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雁的人工养殖技术

 高唐李洪军 2021-02-09

    大雁又称野鹅,是鸭科雁属中的鸿雁、灰雁、豆雁和黑雁等的总称,大型候鸟,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雁适应性强,属杂食性水禽,常栖息在水生植物丛生的水边或沼泽地,采食一些无毒、无特殊气味的野草、牧草、谷类及螺、虾等。有时也在湖泊中游荡,喜欢在水中交配。合群性强,善争斗。春天10-20只一起小群活动,冬天数百只一起觅食、栖息。宿栖时,有大雁警戒,发现异常,大声惊叫,成群逃逸。群居时,通过争斗确定等级序列,王子雁有优先采食、交配的权力。

人工养殖

大雁其性温驯,易于饲养;采食量小,草食性强,生长速度快,料肉比为2.5:1,一般饲养60天左右体重可达4-5千克,重者可达8-10千克。大雁集肉、蛋、绒、药用于一身,其胸腿部肌肉发达,肉纤维虽比野鸭粗,但肉味鲜美,烹调后味香肉嫩。蛋白质高达20.98%,脂肪为10.62%,富含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大雁翎可制羽毛球、羽毛扇及羽毛笔,羽绒可防寒保暖。目前,大雁养殖刚刚起步,沿海城市及全国一些野味市场都是供不应求,养殖大雁前景良好。

雁舍要求冬暖夏凉,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可分为育雏舍、育肥舍和种雁舍。育雏舍应保温防潮;育肥舍要设置棚架,旁边设有食槽和饮水器;种雁舍应较大,舍外有陆地和水上运动场,运动场周围设高1.8-2米的围网。陆地运动场应干爽不积水,铺5厘米厚的砂土,种上树木或作物遮荫;水上运动场的围网直通水底,网孔以大雁头不能钻出为宜。

一、种雁的饲养管理

大雁的养殖,选种是关键环节。所谓的选种,就是在所养的适龄雁群中,根据选种标准,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筛选出综合指标高的雁,作为繁殖的种群,以保证其后代的性状优良。  

良好雁种的标志:精神状态好,身体健壮,双目有神,无疾病;体形呈流线形,发育匀称,体态肥胖程度中等;羽毛整齐而有光泽,体色无杂色羽毛,双翅挟紧;行动敏捷,飞翔能力强;生殖器官发育良好,无畸形;种的特征明显;种用年龄在2-5龄之间。  

不宜作种用的雁:身体瘦弱、有某些疾病、外伤、畸形、羽毛蓬松无光泽、神情呆滞、羽毛有白化现象;种的特征不明显、飞翔能力差、双翅下垂或外翻、生殖器官发育不全、年龄过大等等。如果将这些雁作为种雁,会出现种蛋受精率低、出雏率低、雏雁成活率低、退化严重如白化现象明显等现象。严重影响饲养种群的品质以及经济效益。  

一般选种要经过三到四次筛选。雏雁阶段要将弱雏、畸形、白化等个体筛选出去。二个月龄时,雏雁已长到2.5千克左右,这时,不同种类的雁已经可以明显区分开来,可以进行二次筛选。鸿雁应选择嘴形标准(纯黑色);灰雁就选择嘴桔红色、嘴甲粉白的个体;斑头雁,应选择机灵活泼好动、和人亲近的个体。发育良好、食欲旺盛、不怕人、无怪癖是这个时期选种的统一标准。三个月龄以后,雌雄个体已发生明显分化,这时,选种应注重性别特征和性比问题,此时,不宜留作种雁的个体,可以育肥,作为商品雁出售。

野生大雁性成熟需要3年,为一雄配一雌的单配偶制,而且终生配对,双亲都参与幼雁的养育。人工饲养时,8-9个月达到性成熟,公母比例为 12-3。大雁在春季发情,水中交配。求偶时雄雁在水中围绕雌雁游泳,并上下不断摆头,边伸颈汲水假饮边游向雌雁。待雌雁也做出同样的动作回应,雄雁就转至雌雁后面,雌雁将身躯稍微下沉,雄雁就登至雌雁背上用嘴啄住雌雁颈部羽毛,振动双翅,进行交配。交配后共同戏游于水中或至岸上梳理羽毛。雌雁交配后 10天开始产蛋,间隔2-3天产 1枚蛋。年产蛋量第一年为15枚左右,第二年至第六年可达25枚,蛋重每枚150克。

