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地四时五行与人身五脏之间的联系(附语音)

 为什么73 2021-02-06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附语音)-精华篇-之一百九十一。(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们继续讲解《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我们先看原文:“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这段原文从字面上理解非常容易,因为我们学了这么长时间《黄帝内经》,知道四时五行,五脏之气,都是怎么样一种对应关系,我再带领着大家复习一下,从这段原文上来进行复习。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天指的是大自然,《黄帝内经》的很多篇章当中,天的含义实际指的就是大自然的意思,大自然的变化是分为四时五行的,四时是春夏秋冬四时的交替,五行有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行和变化,因此他就会产生生长收藏这样一个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四时的规律。因此又产生了寒暑燥湿风这五种的气。(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这就影响了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跟生长化收藏的规律是一致起来的。对应到人叫做“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这什么意思?就是五行对应到人身体上是肝心脾肺肾五脏,五脏就产生了五气,也叫五志,五气化生出的五志就产生了喜怒悲忧恐五种不同的情志活动,所以这就是天地阴阳人体是一个统一的系统的关系,这就是以四时五脏阴阳五行作为核心的整体观。
 
人身体上有五脏,天地之间有五行,这就是一种整体观的概念,就是把人放在自然界当中,自然界当中的很多规律和运行的道理是跟人体相通的。我们由此就知道《黄帝内经》自始至终就贯彻了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论叫做天人相应。这也是一种古人对于人身体,还有大自然规律的认知,认为自然界的规律同样适用于人身体上,所以自然界有四时五行,人身体就有五脏化五气。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