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燕归来:今宵酒醒何处 | 就读这篇

 原鄉書院 2021-02-09

今宵酒醒何处

燕归来

我想,如果我们问到身边的人:你在繁忙了一天之后,趁着皎洁的月色,想做点什么?

许多人的回答应该是,喝点小酒,唱唱歌吧。

而在北宋时候,这样的情怀是很繁荣的。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因为北宋时有一个填词高手——柳永!人们唱他的词,谱他的曲,在街头巷陌,市井青楼,就像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传唱开来。

而我最喜欢的是他的《鹤冲天》,但这首词很少被书本选用,因为他不符合我们所谓正统思想里的人生理想。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首词更像是柳永喝了点酒后写的,甚至可能是他所说的寻访的意中人处,一口酒,一句词,边喝边笑,肆意泼墨而成。

然后便,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可以对自己的考场失意说是偶失,甚至说明代暂遗贤,又何须论得丧?这在我们现在看来一点也不谦虚,甚至还不反省,并且狂妄: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这句话,我觉得写得真的很好,一个年轻的才子,面对人生重要的转变时刻,没有压力,我认为这是超越自信之后的一种宽阔,面对失意,他不在乎是否真的做将相,他说,自是白衣卿相!你甚至可以看到他拂袖而去的一种翩翩魅力。我们在青春的时候,缺的不是梦想,而是这种对于梦想的现实观照后,还能找到自己。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写自己的这两句诗对柳永也刚刚好,但我并不觉得这是贬义。

他没有趋炎,他没有贪图,他没有选择千方百计地追逐名利,他选择的是让自己有情!

烟花巷陌,偎红倚翠,那里应该有他的知己。风流事,平生畅,他觉得爱恨比那些浮名更令人痛快。他看似醉生梦死,却是清醒的知道,青春都一饷,于是他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我觉得柳永真的很骄傲,骄傲的是在那样一个时代,他可以挑战儒家思想,挑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挑战的其实不是教育理论,而是教育本质:我们该如何做自己!

如果你每天学习,工作拼尽全力,到头来抱怨自己得到的没有付出的多,不如洒脱地学学柳永的白衣卿相。如果你遇到了可以爱的人,不如放手浮名,莫等浅斟低唱的机会都没有的时候才去后悔,要知此生很短,甚至已过大半。

其实这首词把理想与感情都说得很清楚,人生大约都可以在这首词里去悟了。但很多书本从来不敢选这首词,这只能说明,一千年前的一个时代里的思想,我们到现在也不敢超越,甚至不敢碰触。

有人说柳永的浅斟低唱并不彻底,他还是又三次回到考场,甚至换了名字才算是暮年及第。你想一下,当人生大半已过,在意浮名的也已不在意了,何况柳永?不妨把这当作他的一场游戏,而这场游戏里,你可以看到一种温暖,宋代的温暖。

一个皇帝看到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人又来考试,他肯定生气,让他中,不是任由他颠覆嘲笑吗?皇家颜面何在?所以朱批: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呵呵,所以柳永又戏称自己是“奉旨填词柳三变”。

这个皇帝很小气,这个柳永也很赌气。

其实,恰恰这就是宋代文明高度的一个写照,宋代,让文人更像文人,让生命更还原生命。

每一个朝代繁荣的标志都是以纵横疆场来判定的,而宋代,却仿佛不会打仗,屡战屡败,但宋代却让人高贵得有些气人,尤其是北宋,要喝茶,要赏画,要写书法,还要填词歌唱,还要有一场执手相看泪眼的蚀骨爱情。所以,宋代完全是关注生命的。故而,柳永这么叛逆,皇帝也不会杀他,因为皇帝也更像人,而不是政治工具。

你是否发现,真正的繁荣就是内心的繁华,而非经济上所谓的突飞猛进。我一直觉得有一个地方跟宋代很像,那就是吴哥,阇耶跋摩七世所在的这个朝代,他真正关注着人的内心,“高棉的微笑”是不可攀越的一个文明,它很快被侵略,但却无法被占领。

我们要侵略他人很容易,我们要守住自己不容易,想要做“黄粱一梦”的人很多,想要从梦中醒来的人却很少。苏轼在被人撞倒之后,忽然开怀大笑,“自喜渐不为人识”,有多少人想要为人识。柳永念去去,不知今宵酒醒何处?或许就在杨柳岸,晓风残月处。你让自己真正地醉一回了吗?醉了后,你是否发现你想去的地方和你想见的人都那样清晰?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觉得宋词里的这三句话就概括了人生的三个境界,你寻寻觅觅,最终想要找到的就是自己的内心。

此生很短,已过半生。

此生很长,还有半生。

只有这半生,还伴着无常,除去日作夜息,你还有几年,几天,几个时辰是属于自己的?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作者简介

燕归来,本名:陈艳,喜欢国学,闲时喜爱读诗,喝茶。希望能在一缕茶香中悟得一份禅意,在一片文字中抒写一份淡然。

中国文坛精英盘点之90后专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