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虚该如何快速恢复?

 东家88 2021-02-09

脾胃病在中医门诊是最常见的疾病,如何快速补脾在临床上常用以下几法,与大家浅谈一下。

一、先了解一下脾虚:

1、 脾虚的症状:不思饮食、饮食不香、腹胀腹泻、脘腹冷痛、便溏、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身体消瘦、牙龈出血、皮下出血、胃下垂、游走肾、脱肛、子宫脱垂,女子月经量少,月经推后或闭经,不孕,舌淡白苔薄白,脉弱。

2、病因病机:

(1)、年老体衰:年老体内命门之火逐渐衰退,先天肾阳不能温煦后天脾阳,脾阳虚衰,脾的运化与统血功能下降,出现脾虚症状。

(2)、久病体衰:生病日久,耗损脾阳,脾阳虚衰出现脾虚症状。

(3)、饮食生凉或久居寒湿之地:生凉之品容易寒邪直中脾阳,脾阳损伤,日久脾阳虚衰。

(4)、嗜食肥甘厚味:油腻食品或过度饮酒生湿,脾喜燥恶湿,湿困脾阳,脾运化功能降低,日久脾虚。

二、脾虚中药快速恢复法:

1、脾气虚证:

  • 主症:不思饮食、饮食不香、腹胀腹泻、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身体消瘦,舌淡红苔薄白,脉弱。
  • 治则:补气健脾法
  •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 中成药:四君子丸、参苓白术丸、人参健脾丸、健脾丸、人参归脾丸、健胃消食片、八珍颗粒等。

2、脾阳虚症:

  • 主症:不思饮食、脘腹冷痛,喜温喜按,得温痛减,遇冷加重,腹胀腹泻,水样便,舌淡白苔薄白,脉弱。
  • 治则:温补脾阳
  • 方药:温脾汤加减
  • 中成药:理中丸、附子理中丸、良附丸、温胃舒颗粒、升阳益胃丸等。

3、脾虚下陷证:

  • 主症:不思饮食,脘腹坠胀,饭后加重,站立加重,平躺舒服,身体瘦长,倦怠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弱。
  • 治则:升阳举陷
  •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 中成药:补中益气丸

4、脾虚湿盛证:

  • 主症:嗜食油腻之品,酗酒,形体肥胖,头发及面部油腻,好起痤疮,不思饮食,饮食不香,倦怠乏力,腹胀腹泻,大便粘马桶或不成型,舌淡白苔薄腻或厚腻。
  • 治则:健脾祛湿
  • 方药:除湿胃苓汤
  • 中成药:参苓白术丸、四君子丸、二妙丸、四妙丸、香砂六君子丸等。

5、脾不统血证:

  • 主症:倦怠乏力,面色及眼睑淡白,牙龈出血、便血、皮下有出血点、尿血,女子崩漏,月经量多,舌淡白苔薄白,脉弱。
  • 治则:健脾补血
  • 方药:归脾汤加减
  • 中成药:归脾丸、人参归脾丸、八珍颗粒、十全大补丸、人参养荣丸等。

三、养生补脾法:

1、积极锻炼身体,脾主四肢与肌肉,四肢发达,脾胃功能增强,运动主升阳,脾阳得以恢复。

2、常用薏米、莲子、山药、大枣、扁豆、芡实等煮粥喝,健脾祛湿,有助于脾虚恢复。

3、少吃寒凉,少居寒湿之地,以免伤及脾阳,加重脾虚。

4、少饮酒,少吃油腻之品,以免体内生湿,加重脾虚。

5、荤素搭配,定时定餐定量,不要饥一顿饱一顿,少吃零食,增加脾胃负担,耗损脾气,加重脾虚。

6、治疗其他疾病,注意有无刺激胃的药物,以免伤脾胃,加重脾虚。

以上浅谈脾虚快速恢复法,希望能帮助到朋友们,祝愿大家脾胃好,吃嘛嘛香,健健康康!

(温馨提示:文中方药仅供学习与交流,切勿自行抓药,责任自负,若喜欢中医科普与养生,请关注此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