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南地区滋养0-3岁婴幼儿培训小记(前篇)

 梦卓r9zs6vnajh 2021-02-08


冬至已至,广州的木棉花却开得艳丽,红红的花瓣洒满了一地,而树上的花儿并未稀疏,红红艳艳,繁茂依然。

广州天蕴幼儿园的那几棵木棉,也一定还是那么热烈吧,它们怎能不热烈呢?冬至前一周,滋养和照顾0-3岁婴幼儿基础课的培训就在这里举行,那么多的温暖,那么多的希望都在这里种下,同学们的物质身虽然离开了,但美好的记忆却还是留在了这里。


种下种子

第一天,我们每人手执一束花进入课室。门口,三位导师正等候着我们,他们每人手上都捧着一盘小种子,发给鱼贯而入的同学们。哇!多么美的小种子啊,虽然它们还只是一颗种子,却也展示出初生的美好。带着这美的感受,我们在第一天,种下了自己的小种子。未来会如何?不期许,不臆想,种子自有自己成长的秘密。


我想,我们那些小小的孩子不也是这些种子吗?不期许、不臆想,孩子自有自己成长的秘密。


天气温润,几声金弦玉音从窗外飘入,慢慢地,由远及近,听得出乐音从两边,盈盈汇入我们的中心。

Tomas老师和智英老师环抱莱雅琴,如天使从天而来。

整个课室都安静了,有人闭目凝听,有人静心凝视,每个人的心魂都在享受着莱雅轻抚。



我们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开幕式。几曲莱雅抚过,每个人的自我介绍开始了。大家拿着各自的花,简单地介绍自己,又把花儿插入一个公共的花篮。

没有花艺师的刻意设计,每个人插入的花儿都有各自的姿态与色彩,组合在一起,竟错落有致,和谐美好。

人与人之间的组合,也会像花儿一样吗?



我几乎忘了第一天张俐老师的主课讲了些什么,但那一次次升起的情感和带着希望与美的氛围,却萦绕在心。

下午的手工课,我们用羊毛毡缝制五边形,采用的是锁边针法,看起来简单的工作,对于做手工不多的我们来说,却还是有些难度,于是,大家都认真地学着、做着、缝着。

虽然丽萍老师暗示我们少讲话,手工要用心地、专注地去做,才是艺术家,但是也挡不住我们想要交流的热情,在互动交流中,我们彼此开始熟悉起来……

迎候光明

茶歇时,大家一边吃橘子,一边做小桔灯。做小桔灯干什么呢?走深冬花园呀。


晚上,深冬花园的仪式开始了。大家在有些陌生的天蕴校园里行走,四周暗暗的,有时还有些坎坷。


到了最黑的地方,我不得不戴上了眼镜,好让自己看得清楚些。
但很快,我就看到了光火。


我们下午做的小桔灯已经点亮,每个来到的人都会得到一盏橘灯。
手捧橘灯,一股暖意便流入已发冷的手心。
橘灯里的蜂蜡糅合着橘皮的香味,淡淡散发,这就是冬夜里,温暖的味道吧。

螺旋中,已有了星星点点的光。
我走进去,并不知尽头在哪,只是捧着那光,往前走着。
因为我相信,一定能走出去!


就这样,我捧着那光,进入了中心,又从中心,走了出来。
克服了惧怕与沟坎。
接下来,便是畅快。

有人唱起了歌儿:
我是世上光纯净又明亮。
像一支小蜡烛在夜里发光。
要将世界黑暗照亮四方,
我是世上明光纯净明亮。


我们反反复复唱着,跟随着导引我们的,前方的微光,朝着希望,向前走着。

终于,我们接近了主课室。正当我们拾级而上之时,随着一声礼炮响起,远方的黑夜绽放出红色的烟火,一朵接一朵,一朵接一朵,五彩缤纷,绚烂如春。光明,竟以如此盛大的方式迎接我们……

