、或骑驴、或对语、或负薪,遂使画面左下角的山村野店的气氛逐渐热闹起来,往来的行旅者在此饮茶小憩,三五孩童嬉戏其间,亦有妇人烧水,驴骡鸡犬穿梭其间,不远处的岸边小舟停泊,使观者从画面中感受到北宋期间恬静优美的山间田园景色。

雪涧盘车图

南宋 佚名 绢本设色 23.5cm×21.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绘冬日的山涧天寒地冻,林木萧疏,运输车队及行旅者在逶迤的山涧艰难前行,他们越过溪涧,穿过岩坎,顺着蜿蜒的水道盘山而上,行走于冰天雪地之中。

画者别出心裁,使得行旅者及车马皆略显疲态,寒林、古松、山涧、雪地的肃穆和紧张行进的车马行旅者形成鲜明对比,却又统一于这寒冰刺骨、情景交融的画面之中,可谓意境无穷。

溪山行旅图

南宋 朱锐 绢本 设色 26.5cm×27.2cm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同样是描绘行旅题材。近景画三头牛拖拽着带蓬的马车,车顶上覆有厚厚的积雪,一家犬蹲在车板之上,一头戴青巾,身着大袍的骑骡者紧跟其后,赶车的车夫则作斗笠寒衣打扮,似乎在吆喝着车马向前涉水而渡。

前方一条小路通向山坳,转弯之处一辆马车正费力前行,车后一车夫作推车状,可见行旅之艰辛。另一行旅者刚上岸,佝偻着身体冒寒前行。画面中远处是雪景,近景则重峦叠嶂及雪中屹立的寒林,画得十分生动。此画中的人物已明显区别于范宽同名作品,将人物活动放大,体现出南宋绘画之变化。

雪景山水图 

南宋 梁楷 绢本 浅设色 109.4cm×49.7cm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南宋宫廷画师梁楷的《雪景山水图》,描绘了当时被异族占领的北方风土和旅人。两个戴着皮毛帽子的人恰到好处地点在了合适的位置。盖着白雪的山川造型简单,坐落于山间的并不是中国风的朱红楼阁,而是不常见的北方喇嘛教寺院建筑,上空还有小小的大雁连排飞翔。

画面十分有秩序,完美的构图中透露出一股深幽闲寂的气氛。不过画中没有表现旅行之苦,不仅如此,画中人似乎还透露出享受眼前风景的感觉。他们和同时代南宋山水画中频繁出现的人物一样都在欣赏画中的山水,比较接近画外的观众。这些南宋的画中旅人与《江行初雪图》的旅人相比,其差异很大。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时期,受到排挤和压抑的大多数传统汉族文人只能远离庙堂,隐居山林寄情山水。山林精神和高逸画格的追求己经成了元画的时代精神。

以“写实创真”为旨的宋代山水画创作中常常出现的“行旅”“游赏”等现世生活绘画点景主题形象,在元代山水画中鲜明得转变为一种以描绘“山居”类型绘画点景形象为主的绘画点景艺术形态。

绘画作品中呈现一种笔墨抒情的“无我之境”,元代绘画创作中更加注重画家个体主观情感的表达,并常常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自然地理形态的绘画笔墨艺术形象。

葛稚川移居图  

元 王蒙  纸本 设色 139.5cm×58cm

故宫博物院藏

该图是王蒙绘作品中的一幅表现山居主题的山水画作品,图中人物绘画点景形象描给的是东晋医学家葛洪(葛雅)一家迁移隐居罗浮山途中的绘画艺术场景,绘画点景主题中包含着一种鲜明的山林隐居思想情怀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葛稚川移居图》中的绘画点景形象呈现了一组类似大家庭式的山居绘画叙事场景,比人物、鹿、牛绘画点如画面中“稚川手执羽扇,携鹿渡桥,前导有负筐篮者,有歇担上坡者,后一妇抱小孩骑牛,一仆牵之而行,其余男女仆负物随从。山上茅屋数间,位置井井,屋前及山半有童子作迎眺状,重山复岭,碧树丹柯,秀润缜密。”

绘画点景形象展现了一个完整的叙事情节,画家为其中的每个点景人物绘画形象都安排了相应的位置次序,画面中的小桥也是重要的叙事引带点景形象,桥不仅凸显了主人公绘画形象,而且也连接了所有的点景人物形象。

夏山高隐图  

元 王蒙  绢本 设色 149cm×63.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画面中崇山峻岭,瀑布孤悬,画幅中间蜿蜒曲折而上的山涧溯源而上延至大山深处,给人以“可观”“可游”的北宋山水画境界。

在绵延起伏的峰峦处坐落有数间草舍茅屋,画面右下角的草堂内,一高士手持羽扇倚榻而卧,书童端盘侍奉其旁,屋前亦有一书童伴一仙鹤正跃跃欲试,似欲翩翩起舞。而庭前山泉流淌,草木繁密,有一小桥横卧于溪上,连接左下角的房舍,期间有一女子坐在简陋的屋舍中,似乎正在劳作,身旁摆放着劳动工具,庭中还有一家犬静卧其旁,营造出如此宁静安逸的山居环境氛围。

