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凉拌鸡中的川味记忆

 cxag 2021-02-05

『 四川凉拌鸡,是我浓浓的川味回忆。』

文/苑丛梅

凉拌鸡是四川家常菜,四川民间家家户户都有秘门绝技,那些滋味上乘的佼佼者被人们冠以各类称号,如:崇州天主堂鸡片、乐山白斩鸡、五通桥黄鸡肉、成都廖记棒棒鸡、重庆口水鸡、邛崃钵钵鸡等等。这些凉拌鸡大都作料相同,因不同配方用料比例而滋味不同。共同处则是都令人垂涎欲滴。

四川是美食天府,不仅各大城市酒店拥有顶级川菜,美食文化更深入乡里民间。特别是那些原始风味浓厚的乡镇馆子,其味道纯正浓郁,不愧为川菜发源地。

要吃到真资格的美味凉拌鸡,还真得深入乡村。因为乡下的土鸡纯天然喂养,吃田里的虫子、农家粮食,皆散养。不像饲料鸡,激素速成,味同嚼蜡。真资格的土鸡,鸡油金黄,肉质鲜嫩,鸡香浓郁,用以凉拌,自然美味天成。再加上川内特产的作料,锦上添花。

每年2-5月,适逢春季,是四川人外出踏春的好时节。随着汽车普及,更多的城市家庭每逢周日驱车郊游,观光乡村景色,探寻农家美食。此举蔚然成风,连当地电视台也辟有专栏节目,取名“一起过周末”。农家土鸡自然是绕不过的美食。


 二十年前,我曾随姨父姨妈前往崇州乡镇,去吃天主堂鸡片。那时的崇州还是个县级城市,小街小巷木板房,是个地道的乡镇。我们穿过熙熙攘攘的小街,来到打着蓝布幌子的小餐馆,一道色泽金黄的天主堂鸡片摆在八仙桌上。只见片成薄叶大张的鸡肉,皮肉分离,浸着金红的辣椒油,挟一块吃进嘴里,咸辣微甘,入口爽快,果然美味。那天春光明媚,周围肩挑箩筐、脚穿草鞋赶集的农人与这鸡肉妙趣天成,令人深切感受到四川乡镇之美。

天主堂鸡片以位于天主教堂旁得名,滋味以甜咸麻辣为特色,据说由崇州人聂福轩独创。后来我们又多次前往崇州,尝过多处的天主堂鸡片,最终还是以教堂附近的那家味道最正宗。

再后来,天主堂鸡片抢滩成都,在我家农贸市场有售,味道也还好,只是价格稍贵,买者不多,以至小店难以为继,过了一阵就消失了。今年我在单位附近发现了一家打着天主堂鸡片招牌的饭馆,偶一尝鲜,大失所望。

眉山,苏东坡的故乡。几年前哥哥带着我们驱车前往峨眉山报国寺烧香,据说那里的香火最灵验。途中路过眉山小镇,空气清新得出奇。哥哥开着车在小镇上转悠一圈,最后在一家不起眼的小饭馆前停下,我们就在那里用餐。

那天,哥哥点了笋子烧牛肉、白斩鸡、胡豆凉拌折耳根。三样菜均是当地特色菜肴:笋子产自峨眉山,新鲜时令;胡豆、折耳根均是春季乡间蔬菜,清新鲜嫩;而白斩鸡则是眉山特色佳肴,东坡菜代表。记得那鸡肉鲜美滑嫩、香味扑鼻,作料不咸不淡,美味天成。没想到这样看似普通的地方苍蝇馆子,凉拌鸡做得这样叫绝,想起了一个词,“人杰地灵”。

纪录片《阿贤人情味》

我第一次吃白斩鸡,是在二十多年前的乐山五通桥。那时我二哥大学分配到乐山五通桥盐厂,暑假期间我和大哥前去探望。五通桥风景优美,沿河栽着黄角古树。

清晨,河边雾气濛濛,两个哥哥轮流用自行车搭着我,前往城里去吃有名的白斩鸡,一路上欢声笑语。只见红亮的汤里浸泡着嫩嫩的土鸡块,汤面浮着一层香脆芝麻,还未入口,香气迎面扑来,味道好极了。这是我们仨对白斩鸡最初也是最美的记忆。

白斩鸡落户成都后,算是味道最上乘的凉拌鸡。它以重红油、味精的汤汁见长,吃时还辅以蕨菜、泡发的干笋,特别受成都人喜爱。鸡肉皮金黄,不老不嫩,火候掌握的特好,个头虽大,却是地道土鸡。成都名牌廖记棒棒鸡,以及五通桥黄鸡肉,都属乐山白斩鸡的范畴。

 四川文人皆以下厨为荣,不仅好吃,且精于厨艺。历史上有名的美食家苏东坡、陆游、张大千、黄晋临均是好吃善做之人,他们醉心于:一首诗、一幅画、一手好菜。在四川,爱好传统文化的文人,多如牛毛,他们热爱厨艺,并不以男人下厨为耻。这个春节,父亲特地在会展中心买回地道跑山土鸡2只,吩咐哥哥凉拌一只。待父亲煮好鸡肉,斩成鸡块,我钻进厨房,学到了哥哥手艺,窃喜。

纪录片《爱上川菜》

哥哥的凉拌鸡,重酱油、醋、糖,甜咸味为主,还辅以现斩成末的花椒粒、胡椒粉、味精,以及大量葱节。哥哥说,将鸡用大火煮15分钟,熄火,再焖10分钟即可。斩成大块,调料拌匀,味道浓厚香美,与天主堂鸡片和白斩鸡有一比。去年,我在年货会上购买德阳红酱油一桶,专用于凉拌鸡、白肉,酱香味特别突出。年夜饭特设凉拌鸡一道,哥哥夸奖:“你上!没问题。”

四川媳妇泼辣干练,全国有名。她们往往在厨艺方面也拥有绝活,不输给须眉。如我一表嫂,其拿手菜凉拌鸡麻辣鲜香,以用盐重油红为特色,另加少许豆豉,堪称一绝。

川菜调料因调制比例而突出不同重点,四川凉拌鸡也呈现多种味道。常见的味型有:麻辣、红油、甜咸、椒麻等。一道滋味香浓的凉拌鸡,好比一首意境鲜明的小诗,各种元素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地呈现一种美的意境,尽管这种意境可以千差万别。这便是四川凉拌鸡的魅力所在。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足不出户能吃上美味家常凉拌鸡,这在川西盆地也是常见的事。而当今稀缺的也不再是技术,而是那土生土长的新鲜绿色食材……

本文为读者投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