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资品牌优势不复以往,自主品牌的崛起

 车哥们 2021-02-07

车哥们专注实用、有趣、专业的汽车资讯,登陆车哥们网 www.autogemen.com 获取更多信息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汽车文化   
合资品牌的辉煌过去

不知道大家伙家里还有没有2003年以前的汽车杂志,那时候的汽车杂志后面几页都是各个车型的价格表,寥寥几个自主品牌对比的是一大堆合资品牌加上进口车型。为什么哥们要强调2003年以前呢?因为在那之前是中国未加入WTO的时候,价格表上一辆大众polo在当年是二十万左右,一辆丰田蓝鸟在25万左右,更不说丰田皇冠和奥迪那些起步都在四十万的车,这些车的价格在当时那个10万就能买套房子的年代可是一笔不菲的数字。
 
那时候街上跑的最多的车型要么是夏利,要么是奥拓,桑塔纳是小老板们的座驾,如果你开的是皇冠和别克,那你就是大老板了。所以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大众,丰田,别克,尼桑等车企生产的出来的车,自然而然地高了一等,是这些牌子的车那就是好车,当然我们不能否定那时候合资品牌确实在质量和技术上比自主品牌强不少。自主乘用车品牌在发展初期,技术落后,质量不可靠,易坏等特点饱受诟病。

不甘落后的自主品牌

十年弹指一挥间,自从步入WTO的大门后,中国车企享受着“人口红利”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福利,工业技术和品牌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中国一跃成为世界汽车第一消费大国,不管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每年销量都以极高的百分比上涨。中国消费者也从之前随便买车到现在的谨慎选择车型,但有一个购车的心结确至今都没解开,那就是“车分三六九等,一等是进口车,二等是合资品牌,三等是自主品牌。“按价格来说,这样分等级没错,但是就一辆汽车最重要的品质而言,进口车型一定比合资品牌好?自主品牌一定比合资品牌差?十年前我的答案是“或许吧”,现在我的答案是“肯定不是。”不管是吉利收购沃尔沃实现产业升级,还是长安高品质乘用车的发展,又或者是比亚迪在电动车领域一流的技术,这些成绩都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尤其是近年来自主品牌家庭乘用车的发展更是进步神速,从产品线的质量把控,到用料媲美合资品牌,尤其是在车辆配置方面,自主品牌几乎绝大多数都比相同甚至更高价位的合资品牌更好,更丰富。

长安悦翔V7
吉利博越
差距越来越小,品牌是虚,性价比是实

合资品牌现如今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小了,人为的,偶然的质量问题如果经常发生那就是质量把控不严的必然结果。为了利润而简配,国外最低配车型都有的配置国产后就“阉割“掉或者成为选配,发生群体质量事件时”消极的回应态度“,一些不错的车型实行”饥饿营销“加价卖。这些种种行为都让现在很多合资品牌丧失了以前不错的品牌形象。而反观以前落后的自主品牌,积极研发新产品,严格把控质量线,丰富车辆配置,做到合资车有我有,合资车无我还是有。另外最重要的较低的价格使其变得很有性价比,随着“买车是买面子”向“买车是了生活“这种观念的过度,因品牌带来的差距感正在逐渐消逝。

整车生产水平跟国际接轨

还记得“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当年的名言吗?“造轿车有什么难的,不就是四个轮子加两张沙发吗?”这里可以看出当年的民族汽车企业在造车这个概念上还是比较模糊的,这确实也造成了当年自主品牌汽车小毛病多的特点。但今非昔比,在经历了市场的检验和国外产品的冲击之后,自主品牌也开始了“求学”之路。一般来说,整车生产的过程分为五大步,第一道:冲压工艺,生产出各种车身冲压零部件。第二道:焊接工艺,将各种车身冲压部件焊接成完成的车身。第三道:涂装工艺,防止车身锈蚀,使车身具有靓丽外表。第四道:总装工艺,将车身、底盘和内饰等各个部分组装到一起,形成一台完整的车。第五道:各项检测和测试,发现生产装配过程中潜在的质量问题,尽最大可能杜绝不合格产品出厂。自主品牌从以前的敲敲打打变成现在的高自动化,其间不仅是引进进口设备和机器人,更是在中国重工业发展的支持下,完成了这个过度,比如哥们曾经看到过一个央视的纪录片“大国重器”,其中济南二冲压机床,有着世界一流的水平,美国福特也大量采购装配其冲压线。所以抛开设计和细节来说,在整车生产水平上,自主品牌的整车生产水平已和国际接轨。

汽车重要部件还有路要走

所谓汽车重要部件主要指汽车动力系统里的发动机和变速箱,还包括其它部件如刹车系统,轮胎制造等,虽然自主品牌已经能造出很不错的车,有些甚至能出口国外,但是在汽车核心技术上面“自主”的成分并不高。发动机有三菱,变速箱有日本爱信和德国采埃孚(ZF),电喷市场德国博世一家独大,轮胎更是有米其林,倍耐力,普利司通等老牌制造商。即使现在有不少合资品牌的车型也会用到这些企业的产品,但是相对比例来说没有自主品牌这么依赖。由以上事实我们可以轻易地看到,核心、关键零部件技术均被外资把持,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公司只能完成前期的市场调查、产品定义、外观及内饰设计,中期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检测,以及后期的经销商招募、销售管理等步骤。而在汽车重要部件这一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德国博世
日本爱信
只要保证品质终会打破价格”天花板“

自主品牌相对于合资品牌来说,利润肯定没有合资品牌那么多。合资品牌因为有“品牌”这个属性加持,溢价率在同一级别的车上会高出一些。这就造成了一个相当尴尬的事实,两辆同一级别的车型,在配置和动力差不多的情况下,合资品牌在价格上会贵出不少,而且永远会有人为此买单,而自主品牌只能定低一个级别的价,就像一个天花板,摸到了确打不破。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自主品牌起步晚,沉淀不多,有些路必须得走,有些河必须得过。哥们相信,只要自主品牌能坚持产品的品质,并为之努力改变自己的话,价格这道“天花板”终会打破。

车哥们俱乐部

扫描二维码加入车哥们俱乐部,有关于汽车的问题,欢迎来问车哥们。

车哥们已经全面入驻说客、搜狐自媒体、新浪微博、一点资讯、易车、天天快报、汽车头条新闻客户端,实现全媒体全覆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