离屋舍不远的山路上亦有一身着官服模样的半隐者独自行走,亦或是王蒙自身半仕半隐的写照,因王蒙出身于文人世家,为赵孟頫外孙,却因元代的社会动乱,常被迫隐居黄鹤山。

溪山高逸图  

元  王蒙 绢本 设色 113.7cm×65.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表现出江南地区的草木苍郁茂盛之美。密树茂林中,几间屋舍草堂掩映其间,草堂门窗皆作敞开状,中间的草堂中有一高士端坐其间,身着宽服长袍,欲弹琴而未弹,旁边有一书童侍立,身后亦置有一书架。

而屋堂外的宽阔平地上还有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鹤。不远处的桥头,一身穿长袍,头戴官帽的长者,似来造访高士,却被眼前这般郁然秀的江南美景所吸引,正凝神观望。

深林叠嶂图  

元 王蒙 绢本 水墨 64.5cm×38.6cm

1344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题:至正四年十月廿日。黄鹤山人王蒙画。

具区林屋图

元 王蒙  纸本 设色 68.7cm×42.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描写的是江苏太湖林屋洞之景色,画上近处溪中筏舟,两侧山石嶙峋,山涧有亭,亭中文人伏案读书,亦有美人对镜贴花黄,实乃一处优雅静谧之居所。远处山峦层叠,树木茂密。

技法上画家以牛毛皴皴擦山石,长披麻皴画树干,又杂以繁密的苔点,细腻丰富,墨色层层点染,以赭石、藤黄、朱砂和朱标点染,使得全作秋意满幅。

秋林万壑图  

元 王蒙 68.3cm×45.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绘一溪两岸,林木相错,远近之间,极得掩映之妙。背山绵延远去,林间屋宇相衔,有一种山林森爽之气。通幅笔墨设色雅淡,静穆之中,觉其古厚而明淨。画幅右下有千字文第四八二「藁」字编号,原为项元汴收藏。

雪山行旅图  

元 姚廷美  绢本 浅设色 98.1cm×54cm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这是一幅不可多得的佳作,用高远法画深谷大山,山路崎岖蜿蜒,古木奇崛,怪石嶙峋,溪流潺潺,房舍俨然,宛若世外桃源。一队人骑驴从右下角踏上小桥,奔向前方。行旅中的前导者挥手遥指,便把我们的视线引向画面深处山林掩映的楼观。

画面前景一座临水草轩,轩中人物在看雪听泉;半山处篱笆茅草房向水而居,水中一艘小船翩然归来;山顶树木掩映,楼阁亭台气象巍然,仿佛天上宫阙一般。

从画面中,我们丝毫感受不到行旅者的痛苦和冬日山川的荒凉感,相反,我们倒能感受到行旅者奔向桃源的兴奋和愉悦。整个画面充满勃勃生机,山川在白雪皑皑的寒冬里,彰显出别样的精神和气魄。

丹崖玉树图

元 黄公望  纸本 浅绛101.3cm×59.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山峦重叠,高松杂树遍布窠石坡岸之上,梵寺仙观掩映于山石林木之中,溪流迴转,云烟缭绕,一派深远优美的意境。黄公望曾谓:“作山水者,必以董为师法,如吟诗之学杜也。”此图便是以董源、巨然创造的披麻皴手法写成,并以水墨浅绛设色。

由于是在纸本上作画,作者较其《天池石壁图》、《九峰雪霁图》等绢本作品更充分地发挥了笔墨融合的韵味,用笔松秀,点染随意,潇洒自如,在不着笔处衬出迷蒙浮动的云烟雾气,虚实开合,愈增添了山水的灵秀,故虽崇山满纸而无迫塞之感。此作堪为代表。

明代的行旅主题不像渔夫、渔隐主题那样留下了很多作品,现存不多的作品基本都是职业画师创作的,明代的代表文人画家文征明留下了不少传统冬季旅行的杰作。

北宋山水画中庶民和官僚的行旅很难表达文人隐逸的思想,因此在文人山水画中很少出现,而到了明代,与以往不同的新行旅形式开始成为文人山水画的主题,这种画被称为纪游图,表现的是为了享乐的旅行,即文人亲自来到风景名胜地,以旅行的实际体验为灵感画下山水画。这种被称为纪游图的山水画在明代很流行,文人以此来记录他们的旅行。

过去将焦点放在长途跋涉上的“行旅”和明代的纪游虽同为旅行,却有着本质区别。这一时期,纪游图确确实实地占据了明代以后文人画的一角,成了新的旅行的主题。

关山积雪图  

明  文征明  纸本设色  25.3cm×445.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文征明的代表作之一,长卷中那白雪皑皑的山河间行走的身影,花费了画家多年的心血。

雪景果然不仅仅只是美丽而已,而是一种在严酷环境中对孤高精神的试炼。文征明的这幅作品采用了“异时同图”的画法,从卷首到卷尾反复描绘了行旅的士人。虽然有小舟和渔网,却几乎不见渔夫。

