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王国萍丨家乡美

 智泉流韵原创 2021-02-07

 
家乡美
 
文/王国萍
 
 
我的家乡坐落在河南省汝河中段,宝丰县城以北十公里处大黄村,村北有一条蜿蜒的石河环绕着村庄,就像一条金玉腰带缠绕在身上,或许是凝聚了天地之间的灵气,这里的人们勤劳善良聪明勇敢,这里是全国有名魔术之乡也是远近闻名小商品批发市场,火热的场面仿佛诉说一段段难忘记忆,如同L起袖子加油干的创业精神代代相传。
家乡的变化不是短时间,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创业过程,记得七十年代末,我们这里还很穷,乡亲们住在一间间矮小的瓦房里,甚至还有很多泥土坯房,下雨时候很容易漏雨而且冬天还很冷。外面的交通也极为不方便,村子里到处是泥泞的土路,雨天变成一片汪洋水坑,孩子们穿着胶鞋打着雨伞去上学甚至还光着脚丫来回跑。学校里条件也相当差,晚上上课经常停电,一盏煤油灯一支蜡烛或者提着马灯陪伴我们多少夜晚,冬天到处冷的直打哆嗦,白色透明的冰条挂在不太牢靠的房檐上,人靠的就是一亩薄地度生活,过得是面朝黄土背靠天的年月,所以村子里因为穷很多光棍找不到对象,也是因为穷很多孩子上不了学,而且生活条件很差吃穿用度也是格外紧张,有条件的人家养头牛来耕地拉车,没有条件的人靠喂猪养鸡养羊来生活,农忙时候靠的是铁锹锄头还有架子车手推车,也或者是一捆捆一担担的粮食人工往家里运输,吃水也是很费劲的事需要井水里往外拉,人过得特别辛苦而且还没衣穿没钱花,因为体力劳动强度大村民们出现很多腰部扭伤、腿和脖子疼痛等疾病。
也许是艰难贫困的岁月磨砺了乡亲们钢铁人生,这里的人民格外勤劳质朴,加上党的好政策,村民们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八十年代初人就开始做起了简单小生意,村子里能人挑起了货郎担子出去卖小商品如火柴香皂洗衣粉,靠着一双脚跑遍了附近很多地方,跑一段时间之后就发现比种地强多了,运气好的话一天可以赚一两块钱就很高兴了,因为那时候收入普遍很低,所以就有了挑货郎的称呼,出去的时候很容易被外乡人看不起,因为没有饭店和旅社,所以吃住只能找一些善良人家收留家里,几乎和沿街讨饭的差不多被人歧视。后来跑的人多了起来,人也渐渐有了些许的见识,在八十年代的中期就开始学习表演魔术,也有的是自己组建一些歌舞演出就是剧团之类的吧,刚开始只是一些比较简单的魔术土话也叫耍把戏,但在那个条件普遍艰难的岁月,人们没有电视电影和网络的年代文艺节目很少,虽然是小型的演出团体但还是迅速红遍了大江南北,每一次的演出都是人山人海,每一次都有观众喝彩和爆满的坐席,大家是越演越有劲越演也就越红火。
听家乡的人说起来其实也是很不容易的,刚开始是村子里有一部分人组团外出,大家坐上火车浩浩荡荡到外地,比如附近的城市或者周边城市扩展,然后再把行李和道具托运过去也是用火车,刚开始因为条件有限很多人是自己用木头或者铁器之类做的魔术道具。到了目的地之后,先搭帐篷生火做饭然后开始准备演出事宜,一般是白天准备晚上演出,住的条件和吃饭当然也是特别简单就是简单棚子搭建,有时候还得自己带米面因为那时候各方面都不方便,即使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需要物品,有时候遇到雨天大家也被雨水淋的稀里哗啦,吃饭当然也是填饱肚腹为目的。刚开始演出的票价也是特别便宜,一般是两三角钱,因为当时的消费水平还很低,基本上都是根据当地条件来定,因为是大棚演出很接地气一般都是观众爆满,上面表演也是个体力活,需要有好的嗓子还要有语言的幽默风趣感才会吸引观众,卖票收钱再加上表演一般需要五六个甚至七八十几个人,当然人数越多越好,也会穿插一些文艺节目比如武术歌舞或者民间小调小品相声等,人口少的家庭表演人少节目单调,相对生意会差一些或者更累一些,但是大家都很卖力甚至是拼命,不仅一次有人观看还想留个好的口碑方便下次巡回演出。
每一次在一个地方演出十天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左右,大家就会把钱通过银行或者邮局寄到家里,虽然大家很辛苦这也是每个人最开心的时刻,想到家人能够因此过上好日子大家心里还是很激动的。后来几乎村里每家每户都会有一些门路出去赚钱了,村子里也有了专门做道具招牌和表演服装的,比如简单的杂技服装以及表演歌舞用的民族服装以及扇子表演手绢手环等等,出去表演的人很多还带小孩子,有的孩子很小就带出去了,上台演出时候家人换着带孩子,但是外面的风餐露宿也让孩子吃了很多苦,有时候变天孩子感冒或者拉肚子也是常有事情,更出奇的是有些人家居然在表演时候丢过孩子,虽然找了回来大家还是后怕的。后来就把孩子放到了老家里,有老人的那就不用多说了,还有一些上学孩子比如小学的,就想办法托送到同村别人家里,就像现在城市里的辅导托班,孩子在家有了好去处父母在外也放心很多,当然出不去门的家庭也有了一些收入和生活保障,那个时候听邮局人说几乎每一个月我们村里面邮寄到家的钱会有几百万,一年可能很少也是几千万吧,所以邮局人往村子里送钱的时候会在村里喇叭上面吆喝村民名字,当然也有很多羡慕成分在其中吧。
村子里的魔术红火了至少有二十来年,刚开始是火车跑遍每一个省市自治区甚至少数民族革命老区,后来九十年代人们开始发现大汽车运输更方便一些,村子里就有了专门的货运大巴,一路到了广州会把这些人放在不同城市,过一段时间再接回来当然运输道具服装也方便,因为毕竟自己承保车辆安全也有保障。再后来那些有眼光胆大的开始自己买车,不管是做什么生意就更加方便了,大家跑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他们去过海南深圳苏杭江浙一带,到过新疆西藏还有遵义等很多革命老区,也是他们在那些十分艰难的岁月给人生活带了很多快乐,既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也给自己增加收入,跑的地方多了眼界也开阔了,村子里不认字村民也学会了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最起码走遍大江南北不会出现沟通障碍的问题或者闹出笑话。