  1、繁殖准备期

  大雁开产前1个月为繁殖准备期,仍以放牧为主,并根据雁的体质、脱换新羽的状况,适时补料,为产蛋做准备。补料以精料为主,大约为55%- 60%。公母分开饲养,公雁每天补3次,母雁每天补2次,接种禽出败菌苗

  2、繁殖期

  繁殖期采取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的原则,日粮中粗蛋白质为17%-18%,每天喂2-3次,晚上加喂1次,适当补充矿物质饲料。充分放水,尤其在公雁性欲较强的上午,让种雁尽情在水面上游玩交配。驯化种雁定巢产蛋,每天早晨将未产蛋大雁留在舍内,产蛋后,再进行放水、放牧。

  3、停产期

母雁产蛋至7月份后,产蛋减少,羽毛干枯,公雁性欲下降。进入停产期,将精料改为粗料,转入以放牧为主的粗饲期,可全天放牧,不予补料。但若放牧条件差或连雨天,应适当补饲。冬季,将白菜、玉米秸粉及青草粉等拌入20%-30%的玉米面维持饲养,保持体重不下降即可。严冬季节应喂热食,饮温水,严禁饲喂霉变饲料。

二、人工孵化

小规模的雁场可以让大雁自行孵化,也可用母鹅代孵。大规模雁场,需采用人工孵化,孵化期为 31天。选择大小适宜、蛋形正常、颜色符合品种要求及表面清洁的新鲜种蛋。

种蛋消毒。种蛋产出后通常被垫草和大便污染,外表有少数细菌,30分钟后细菌便可经过壳孔进入种蛋内部。因而应及时对种蛋进行消毒。先将种蛋放入消毒柜内,按每立方米28毫升福尔马林溶液和14克高锰酸钾备好药品,将福尔马林倒入玻璃或珐琅容器内(由于反响时会发生很多气泡,所用容器的容积要较所用福尔马林的体积大5倍-7倍),然后倒入高锰酸钾,关闭门窗,数分钟后,甲醛蒸汽溢出,12-24小时后翻开门窗,放出剩余气体,将种蛋移入贮藏室。

预热。孵化前对种蛋进行预热,可使胚胎对外界环境有一个适应的进程,避免种蛋出汗。先用高锰酸钾或菌毒杀、百毒杀等药物按阐明配成所需浓度,将种蛋在药液中浸泡3分钟-5分钟,捞出晒干,放置在孵化室内预热6小时--8小时。

孵化管理

①温、湿度的操控。整批入孵的种蛋,以变温孵化为主,温度改变规模操控在30℃-37℃,前高后低逐渐降温;分批入孵的种蛋则选用38℃-38.5℃的恒温孵化。湿度的操控原则为两头高,中心低。1天-3天坚持65%-70%,4-28天操控在60%-65%,29-31天提高到70%-75%。此外,在确保正常温、湿度状况下,尽量通风顺利。

②翻蛋、照蛋与凉蛋。主动翻蛋的孵化机每2小时翻蛋一次,手动或选用土法孵化时每3-4小时翻一次,翻蛋视点为45-90度。翻蛋时动作应轻、稳、慢,以免引起蛋黄膜血管破裂,尿囊绒毛膜与蛋壳膜分离,引起胚胎死亡。大雁种蛋在全部孵化期内需进行三次照蛋。首次在孵化后第5天进行,拣出无精蛋和死蛋。第2次在第10天进行,拣出死胚蛋,并及时查明因素,调整孵化条件。第三次在第26天进行,首要调查胚胎发育状况,决定落盘时间。孵化后期每天凉蛋2-3次,凉蛋温度为 25℃~27℃,室温过低,会因“闪蛋”而影响发育。机器孵化天天定时翻开机门两次,孵后16天要将种蛋从蛋盘架上抽出2/3左右进行凉蛋,凉蛋时刻操控在30分钟以内。土法孵化可经过削减掩盖物,添加通风量等方法凉蛋。

第30天开始出雏,第31天结束。

助产。大雁种蛋蛋壳较厚,雏雁的破壳齿不是很尖利,有些幼雏不能正常出壳,因而在出雏期间应适时助产。将尿囊血管现已干枯,内壳膜发黄的胚蛋用剪刀等在蛋钝部悄悄翻开,拨开蛋壳1/3左右,并用手将雏雁的头悄悄拉出,放入出雏器内令其自行出壳。