黑夜之后的光啊,你在向我们昭示什么呢?……

第二天上午,主课之前,丽萍老师带我们做的兔子偶戏,让大家体验到一张小小手帕也能为孩子带来快乐。

小组回顾里,组员们都讲述着前一天的课程中,大家印象最深刻的片段带给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大家从自己的记忆中,从别人的记忆中,从每种思想的交流中,将所学经过再一次的搅拌、吸收。


走在后面,看见孩子


张俐老师的主课又来了,主题是“儿童的自我意志和自我意识”
老师开篇就提到,孩子自主性的发展是父母和教育者的任务。


我们从前所知的“反射动作”,在人智学教育中其实是一种无意识的意志力,这种无形的力量在工作着。

0-3岁和3-6岁,最重要的是打上生命力的底色,没有生命力,其它都无法发展。

华德福教育中,我们通常将人的发展以7年作为一个发展阶段,但这次,张俐老师将0-21岁孩子的发展又细分为每三年一个小阶段:0-3,3-6,6-9,9-12,12-15,15-18,18-21。

而0-3岁阶段,又有好几个重要节点:

9个月,孩子学会直立,这是孩子成为自己,成为独立人的开始。
18个月,孩子开始说母语,与他人建立关系,从世界性的人变成文化性的人。
27个月,孩子开始说“不”,这是孩子与他人分离,成为自己的关键期。










熟悉华德福教育的人都意识到现代孩子被大量感官刺激,觉醒得很快,但张俐老师还提到了一个我们以前从未去想过,但真实存在的现象:孩子的智能也许是在加速发展,但他们的物质身、生命身却几乎保持着原来的速度。因此,我们并没有看见人类的物质身在迅速长高长大。

老师还提到我们如何跟孩子一起走路,是走在孩子前面还是后面。
老师说,跟孩子走路时,我们应该是走在后面的,呵护他,陪伴他,看见他,在自己的前方自主探索、自我认知、自主运动和自由玩耍。

这个我有深切体会,当我走在孩子后面时,我更容易看见孩子,看见他们是怎样地为世界所吸引,怎样地认知与探索那些未知的东西。


保护孩子由天堂带来的能力


下午,Lourdes老师依然在最西最西的西班牙为我们线上授课。

老师说,孩子的第一个动作从动眼睛开始——嗯,春仙老师也是这么说的。

老师说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孩子是全然打开的他信任我们为他做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准备好自己,不要辜负他们对我们的信任。

做一个老师,一个家长,我们的责任多么重大啊。


老师还提到她班上的一个孩子。她班上有个孩子,刚刚进园的时候非常木讷,不爱动,这根本不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该有的。了解到家庭情况,才知道孩子木讷的原因,孩子的爸爸总是给孩子讲解太多、告知太多。

因此,Lourdes老师在这节课中不断地强调,我们不要给孩子太多解释,这会阻挡孩子来自天堂的能力——模仿。

是的,模仿是孩子的天性,自主运动也是孩子的天性。孩子透过模仿成人,以及自主运动,学习直立行走等各种运动,孩子也透过模仿和发音器官的自主运动,学习语言。
这一切,都不需要成年人刻意的教授与讲解。

手工课上,同学们跟着丽萍老师,继续做羊毛球。今天的羊毛球都已成形了。


石头汤里的情感共融

晚上,大家在丽萍老师的带领下,一起烹煮石头汤。
温暖的柴火在锅底刺啦啦地烧着,石头汤在大大的铁锅中汩汩地翻滚着。


大大的铁锅中,同学们从全国各地带的食物都投进了石头汤中,带着不同地方的生命,在热汤中翻滚、碰撞、溶解。喝上一口热汤,嚼着融合在一起的味道,天南海北的友情便在其中溶解……



(后续更精彩,敬请期待)


“华南地区滋养0-3岁婴幼儿培训”手工材料

由华德福生活馆供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