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希建言荀子入祀孔庙之第一人-焦子栋

 寻荀文化 2021-02-06

林希建言荀子入祀孔庙之第一人

林希(1035—1101年),字子中,号醒老,福州福清人。宋嘉祐二年(1057年)丁酉科章衡榜进士。曾任宝文阁直学士、成都知府、资政殿学士、同知枢密院事等职。著有《两朝宝训》《林氏野史》《林子中奏议集》等书。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五月的时候,宋神宗下诏“以孟轲配食文宣王,封荀况、杨雄、韩愈为伯,并从祀,”(见《宋史·神宗本纪》)此举对于确立荀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而提出荀子入祀孔庙的建言人即是时任礼部侍郎的林希。此说见诸清人孔继汾所撰《阙里文献考》卷十四。《宋史·志第五十八·礼八》记述了林希建言荀子入祀孔庙并被神宗许可的经过:“礼官言:‘唐贞观以汉伏胜、高堂生、晋杜预、范宁之徒与颜子俱配享,至今从祀,岂必同时?孟子于孔门当在颜子之列,至于荀况、扬雄、韩愈,皆发明先圣之道,有益学者,久未配食,诚阙典也。请自今春秋释奠,以孟子配食,荀况、扬雄、韩愈并加封爵,以世次先后,从祀于左丘明二十一贤之间。自国子监及天下学庙,皆塑邹国公像,冠服同兖国公。仍绘荀况等像于从祀:荀况,左丘明下;扬雄,刘向下;韩愈,范宁下。冠服各从封爵。’诏如礼部议,荀况封兰陵伯,扬雄封成都伯,韩愈封昌黎伯,令学士院撰赞文。”

荀子被封为兰陵伯并入祀孔庙一事,反映了北宋时期政界与学界并没完全跟着理学家们对荀子的排斥而一味贬低荀子,而是认为“荀况、扬雄、韩愈,皆发明先圣之道,有益学者”,表现出了执政者与学者们开放包容的宽广胸襟。如,文坛领袖欧阳修盛赞荀子“汉诸大儒贾生、司马迁之徒,莫不尽用荀卿子。盖其为说,最近于圣人而然也”,史学大家司马光极力推崇荀子礼治思想等。所以,林希建言荀子入祀孔庙也是水到渠成。

(兰陵后学焦子栋  整理)

(转自中国荀子网)

----------------------------

荀子其人其书及其思想(一)荀子其人其书-廖名春

荀子其人其书及其思想(二)荀子的思想与学术-廖名春

荀子其人其书及其思想(三)《荀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廖名春

-------------------------------------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一:荀子是谁?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二:评性恶论可怕吗?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三:如何改变人恶的本性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四:走近圣人的阶梯(一)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五:走近圣人的阶梯(二)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七:李斯的悲剧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八荀子论天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九荀子何以能论天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十荀子——中国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人(1)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十一荀子——中国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人(2)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十二礼——荀子的欲望秩序论

刘志轩荀子漫议十三荀子的治世模式

刘志轩荀子漫议十四荀子的义利观

刘志轩荀子漫议十五独尊儒术,谁之儒?

刘志轩荀子漫议十六中国历史文化的一桩最大冤案

刘志轩荀子漫议十八荀子的教育大目标

刘志轩荀子漫议十九音乐之用何在?—荀子的艺术观

刘志轩荀子漫议二十荀子论兵

刘志轩荀子漫议二十二品德的力量

刘志轩《荀子》电视小说

第 一 章   路漫漫兮归齐

第 二 章   阴谋与阳谋

第 三 章   三为祭酒

第 四 章   一石激起千重浪

第 五 章   太庙前的较量

第 六 章   年终上计的对决

第 七 章   济水平叛

第 八 章   人与禽兽

第 九 章   邪恶对正义的审判

第 十 章   智者的悲哀

第十一章   春申君请贤

第十二章   一曲唱别离

-----------------------------------

帝王之术:《荀子》三十二篇

(提醒:必须在荀卿庠读书会学习三年,荀子嫡系孙面授心法)

劝学  修身  不苟   荣辱    非十二子  非相   仲尼   

儒效  王制   富国   王霸  君道   臣道   致士   议兵  

强国  天论   正论   礼论  乐论   解蔽   正名   性恶 

君子  成相   大略   宥坐  子道   法行   哀公   尧问 

荀子思想评论(2017)   

荀子大一统思想探赜 

《论语》《孟子》《荀子》《素书》《百家姓》《道德经》《金刚经》《韩非子》《武林秘籍》《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三略六韬》全文整理……

《庄子》《论衡》《春秋》《管子》《墨子》《鬼谷子》《商君书》《尉缭子》《金瓶梅》《推背图》《素女经》《烧饼歌》《马前课》《梅花诗》《藏头诗》《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公孙龙子》《吕氏春秋》《二十四史》《乾坤万年歌》《黄蘖禅师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