在2000年前后随着国家政策进一步深化改革,很多机制经济转型,城市人经历了下岗企业体制改革,农村人经历了自古以来不用交皇粮还有种地补贴,政策的转变对于我们经济发展都有一些影响,因为有了电视家庭影院歌舞厅、掌上电脑等大家看文化娱乐节目方式多了,文化生活也丰富了对于魔术表演就没有什么兴趣了,很多人出去后感觉生存艰难甚至卖力都赚不到钱,但是乡亲们并不服输,因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铸造了他们钢铁一般的坚韧性格,大家聚在一起商量解决办法,他们决定用自己的私车比如面包车工具车开始批发零售商品进行走村串户,也就有了当时的雏形直销会议营销概念,江浙一带的商人在这里办起了一站式批发场地比如窗帘被单百货日用品,也有服装鞋子以及图书日用电器日用品等,同时这里也有了全国有名气的批发市场,市场很灵活一切物品应有尽有,而且价位也很低廉很多还可以送货相当于是一条龙服务,比如外地卖货需要进货这里会直接通过物流快递公司发货,这时候各项产业成了规模型的服务,有人搞摄影村子里有镜框加工,卖玉制品也有专门的加工厂商供应,服装生活品更是新颖丰富经济实惠。还有一些头脑灵活的年轻人开始电商外卖网购,还有很多人在外面开起中小型超市以及品牌独家代理,如今销售的货物更加多门路更广了,有热水器豆浆机以及空气净化器还有饮水机等等很多,销售的门路也随着市场经济转型随时调整,有电视购物电商以及电话营销还有淘宝网红播报,真可谓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一片喜人场面。
我的家乡在宝丰县城修路是最早的,九十年代初就修了水泥路,交通发达了大家进出运输货物也更便利了,学校设施也有了明显改善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出去赚钱后把砖瓦房盖成了楼房,不分前后大家都买了轿车甚至好几辆车,房子周围还盖起了车库以及汽车能入院内的大门,村子里就承建了大型现代化幼儿园以及先进教育器材,村子里的学校师资设备也是一流的。村子里最聪明的人被选为了带头人,致富带头人马豹子书记,带领大家一起致富一起冲破种种难关,在后来浪潮中大家也会越战越勇,如今新农村改造村子里一排排整齐的小别墅、一栋栋现代楼房拔地而起,村子里养老设施养老院也是条件很好,那些孤寡老人可以幸福晚年,村子里再也不用为找对象发愁了,附近村子里的姑娘很乐意嫁到我们村,普遍都是成功创业者致富带头人,大小老板说话办事也更有风度了,现在每家每户一年纯收入很轻松都是小百万或者几千万,我们村支书马豹子也因为带领乡亲们致富得到了认可,被推荐为全国人大代表,村子里也有了一些很好的福利,比如端午节发鸡蛋月饼节发月饼水果还有米面粮油等生活用品,村子里的人因为常年在外奔波,很多耕地没法及时耕种也被承包了出去,日子富裕过节村子里也有了老人专属福利,大家觉得日子越过越红火奋斗更加有动力了。
村民们在村委会的带领下,建造了大型活动场所还有观景台,夜间的路灯照的大伙心里亮堂,大家的腰包都鼓起来了村子里的基本建设更完善了,大型活动广场上舞儿跳起来,孩子们学校有了宽敞明亮的教室以及电脑投影仪,附近很多村子里的孩子也到我们村办学校来读书。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富有,这里老少爷们没有忘记附近的乡亲们,他们用自己的热心和耐心带动附近村民们致富,联合附近村子里的村民一起致富,用他们的话说我们有能力带动大家一起脱贫,带领他们一起做生意一起批发货物一起出去卖,每一次大家出去都是一个浩浩荡荡的规模性车队,大家互相照应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交流经验,也是这股韧劲和不服输的精神改变了这片热土地,激发了大家对生活的拼搏和斗志,如今他们的身影已经不再羸弱,他们在生活的磨砺中早就变得坚强和独立,如今他们已经不再需要搭帐篷和自己解决饭食,有宾馆和饭店他们买了类似房车的货车,除了做生意他们的生活水平也明显提升,这就是我们的人生也是越活越有劲的美丽蜕变。
我的家乡早就成了全国有名的魔术之乡,被很多电视台新闻媒体记者进行过专题报道,比如中央台河南台以及平顶山电视台,当然成功致富经验也被很多地方交流效仿学习,如今人们已经不需要魔术来维系生活了,他们闲暇之余表演来缓解压力也会用在外出的一些营销模式,比如免费看魔术然后卖商品,也有营销中间的一些气氛穿插和现场互动等。也是因为经济富裕了,他们也重视教育起来了,很多人也把孩子教育放在了第一位,越来越多孩子考上了大学,有的是大专本科研究生博士,他们知道前面还有很多路要走,只有孩子们有知识有文化这个村子才会更加兴旺发达,村子的明天只有靠这些孩子们才会越来越好,如今的他们依然朴实善良,依然是拼搏在这片热土上,用他们话说只要人勤斗志高,没有过不好的日子没有做不好的生意,多少年过去了是热血奋斗的精神圆了乡亲们致富梦。
这就是我的家乡,就像是一个人的成长,从年少时的简单平凡变成了壮年时的铿锵有力,依然是这片土地让我们热血沸腾为之骄傲,如今家乡的变化也有我们几代人奋斗的艰辛和幸福,你的蜕变我们看清了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丰硕成果,我们早就摆脱了面朝黄土背靠天的艰难生涯,原以为是梦想如今成了现实,这片土地铸造了这些铁一般硬汉精神,家乡明天一定会更加美丽和富饶。
 