三、雏雁培育

1、潮口“与开食

  雏雁第1次饮水称为”潮口“或”开水“。当雏雁行走自如并开始啄食垫草时,将0.01%高锰酸钾水溶液倒入平底的水盆中,水温为18℃-25℃,水深以刚好淹没雏雁爪部(大约1-2厘米)为宜,让雏雁自行饮水,一般为3-5分钟,以浸脚不湿毛为度。若因故推迟”潮口“,应在饮水中加0.8%- 1.0%的食盐,并控制饮水量,避免雏雁暴饮而引起中毒。”潮口“后便可开食,开食料可用清洗并经过浸泡的碎米和切碎的菜叶。碎米需浸泡2小时,菜叶要切成细丝状,比例为1:2-3。开食时间大约为 30分钟,以吃至八成饱为宜。开食后要定时饲喂,少喂勤添。1-3日龄不要喂高脂肪饲料,4-10日龄,可在饲料中加一些煮熟的蛋黄、优质鱼粉或脂肪含量低的植物性蛋白饲料。

  2、保温防湿

  雏雁怕寒,忌潮,应注意保温。1-7日龄温度为30℃-26℃,8-14日龄为26℃-24℃,15-30日龄为24℃-20℃,冬季或夜晚可提高0.5℃- 1.0℃。垫料定期凉晒或更换。

  3、分群防压

  雏雁要定期按强弱、大小分群,剔除病、弱雏,防止雁群扎堆压死。15日龄前每群大小为30-50只,密度为15-20只/平方米;15日龄后每群大小为 80-100只,密度为8-10只/平方米。

  4、放牧与下水

  若气温适宜,雏雁4日龄就可放牧,初牧应选择风和日丽的晴天,采取”迟放早收,时间短,路程近“的原则,白天放牧5-6次,晚上回舍饲喂2-3次。气温低时可在10-15日龄初次放牧。雏雁7-15日龄后,选择清洁的水塘第1次下水,水温为20℃-30℃,一般在下午3-4时为宜。放水几分钟后,赶至岸上让其梳理绒毛,毛干后即可赶回育雏室。

四、育成雁的饲养管理

  1月龄至性成熟的大雁称为中雁或育成雁。此时采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正是骨骼、肌肉、大羽的迅速生长时期。

  1、放牧

  中雁放牧前应进行断翅,割去一侧掌骨和指骨部分或切断指伸肌和腕桡侧长伸肌,一周后伤口愈合者便可放水放牧。放牧地要有足够数量的青绿饲料和谷物饲料,放牧时间选在早晚,中午赶至池旁树荫下休息,每次吃饱后都应放水。放水条件差的,可割草饲喂,另行放水。

  2、补料

  留作种用的中雁,应以放牧为主,适当增加精料,减少粗料,促使大雁提前达到性成熟。补料以糠麸为主,掺以甘薯、瘪谷和少量花生饼,并加1%-1.5%骨粉,2%贝壳粉和0.3%-0.4%食盐。

  3、育肥

留种剩下的中雁及商品雁统称为育肥仔雁,其消化能力已趋于完善,需经短期育肥达到膘度及最佳体重。采用上棚育肥和圈养育肥均可,主要通过充分饲喂、控制光照、保持环境安静及限制大雁活动等方法,达到快速生长和沉积脂肪的目的。育肥饲料中,玉米70%,豆饼15%,叶粉10%,麦麸4%-5%,食盐 0.3%-0.5%。白天喂3次,晚上喂1次,密度为3-5只/平方米。放牧条件好的地区,可采用放牧与补料结合育肥。仔雁经过15-20天的育肥,体重达到上市标准即可出栏。

五、大雁常见疾病的防治

1.小鹅瘟:

该病是由小鹅瘟病毒导致的雏雁急性流行症,首要经过消化道传染,20日龄以内的雏雁易发病,首要在冬末春初时节盛行。临床表现:精力沉郁、缩颈、步行困难、常离群独处,接着呈现消化功能失调景象,拉稀、少食或绝食。后期严峻下痢,排出灰白色或黄色污浊带有气泡或假膜的稀粪。临死前可’呈现神经表现,颈部改变,全身抽搐或发生瘫痪。