细致的用笔层层叠加,画出了起伏的山襞、细高的树木和人物,在精心描绘后还上了颜色。画家在创作过程中达到的境界,通过技术高超却克制的用笔和富有紧张感的构图传达给观者。其中确实能让人感受到文征明理想的崇高精神性。但是,小小的旅人并没有将行旅表现得十分痛苦。雪已经停了,踏着雪静静前进的人物让人感受到克己且稳健的精神和充实感。这才是文征明想在雪景中寄托的精神。

春山积翠图  

明 戴进  纸本 水墨 141cm×53.4cm

上海博物馆藏

该图是戴进的一幅山水立轴作品,绘画作品有南宋院体绘画水墨苍劲之风,构图形式疏朗、笔墨清爽明快;绘画近景、中景与远景空间层次分明。

其中绘画点景形象有古松下的主仆两人,主人持杖缓步,童子抱琴相随行进在山间小路上;中景山麓有屋舍绘画点景形象隐约浮现,与近景处行人绘画形象遥相呼应,绘画点景形象展现了一幅高士山居的绘画主题思想。

雪山旅行图  

明 戴进 纸本 浅绛 246cm×96cm

旅顺博物馆藏

此幅巨幅大嶂,绘雪满松山,气氛清寒,曲溪上置两座小桥,最下方的桥上两位士人骑驴过桥,后有仆人挑携杂物。

上面桥边画两们挑柴贫者,写王梵志诗意。此幅用南宋马、夏笔意,而造境用北宋大山长水。是戴文进用意佳作。

关山行旅图  

明 戴进  纸本 浅绛 61.8cm×29.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绘高远、深远的全景山水,主山居中,巍然屹立,高峻雄伟,左右诸景相衬,呈金字塔形的稳定构图,气势宏阔。诸景系连紧密自然,画面展现的生活场景真实生动,富有生机。环境可居可游,观者如身临其境,堪称戴进晚年精品。

戴进(1388—1462),字文进,号静庵、玉泉山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画家。

骑驴归思图  

明 唐寅 绢本 设色 77.7cm×37.5cm

上海博物馆藏

《骑驴归思图》画面近景处绘画点景形象描绘一樵夫担柴过桥,中景处骑驴者缓慢行进在山间小路上,朝山中院落走去。

该图中的骑驴人形象即是唐寅以此隐喻其归隐情怀,因为唐寅在科考案受挫之后,其人身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表现出强烈的隐逸之思,这种人生理想也就自然体现在其山水画作品中。

华山图  

明 王履 纸本 墨笔或设色  34.5cm×50.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据自题,知此图是王履于洪武十六年(1383年)游览华山后,潜心构思半年多时间始画成。

远赴陕西华山旅行的江南郎中王履画下的《华山图册》数量竟达60幅之多。画里描绘了人们辛苦登山的身影(包括画家自己),风景反映了实地的景观,向观众传达了旅行的实际感受。这不是缥缈的卧游梦,而是一幅更强调记录现实旅行的作品

此图为王履晚年杰作,亦是其存世孤本。

黄山图册  

清 梅清 纸本 设色 33cm×2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套《黄山图》册是梅清晚年的精心之作。全册共八开,分别绘天都峰、莲花峰等黄山八景,或孤峰千仞,或云海茫茫,或苍松蔽日,或雄关峻岭,景色各异,气象万千。梅清画黄山之法有三,一以线条勾勒为主,二以墨色渲染为重,三是融勾勒与渲染为一炉。此图册便是采用第三种方法绘制而成

梅清的山水画远承宋元诸家的遗绪,近学“元四家”和沈周的笔墨技法,又尝与石涛相互切磋画艺,故功力尤深。他的创作最重师法自然,他曾在燕、吴、齐、楚之地游历名山大川,终日面对青山描摹写生。黄山和家乡宣城是梅清绘画中最着力表现的题材。

在《赠慕潭黄山十六景》册上,他自题“余游黄山,凡有笔墨,大半皆黄山矣。”可见他对黄山景色用功之勤。梅清图写黄山自写生入手,又加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再以豪放、泼辣的用笔,突出黄山奇、峻、险、秀的意境,独树一帜,别开生面。

结语

人生如寄,漂泊无依。历代大量的行旅诗,用诗歌的形式反映了客居异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引发了无数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眷恋、对自我人生如寄处境的感慨。拂去中国古代行旅生活画面上那昏黄岁月的风尘,我们便可以体味古代“游侠的英气与豪雄,游学儒客的穷蹇与风雅,重利商贾的劳碌与艰辛,游宦的得意与忧患”以及所有只有在路上才能经历的风霜雪雨、苦辣辛酸。

在中国绘画史上,以现实与自然、人与自然相结合的“行旅图”是具有典范意义的山水画范式,其发展与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几乎是同一过程。画家在对山水的描绘中,通过行旅这一特定活动,抒发性情,寄托自己的羁旅情怀。在“行旅图”中,更多地寄寓了画家自己的审美理想,画家用笔下静止的山水表现动态的时间,通过生动的叙事,让读者身临其境地进入到审美境界中来……



往期回顾




[ 文/编  《弘雅书房》  

编辑部:好风 ]


欢迎评论区留言

 每一个好看 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