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车险的生意不好做了

 读懂财经 2021-02-09

©读懂财经·金融地产组原创/出品

作者 | 郑鹏超

编辑 | 武亚玲

保费增速下滑,承保亏损,2020年,于财险公司来说,是难捱的一年。

根据银保监会公布的保险业经营数据,2020年保险业收入原保费4.53万亿元,同比增长6.12%。其中,财产险保费1.19亿元,同比增长2.4%;人身险保费3.33万亿元,同比增长7.53%。

承保利润方面,2020年全年,保险业净利润3013.38亿元,同比下降3.36%,相比上半年降幅已明显收窄。其中,财险公司承保利润-108.44亿元,较2019年减少110.59亿元,承保利润率为-0.9%

疫情令行业年初即步入寒冬,而后从意外险改革,到信用保证保险监管强化,再到车险综合改革全面启动,财险公司一再“渡劫”。

尤其作为财险“顶梁柱”的车险,面临保费增速下滑冲击波。数据显示,2020年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8244.75亿元,同比增长0.69%,增速较2019年的4.52%下降3.83个百分点,首次跌破个位数增长。

买/续过车险的朋友,想必已经感受到了改革的力度,车险交费降低,保障提高。例如,以往你缴1000元的保费,可以管10万元的保障,而现在缴900元的保费,则可以管11万元的保障。

一低一高,两头挤压着车险利润。数据显示,2020年车险承保利润为79.57亿元,较2019年减少了20.09亿元,同比下滑23.2%。如果与2020年前三季度相比,车险承保利润四季度减少了25.24亿元。

很明显,无论是保费增速的下滑,还是承保利润的下降,始于2020年9月19日的综合改革,注定了车险的“失色”。9.19也将成为新旧时代的分割线。有人向左,弃车险而去,有人向右,守车险阵地,坚守中也有无奈。

/ 01 /

保费增速跌至0.69%,

车险“失色”

财险公司遇到了“拦路虎”。

作为财险“顶梁柱”,2020年车险保费占财险保费的比重接近70%。但四季度以来,车险保费明显负增长,导致整个行业增长受挫。

根据银保监会数据,2020年1-9月,车险保费收入6208亿元,同比增长5%;而2020年全年,车险保费收入8244.75亿元,同比仅微增0.69%。

通过这组数据,有没有感觉到,车险的败退与挣扎?

具体来看,1-9月,每月车险保费收入虽有小幅度下降,但始终是正增长。到了10月份,车险单月保费增幅开始由正转负,且在10-12月期间,下降幅度逐月加大。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给整个保险行业按上了“暂停键”,但相比寿险保费增速承压,车险保费出现负增长更需要注意。因为寿险保费增速承压主要是受疫情影响,消费者需求滞后但并未消失,而车险保费下滑则是永久性损失。

车险保费的变化,说明车险综改正在发挥影响。改革的核心,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车险保障增加,价格“打折”。

比如商车险新增了全车盗抢、涉水等6项保险责任;再比如交强险,若车主连续3年不出险,改革前最多可优惠30%,改革后可优惠50%。

根据银保监会统计的数据,截至2020年11月中旬,全国车辆所缴保费平均降幅约27%,90%的消费者车险保费下降。其中,保费下降幅度超30%的消费者比例达69%。

而这直接对财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产生冲击。同时,赔付率上升、费率下调,也意味着财险公司的综合成本率要上升,势必对承保利润产生影响。

这种情况下,头部险企还能依靠自身的规模、效率等优势,找到一定腾挪空间;中小险企则要直面承保亏损压力,扛不住的也只能选择退出。

/ 02 /

小险企开始加速退出市场

车险综改持续深入,市场阵痛不断,与此同时,“XX财险公司退出车险市场”的传言开始在坊间流传。

实际上,并未有险企官宣退出。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一些险企若在某一地区的车险保费收入很低,基本就可以视为退出当地市场。

根据慧保天下数据,此前亚太财险在陕西只录得100万元车险保费,商车费改后公司就逐步战略性退出陕西车险市场。

这说明盈利状况不佳的中小财险企业,遇见政策冲击之时,是有动力退出市场的。此次车险综改,正成为最大的冲击源,车险保费已经开始下滑,小险企保费收入承压、经营业绩进一步恶化……因此,有选择地退出局部车险市场,将成为未来中小财险企业的无奈之举。

据说,有大型险企的综合成本率已突破110%,小险企最高的成本率达147%,收一块保费,亏五毛,还怎么玩?