作者介绍:

王国萍,笔名苹果,河南洛阳伊川人,出生于1979年7月23日。临床医学院校毕业医院医务工作者,擅长诗歌如散文诗古诗词散文等。作品曾在(青年文艺)(散花)等国内多家杂志社公开发表,现为中国诗歌网特邀作家,国学妈妈网络平台作者,远山文学网和中国先锋文艺作家和编辑。



【总第1174期】“智泉流韵”杯全国“战疫”征文各奖项揭晓(上)

【总第1174期】“智泉流韵”杯全国“战疫”征文各奖项揭晓(下)

【总第1123期】【名家大咖】【北京】金思宇丨“战疫”诗书作品之一

【总第1123期】【北京】叶建华丨“战役”诗书之十三

【总第1088期】“战疫”征文【河南】郭进拴|首发文——大爱满人间

【总第1093期】【名家大咖】【北京】叶建华丨“战疫”诗书选之一

【总第1092期】【特邀作家】【辽宁】蓝 歌丨底 气

【总第1000期】热烈祝贺《智泉流韵》微信文学平台上线3周年出刊1000期

【总第1033期】纸刊《文艺界》免费发稿通知

【总第1033期】《智泉流韵》文学平台免费发稿及稿酬规则通知

【总第1087期】《文艺界》“抗击新型肺炎”文学作品征稿启事  

【总第1075期】《文艺界》总第四期发布,电子杂志同期推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