 防治方法:

接种小鹅瘟弱毒疫苗,或选用成年鹅制备的抗小鹅瘟血清,皮下注射0.5毫升即可避免。若雏雁在3天--5天发病,阐明孵化器已被污染,应立即中止孵化并进行彻底消毒,然后才能持续孵化。

2.流行性感冒:

 该病又名雁渗出性败血病,是由志贺氏杆菌导致的雏雁急性流行症。可由病原菌污染饲料和饮水而导致,也可经呼吸道传染。首要在春秋两季盛行。

临床表现:该病潜伏期很短,传染后几小时就可呈现表现,鼻腔有浆液性鼻漏,呼吸困难,发出鼾声,不时强力摇头,严峻时脚麻木,不能站立,病程2天--4天,死前呈现下痢。

 防治方法: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医治。口服敌菌灵30毫克/千克体重,每日2次,通常4日即可治好。

3.蛋子瘟:

 该病是产蛋母雁的一种细菌性流行症,首要由卵巢、输卵管发炎导致。

临床表现:肛门有发臭的排泄物,混有蛋白和卵黄小块,2天--6天后,不食不饮,失水,虚弱而死。

 防治方法:口服呋喃唑酮,每只雁25毫克,混合在饲料中连服3天--4天,或肌肉注射链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等。

4.绦虫病:

雁绦虫病的原虫为剑带绦虫和膜壳绦虫,中心宿主为剑水蚤或淡水螺。雁若误食了被传染的剑水蚤或淡水螺,绦虫在肠道发育老练,可严峻侵害2周龄至4月龄的雁只。多在春末和夏季发病。

 临床表现:首要呈现消化功能障碍,排出灰白色的淡薄大便,混有白色的绦虫节片,胃口减退,到后期彻底不食。成长停顿,消瘦,精力萎靡,不喜活动,离群,腿无力,向后边坐倒或俄然向一侧摔倒,不能站立,通常发病后1天--5天逝世。

防治方法:一是避免在死水塘里放牧,以免与剑水蚤触摸。二是常常查看,对传染有绦虫的雁群,应有计划地驱虫,以避免病源传达。三是雏雁与成雁应分隔养殖、放牧。四是用吡喹酮10毫克/千克体重,灭绦灵60毫克/千克体重,硫双二氯酚200毫克/千克体重,丙硫苯咪唑40毫克/千克体重,分别用少数面粉和水搅拌,然后按计量称取药面,做成丸剂,塞入雁的咽部。

5、禽出败病

禽出败也叫禽霍乱。病源是一种多杀性巴氏杆菌,是禽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常发生于天气突然变化的季节或长途运输之后,发病率一般为20%~30%,如不及时治疗,呈散发性、地方性流行,死亡率可达50%~80%。

1、主要症状:

最急.1~性型不表现临诊症状,有的拍动几下翅膀即死亡。有时晚上吃得很饱,翌晨即发现三几只鸡死亡。

急性型病禽体温升高,不食或少食,呼吸困难,鼻和口流出粘液,排黄绿色粪便,冠和肉髯青紫色。

慢性型的病禽盆血,消瘦,持续性腹泻,肉髯水肿,关节肿胀,跛行。

2.剖检特征:最急性型见不到明显的病理变化。

急性型可见肝脏表面散布针头大小灰白色坏死点,肝脏颜色变淡,如熟肉状;心冠脂肪有出血点或血斑;肺、腹膜、皮下组织、肠系膜脂肪及肠道(尤其以十二指肠明显)有出血点或出血斑。

慢性型因侵害器官不同而各有不同病变,肿胀部位有干酪样物。母禽腹腔可能有卵黄破裂后形成的干酪样物。

3.防治:治疗本病可用呋喃类、磺胺类药物及抗生素。如链霉素,每只肌肉注射0.1~0.2克,中鸡每只0.02~0.05克;氯霉素拇公斤体重肌肉注射0.02克,新药施得福。麦美素等疗效也较好。

本病的预防注意如下几点:平时抓好环境卫生清洁和消毒,抓好饲养管理,防止禽群过分拥挤,防止骚扰、惊吓禽群。鸡舍要通风良好,夏天要防暑降温,冬天要防寒保暖。对60日龄的中禽要接种疫(菌)苗。在天气突然变化和调运鸡时,可喂服抗生素等药物作预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