这是不是与你想的财险生意不符?一直以来市场有一种说法,财险的盈利能力高于寿险。

从过去的数据看,似乎也支持这种观点。比如,财险三巨头人保、平安和太保2019年综合成本率分别为98.5%、96%和98.4%。这意味着,即使三巨头不拿保费去做投资赚钱,承保利润也是正的。

这正是巴菲特青睐的财险生意的美妙之处——就像银行给你贷款,还倒付你贷款利息一样爽。

反观寿险公司,虽没有综合成本率这一指标,但根据中国人寿早年披露的数据,2008年、2012年的利差占三差比例分别为114%和101%。这意味着,2008年、2012年若中国人寿投资端没有利润,公司将大幅亏钱。

不过,美妙也仅限于头部财险公司,近两年大部分财险公司的日子并不好过。

根据海通证券研报数据,2018年,财险行业综合成本率为100.13%,结束此前连续8年的承保盈利。但大小险企的成本表现各异。

排名前八的财险公司(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大地保险、国寿财险、中华联合财险、太平财险和阳光财险)综合成本率为98.23%。说明它们每收100元保费,只用付出98.23元的成本,赚1.77元;如果将收取的保费拿去做投资,又可以赚一笔。

而中小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高达109.01%。说明它们靠卖保险根本不赚钱,只有拿保费去做投资,且收益率每年需要超过9.01%,这样才能赚到钱。

在读懂君的印象中,国内似乎还没有哪家险企投资收益率可以持续做到9%,国外估计也就只有伯克希尔做到了。所以你会发现,近两年美亚财险、史带财险、久隆财险等中小险企,不是退出中国市场,就是退出区域市场。

车险综改后,扛不住的中小险企被迫加速退出市场也是大概率事件。

/ 03 /

头部险企也要被“扒层皮”

小险企加速退出市场,头部险企就有了集中度提升的预期。换句话说,车险综改利好头部险企。

但自2020年9月19日至今,老大哥人保财险的股价却一路走低,区间跌幅超过17%,而四季度,整个保险板块则是微涨0.56%。

原因也不难理解。中国财险市场属于典型的寡占格局,过往十年,国内中小财险企业的份额被不断蚕食,财险行业的集中度已经提升至非常高的一个水平。

根据华创证券研报数据,2019年1月,前4家财险企业(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国寿财险)的市场份额提高至73%,是近十年来的高点。

一些大型城市头部财险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更高。以北京市场为例,2020年1-11月经营车险业务的共48家主体,车险保费收入228亿元,其中200亿左右的保费由人保、平安、太平洋、国寿这四家公司拿走,集中度高达92.6%。

这种市场格局下,头部险企想靠提高集中度对冲保费下滑的可能性并不大。这点从老大哥人保财险10月、11月原保费收入分别同比下滑11.3%和13.9%,就能看出。

保费下滑更多是影响规模,而此次车险综改不仅要压低保费金额,还要提高保障覆盖,整个保险行业的赔付支出势必提升。

举个例子,以往你缴1000元的保费,可以管10万元的保障,而现在缴900元的保费,则可以管11万元的保障。价格少了、保障的金额却多了,企业的利润就会受到挤压。

具体来看,交强险总责任限额由原来的12.2万元上升至20万元;无责赔款限额由原来的1.21万元上升至1.99万元;车损险增加了全车盗抢、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玻璃单独破碎、自燃、涉水等保险责任。

过往头部财险企业赔付率+费用率可以保持在100%以下,而此次综改之后,哪怕是头部险企的赔付率大概率也会出现提高,综合成本率超过100%也不是不可能。

长期看,此次综改之后不仅影响保费收入,更是增加了险企的赔付支出,就连头部财险企业也难免被“扒层皮”。

车险的生意不好做了。2020年全年车险保费基本维持微增长态势,但2021年保费负增长、利润承压几成定局。继寿险改革阵痛,车险“失色”正成为整个行业的又一道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