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月初一:拜年的正确方式

 王清茗 2021-02-12

 随 我 行 走 山 西      许 你 万 里 荣 耀

鉴古  | 知非  |  旅途  | 视野  |  生活


爆竹声中一岁除。

牛年到了,如每个春节,家家户户门前都贴着鲜红的对联,中国人特有的对新春的祝福,传统文化厚积薄发,彰显对生活的自信,从大门、屋门,到每一扇牖扇窗阁,都被春条、斗斤所装饰,可以说是满目春光。

没有任何的宗教加持,没有任何权势左右,没有任何利益诱惑,中国的春节可以保持五千年的传承而不衰减,突破地域和行业,千万里风雨兼程赶回家中,为团圆,也为祝福,一句“过年好”包含了所有的美好期待。

拜年,是年文化中重要的仪程。从年前腊月二十三开始开始,在正月初一形成高潮,串联着整个正月,都是吉祥语。无数后生晚辈从贴满门神和红色春联中恭恭敬敬地穿过,去给长辈拜年。


这些场景,现代化的都市里已经很难见到。许多家庭的春联,甚至不是按照自己心愿所写,大多从超市、银行、保险公司等处索取而来,上面赫然有着这些单位的名称和标识。

敷衍成为春节仪式感消失的重要原因。但是在乡村还残存着传统春节的氛围,一种由心而外、散发着中国传统文化馨香味道的拜年。一个拜字,把春节祝福的指向性鲜明体现出来,只有晚辈对长辈的尊重才可以使用的词汇,知敬畏、有诚意,由平辈中最年长的大哥带领,按照年龄和辈分依次排好,沿着古村散发着古老诗意的青石板铺就的小路,从最年长和辈分最高的族长开始,行叩首礼。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但举手投足都必须透露着庄重与严肃,哪怕在一些大户人家和家族聚集而成的村落里,给长辈拜年的头从早晨磕到下午,全程都得一丝不苟,不敢有丝毫怠慢。

这就是规矩。四季轮回、物种演化,五运六气,无不遵循着自然法则,同样人生在世,良好的教养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并非单纯的礼貌,而是文化的积累和习惯的养成,守规矩是基本的教养和底线要求。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家庭中父母长辈便是天地,是一个家族千年荣耀无上荣光的精华所在。因此,老祖辈规矩,正月初一首要大事便是祭祀先祖,承孝道为父母祈福,而绝非若干年前风靡全国的那首儿歌中唱到的“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如此放荡形骸。

慎终追远才能承上启下图存发展,否则就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自大汉朝始,中国传统将农历中第一个月定义为正月。正月并不是简单的时间概念,更多的是政治范畴和规矩遵循。商代以十二月为正月,周朝以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则将十月定义为一年之始。历法建正,溯源开始的那一年那一天,代表着正统,恰如生日或者国庆日,“愿用正朔,比于藩臣”,源头清流,自然会润泽天地,拥抱河山。


牛年的春节应该还有更深远的含义。过去的一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彼此都显得疲惫,从心理上也需要有个时间节点来调整。与西方残忍的斗牛相反,中国人对牛有着特别的好感,不仅在夏商时期是对神灵最高级的祭品,此后数千年间牛与家族繁衍、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甚至是推进农业发展和生产力进步的关键性因素。

在中国民间流传诸多关于牛的浪漫传说,即便是在善恶分明的《西游记》中,以反面形象出现的牛魔王最后也在菩萨的点化下得以网开一面保存性命,可见人们对牛情感的丰厚,而赞美牛的诗词更是数不胜数,牛的形象更是被升级为神,享受四时祭拜。

很多对中国文化一知半解的外国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猪马牛羊都可以得道成仙去祭拜。但中国文化中这些成仙者,绝不是主观擅断凭空捏造而出的,都是血肉生灵通过自身努力而得到的大修为,都可以在史书和典籍中找到原型,如大年初一早晨恭迎的玉皇大帝和财神爷,都是由具体的人而神的。

孟子曰:人人可以为尧舜。中国文化有成仙之路,更有成圣之路。有人的存在,自然不需要神的保佑。这是中国文化极为自信和成熟的地方。自从孔子发现人的存在,便与一切子虚乌有的“怪力乱神”彻底决裂,转身拥抱一切善良者、劳动者、奋斗者。

传统认为,在中国每一个家庭中,其祖上从未离开,早已融入后世子孙的血脉与灵魂中,共享家中日月。这是正月初一祭拜先祖、给长辈拜年的习俗。所有腊月的忙碌扫尘除垢,包括着新衣纳新履,都体现对先祖和长辈的尊重,并不是单纯为自己享乐,而是向祖先、长辈和万物生灵展示着虔诚和恭敬,对前程旧事反思,对天地万物敬畏,对大道行止遵守。

叠代的继承让民俗发展充满着内生动力,也让民族生生不息。在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春节中,梳理过年的真实含义,可以在外界纷繁复杂的诱惑和文化侵略的背景下保持自信和定力。不知规矩,不成方圆。恢复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正本清源,还春节本来定义,需要的恰恰是孺子牛精神、拓荒牛精神、老黄牛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从家开始,从春节开始,从拜年开始,敬畏天地万物,敬畏规矩习俗,敬畏堂前家翁。

如同鞭打春牛,便万物皆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