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异的成绩在教练,成功的企业在老板

 全优绩效 2021-02-06

赛场上,战无不胜的队伍几乎是不存在的,在比赛过程中,总会暴露出各种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个战队总是要在暴露问题和解决问题中逐渐变强。而在这一过程中,教练起着决定性作用。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教练指挥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比赛的优势和劣势、主动和被动。教练在关键时刻面授技巧,往往会扭转战局。

在竞技赛场上,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比赛胜负多数取决于实力强弱,但反常规的以弱胜强也时有发生,这主要取决于教练的超水平指挥。特别是团队对抗赛,队员的排列组合、个人技能位置的安排、战术的灵活运用、团队士气的调动,这些都是影响比赛结果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都掌握在教练手中。

每一次的比赛,都是一场新的战役,教练需要挑战的是临场指挥。即使赛前有充分的准备,即使教练有丰富的指挥经验,即使熟悉每一个运动员的特点,现场仍然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意外。在比赛现场,教练要把握好首发阵容;要判断赛事走向;要在关键时刻换人;要调整队员情绪;要和裁判进行交涉;要不停根据形势调整战略……任何一个瞬间的决定,都会影响比赛的结果。

可以说,教练必须把智谋、心态、情绪和判断力等调整到最佳状态,才有可能指导团队发挥正常水平,甚至发挥出更高水平。

企业中存在着这样的信条:企业的成功,老板有99%的功劳;企业的失败,老板有99%的责任。哪个企业家不希望自己的企业顺风顺水,利润天天涨,规模年年大?但经济社会,有竞争、有风险,不敢承担风险,就不会获得可观的利润。那么什么样的企业,才具备更强的竞争力?答案是:老板竞争力强的企业。一个企业的最高指挥者,应该具备其他人都不具备的强大竞争力,才能把企业小船逐渐扩建成航母,并作出正确指挥。

要想让企业之船乘风破浪,在瞬息万变的商业浪潮中激流勇进,高层领导者是绝对的灵魂领袖,他的决策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命,兴衰成败皆在领导者之手。

事实上,领导者个人专业素质、技能水平,甚至智商,都不会差太多,拉开他们差距的,是胸怀。一个人有多大的胸怀,就会有多大的抱负,就能成就多大的事业。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企业家胸怀的竞争。

有句话说得好:“小成靠德才,大成靠胸怀!”任何成功的企业家,都会经得起成功的考验、失败的磨砺,真正能胜不骄、败不馁的企业家,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心理学家指出,胸怀对于企业家来说,是成功的基本素质之一。吸引八方能人志士的企业家,绝不仅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只有具有像大海一样的广阔胸怀,才能吸引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汇集在企业中。这样,面对任何波澜,领导者才能从容应对、泰然处之;才能为每一位员工着想,为员工创造最理想的工作环境,员工也自然乐意奉献自己的力量,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可是,在现实中,很多企业的领导者顶着“难得糊涂”的处事原则,表面上大胆放任下属自由发挥,实际上心却比针还要细。这样的领导者,会计较业务员有没有超额支出差旅费,会计较销售员下了多少成本给客户优惠。他们总是忙于计算企业的小钱小利,甚至算计到每一个员工身上。

多数公司,都会分为老板、经理和员工三部分。三人各司其职:老板做人,经理做事,员工做技。这是公司最基本的树状结构网,处在最末的员工,必须应对繁杂的技术工作;处在中间的经理,不仅要管理好手下的员工,还要协调好上级;而老板,处在结构的最上端,决策是他们最重要的使命。如果老板不清楚自己的位置和使命,过分接触下面的分支事物,会给企业运作带来不便。

员工犯错,第一时间出面解决的应该是经理,而非老板或高级管理者。老板有时需要隐藏自己,站在团队外围观察,如此才能从客观上发现问题,才能正确解决问题,团队才能良性发展。换句话说,就是让企业领导人,充分下放权力,除了最终决策权,还要给予下属足够的权力,让自己真正做到“无为而治”。

权力下放,获得的不仅是下属的信任,更重要的是,能给下属充分提升自我的机会,这样也会无形中培养出一批能干的经理。

要让自己成为企业的“第三者”,需要企业家具有过人的魄力,但这样,就可以为自己立“威”,给下属立“权”,整个团队的凝聚力才会提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