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年你提拔了,评优名额就让给别人。”

 wenxuefeng360 2021-02-14

本周,我们单位年终考核,有1个优秀名额,名额怎么分配,上级主管部门主官A召集了三个人一起来讨论,我也在内,期间两件事有点意思,背后的门道反映了领导的处事智慧。

1

先说说单位情况及相关背景:
单位8个编制,其中1个空编,1人刚调到某市直部门,1人被借用到另一个部门,另5人充实到上级主管部门,混编混岗。所以,真正评优的基数是6人。6人里,除了我和被借用到别部门的小王外,其他4人均已轮过一次“优秀”。
2018年年度考核时,仅小王、小花和我未曾获得优秀,当时上级主官A定了两个调:一是所有人轮着来;二是单独找我谈了心,让我把“优秀”名额让给小花。
为什么单独找我谈心呢?主要原因有三:小王被借用到外单位,在A眼皮底下干活的小花和我还未获“优”,自然就不会考虑到小王;二是相比较之下,我的工作量大、业绩较小花好,不给我“优”似乎于情于理不合适,怕我有意见,所以得先谈心;三是小花比较会来事,而我向来服从大局,找我谈心预期效果更好,让我忍一忍再等一年。
从去年这件事,可以分析出三条职场“潜规则”:
一是被借用出去的人,如果不能正式调走,是相当吃亏的,连评“优”都得靠边站。对领导来说,虽然大家都很优秀,可是从来没在“我”手底下干活的人,“我”哪知道那人的闪光点在哪?再说,如果“优秀”不给“自己人”,以后还怎么叫“自己人”干活?说白了,被借用出去的人,已处在“不是自己人”的边缘,好处很难捞到。(详情见:公务员借调,何去何从?
二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在不健全的评优机制下,活干得好不好不是评“优”的主要标准,只要不出妖蛾子,会喊的人还更有可能捞到好处。
三是领导是讲大局、讲团结的,怎么才能让质疑声最小才是他们要考虑的,至于暂时让个别“老实人”吃点亏,根本没什么。

2


说回今年评优,经过去年的操作,现在只剩下小王和我未曾获评“优秀”了,但今年我俩有机会了吗?
听听四人讨论时,A是怎么定调的。
一开场,A就跟我说:“你今年提拔了,评优名额就让给别人了。”
“嗯、嗯,我没意见。”我马上回应,生怕被A认为我不爽。事实上,关于我的“评优”,早已意料到今年不可能了,但当A亲自印证时,心里还是有一点点的遗憾,可我认为这是最好的安排,体现了A的智慧。
一方面,这是平衡各个下属的情绪,好事不可能被我一人占尽,不然A该拿什么来激励其他人?其他人会怎么看A,会怎么看我?好处都我拿,今后我还怎么协同其他人一起开展工作?
年终评优的激励作用既小又大:小的是,一个“优秀”并不能给当事人带来多大的好处;大的是,“优秀”给得不对,对所有人的打击却是很大的,如果领导只把名额留给自己,或者偏袒某人,对其他人就是一种消极“诱导”:“做好做坏都一样,别卖力了。”
另一方面,这也是在保护我(详见当别人都认为我是领导的得力干将时,我开始不安了!),提拔之后,如果年终“优秀”又再分给我,会不会有流言蜚语出来呢?不得不防。
从这两点来看,这就是“最好的安排”。

3


现在只剩下小王,他有机会吗?
依然没有!
听听A是怎么说的:“虽然小王也非常优秀,编制在这边,那边不可能把优秀给他,但人不在我这边干活呀,如果我给了他,我怎么对得起为我干活的人?”
还是去年评优时一样的考虑。
对领导来说,“优秀”的激励作用虽小,但好歹也算是一个激励措施呀!在机关为数不多的激励机制条件下,能把这一个用足也不错!
苦了小王,有好处两边都沾不到,除非有更大的领导指明要把“优秀”给他,否则希望渺茫!

4


总之,每年的评先评优都要上演一番“平衡”戏码,虽然有各种因素能让自己中彩,但最核心的要素依然是“领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