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画鉴赏“四意”

 三品美术馆v1 2021-02-22

中国书画源远流长,从远古时代的岩画及周、殷朝代的甲骨文始,传承发展至今,成为独立世界艺术之林的民族艺术。如何鉴赏这文化瑰宝,历代有无数论说,战国时《韩非子·外储说》就提到:“犬马难,鬼魅易”云云,公元500年南北朝南齐著名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序》提出“画品六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之后历代论家也提出“六要六长”、“四格”、“四品”、“七忌”、“四难”等等,然而“画品六法”仍是品鉴各类画的重要理论,虽然“六法”当初主要针对人物画而提。

虽然,当代西方对视觉艺术的审美观也引入到中国书画的鉴赏理论中,但文化的差异使其只可借鉴不可套用,况且其自身尚待完善。

在此根据前人经验提出“中国书画品鉴四意”(书画同源,均可通品),以供同道参考并指正。

意构,对内容及形式的个体思维形成作品的构设、布局。意构对作品的高下起主导作用,当然在创作中的随机生发也很重要。

作者创作前想表达什么?如何表达?均需思考,不能届时信笔由之。“作画须先立意,若先不能立意而遽然下笔,则胸无主宰,手心相错,断无足取。夫意者,笔之意也,先立其意而后落笔,所谓意在笔先也。”(清·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意》)。所以先立意(表现什么?)再构思图式笔墨(如何表达?),通过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交融,“迁想妙得”,殚精竭虑往往能激发潜意识的灵感,然后以意使笔,方得意象。若东拼西凑,甚至画完了也不知该题什么款,再小心收拾也于画无济。

元 倪瓒《筠石乔柯图》

清代方熏在《山静居画论》里说得好:“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庸则庸,俗则俗矣。”能否立意高古深远,则要看作者的学养修为了。如王羲之以清朗小楷展现乐毅政论,以遒丽行书表现兰亭雅集;又如倪瓒以萧散简远传达淡泊之心等等。

意笔,有意蕴的笔墨。

“书者,心迹也”,书画者心中之象,需通过笔墨于纸上呈现。同样的构图(经营位置),如何才能“气韵生动”?这就需要纯熟高超的笔墨技法了。大概国人能者较多,在艺术形式上要设“难度分”以分高下,如诗词的格律、书画的软笔等等,当然这些“脚链”都会增加“舞美分”。犹如同样是十米高台跳水,就以动作难度与美感分高下。

明 徐渭 《水墨牡丹图》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指出:“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这强调了“骨法用笔”的重要性,也可以说如果书法不入流,画必不耐观。

中国书画是最倚重线条的艺术,线条的长短粗细变化如音阶节奏,浓淡如音色,整体就是旋律,可以表达书画的情趣。而作品的视觉主观感受在五代后梁时荆浩《笔法记》中已有论述:“凡笔有四势:筋、肉、骨、气,笔绝而不断谓之筋,起伏成实谓之肉,生死刚正谓之骨,迹画不败谓之气。故知墨大质者失其体,色微者败正气,筋死者无肉,迹断者无筋,苟媚者无骨。”

清 石涛 《古木垂荫》

因此赏书画需看用笔,能否驱笔运墨使之浓淡分明、干湿得宜、色墨互不碍等;以提按、用锋、控速等手段完成点、线的起、行、转、折、收等;这就谓之“见笔“。若不“见笔”,则不能称为中国书画,可称为当代水墨艺术。有些人打着创新旗号,曲解“无法之法,乃为至法”(清·石涛语),当不可取。

细观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作品,皆笔法精微、气韵生动,值得反复品赏。至于笔法对书法的重要性就更不用说了。

清 吴昌硕 《朝日红荷》

意,情志理趣;象,形也。


观者鉴赏的作品皆为象,此象就是形;而作品表现的情、志、理、趣即为意,意之上佳者谓之神。好的作品应形神兼备,也就是要情景交融。意象是作品审美的广度。

我国古人在两千多年前即已提出形神的审美概念,战国时荀子《天论》中就说“形具而神生”;东晋名画家顾恺之首倡“以形写神”,后代有成就的画家均奉行“以形写神,以神为上”,并强调“形若不逮,神将焉附”,逐步形成了“形神论”的创作观。明代王履《畸翁画叙·华山图序》归纳得好:“画虽状形,主乎意,意不足,谓之非形可也。虽然意在形,舍形何所求意?故得其形者,意溢乎形,失其形者,形乎哉?”

东晋 顾恺之 女史箴图(局部)

北宋苏东坡有一首题画诗首句即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看似反对形似,但该诗结句“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其实是强调以形写神、以景寄情的重要性,当然这“形”是经过提炼的“一点” 。故品赏书画时,虽不重形,但不能失形,太似易生匠气,不似则为欺世,重要的是要有神采。人物的神是内在的精神气质,山水的神是汇聚的生机气象,花鸟的神是造物的寓意韵致,书法的神是点划的笔力态势。所以画品六法强调“应物象形”、“随类赋彩”,而这些都需要不断的“传移模写”才能得心应手。

清 朱耷 《荷花小鸟图》

书画可以分四品:逸品、神品、妙品、能品。能品:笔法、章法、理法皆备,然缺少独特的艺术语言及风格,可观也;妙品:笔精墨妙、情意交融、自出机杼,可珍也;神品:思微神周、意新体奇、生机华滋、气象不凡,观之如入庙见神,可传世也。逸品:得神来之笔,无意为而为之,笔简形具、情趣盎然、气韵生动,非逸者不可为,可滋心也。神品、逸品各有取向,不必强分高下。

意境,《辞源》:“指文艺创作中的情调、境界”。意为情与理之融,境乃形与神之合,表现了作品审美的深度。

书画家化形为象征,化实为虚,作品呈现象外之象(画外之音),画中有无穷的诗意,这就是意境。如北宋梅尧臣所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就是一种难以用语言阐述的意蕴和境界。

北宋 范宽 《雪景寒林图》

意境是艺术审美的重要学说,早在公元1100年,宋代郭熙就有对山水画意境的论述:“见青烟白道而思行,见平川落照而思望,见幽人山阁而思居,见岩扃泉石而思游。看此画而令人起此心,如将真即其处,此画之意外妙也!”。自古以来,意境已成为我国文学艺术的最高的评判标准。在公元1800年后,德国黑格尔奠定了西方美学的基础,他提出了“美就是理念的感性呈现”,是理念(内容与意蕴)与感性呈现(表现形式)的统一,这个学说对意境审美有借鉴作用。

北宋 郭熙 《窠石平远图》

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是唯心的,但其美学思想有辨证思维。正如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实践的主导”,人类通过实践总结了美学的认识,又通过认识指导创作实践。所以艺者需有深厚的学养,玄微的构思,精妙的笔墨,才能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观者需有审美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阅历学识,游目骋怀,澄怀味象,方能触景生情,心生共鸣,无限遐思,或顿启禅哲,或茫生惆怅。这就是对意境审美的意义。

书画的意境于作者创作时立意与意笔共生,创作状态如孙过庭云:神怡务闲、感惠徇知、时和气润、纸墨相发、偶然欲书。故“四意”俱佳的作品只有极少作者能为之,而能为者也仅有极少作品能达到,这有待品鉴者识之。

-----藝 無 止 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