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 光阴里的年味

 城北十五里666 2021-02-15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时光匆匆如流水,无声地带走了一切,只留下光阴的故事让人回味。经历花开花落,走过季节的变幻,冬天即将退场,2021年的春天已悄然来到。  
临近年关,立春已过,东风送暖,大地回春。柳树的枝条已变软,淡淡的绿藏匿于枝头,若有似无,若隐若现;迎春花儿是春的使者,或含苞欲放,或向阳而开;鸟儿飞来了,它的羽翼轻轻地划过云霄,停在枝头歌唱。春天来了,空气中的年味也渐渐浓了,城市的大街小巷都热闹起来了,各种彩灯高挂,扮靓了城市的夜空,充满了节日的喜庆。大润发商场里商品满架,琳琅满目,里面人头攒动,比肩接踵。年货大街上,人们都在忙着购置年货。看到这繁华的景象,我又想起了故乡过年的情景,每年的春节都是在热热闹闹、欢天喜地中隆重登场,奏响节日欢乐的序曲......
  寒冬腊月,也是母亲最忙碌的时候,她开始着手为我们准备过年穿的衣服和鞋子。父亲则忙着到县城南关的集市上购买年货,赶集是为过好春节做充足的准备。
  集市上人来人往,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个个脸上带着笑容,熟人的打招呼声、生意人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融汇成了一支欢快的奏鸣曲。个子高大的父亲在拥挤的人群中穿行,不时地走到摊前问商品的价格,货比三家,觉得物美价廉了再掏钱买。父亲的钱包慢慢地扁了,车上的东西却多了。


  各种糖果和食品,花花绿绿的,对小孩子极具诱惑力!我的双眼不够使了,看到什么新鲜的都想要。在一个卖绢花的摊位前,我停了下来,这花可真漂亮。红的、黄的、蓝的、紫的,颜色丰富,色彩鲜艳,戴在头上一定很好看。看着这些花,我两眼放光,挪不动脚步。父亲知道我的小心思,说:“女儿喜欢,爹给你买!”
  他问卖花的:“同志,这花多少钱一朵?”
  “一毛钱两朵,便宜,给孩子买上几朵吧。”
  卖花人热情地推销着自己的商品,父亲从他的棉袄兜里掏出钱来,买了两朵,妹妹一朵,我一朵。我拿在手里左看右看,爱不释手,可还舍不得戴,新新的绢花要等到春节那天才可以戴头上呢。
  父亲还给我们买花布料,回家后,邻居婶婶会帮我们裁剪,母亲踩着缝纫机”嗒嗒嗒“连夜给我们赶制新衣服。父亲又买一些煮菜用的海带,带骨头的大块猪肉,葱姜调料,还有春节放的鞭炮,这些都是春节必备的物品。父亲买了两麻袋过年的货物,沉甸甸的,他费力地把它们绑在自行车后面,有了这些宝贝“年货”,就可以安安稳稳地过个好年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写春联、贴春联,是中国过年的传统习俗,讲究的是除旧迎新。春联在我们老家叫对子,家家户户都要贴上对子、贴门神,以保平安求吉利。每年春节前夕,也是父亲一展墨宝大显身手的时候。
  为了让大伙过一个开心年,父亲的一手好字在过春节时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挥毫泼墨,虽然不是书法家,字写得却一点也不逊色。在红纸上写下一副副充满节日喜庆的春联。围观的人有大人,也有孩子,父亲把红纸折叠成方块形,好让字排列整齐。我有时也会帮忙把父亲写好的字放到一旁晾着,等字迹干了再收起来。只见他信手拈来,挥笔写下一副副对仗工整的春联:“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万木荣。”“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而“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这副对联是每年必写的。意思是春节到了,新的一年开始了,人也增加了一岁。天气开始回暖,大地万物复苏,一年之际在于春。春节给人们带来满门的福气,这是个好兆头!


  无论有钱没钱,家家都慌着过年。院里院外,红纸黑字,翰墨飘香,到处洋溢着欢乐的年味。院子里贴上:满院春光,让人看了心情非常舒畅。我家麦屯上写着:五谷丰登,丰衣足食。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却寄托着农户人美好的愿望,预示着一年更比一年好,明年定有好的收成。人过年,小动物们也要跟着过年,鸡窝狗窝也要贴春联,上面写着:六畜兴旺。我家的架子车上也贴上了春联:日行千里,夜行八百。
  小孩子们最高兴的是贴上春联后,到各家门前去看春联,读上面写的内容,遇到不会的字就会问大人。各家的春联虽然各不相同,却都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记得村里光棍汉门上的春联,年年都是:一年一年再一年,飞逝仅在一转眼。横批:又是一年。字里充满了无奈又自嘲的味道,让人读了忍俊不禁!
  除夕之夜,似乎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就等着欢天喜地地过大年了。三十下午,门口春联已经贴上,灯笼已经挂上,母亲在忙着包饺子,有时让我帮着擀皮,我心里想的却是不要耽误了看春节联欢晚会。我着急慌忙地干活,擀出来的皮有圆的,有方的,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看着这些奇形怪状的饺子皮,母亲极有耐心地教我,转动擀杖,把皮擀圆。傍晚时分,母亲端出她亲手包好的饺子,下到锅里,这时,父亲和两个哥哥开始拿出挂鞭,用火点燃,我们小孩子早有防备,用手捂着耳朵,一个个躲得远远的。一连串清脆的鞭炮声在院子里噼哩叭啦地响起,震耳欲聋,吓得鸡飞狗跳猪叫唤。院子里顿时硝烟迷漫,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道-——这就是年的味道。饺子下好了,母亲把它们盛到碗里,端到堂屋的桌子上。饺子的香味四溢,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个团圆饭,满口都是年味——这就是年的氛围。父亲作为一家之长,会对家里一年来的光景来个总结,他滔滔不绝地说着今年的收成,说着明年的打算,全家人对新年都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我对春节许多难忘的记忆,都和春晚是密不可分的。八十年代初,村里广庭大爷家买了一台电视机,我们像去看演电影一样去瞧稀罕。除夕夜,为了让村里人都能看上春节联欢晚会,大爷家早早就把电视机放在院子里。吃过年夜饭,我便迫不及待地搬着板凳,守在电视机前,耐心地等着春节联欢晚会开播。我喜欢看马季、姜昆他们说的相声,最期待的是那一首首动听的流行歌曲。当年李谷一老师的一首《难忘今宵》,那熟悉的旋律,响彻大江南北,让人激情澎湃!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张明敏先生一曲《我的中国心》唤醒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1987年春晚,眼睛深邃、意气风发的费翔以《冬天里的一把火》《故乡的云》让亿万观众为之着迷。为了看节目,平时不怎么熬夜的我会等到十二点多,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我已经酸困得睁不开眼了,还是会坚持到联欢会结束再起身。那些年的春节,我们以看春节联欢晚会的方式和过去的一年告别,期待新的一年的到来,庆祝自己又长大了一岁!
  大年初一的早上,家里第一个起床的永远是父亲。父亲要在夜里放鞭炮,几乎是和衣而睡。天不亮,他开始烧火,接着是母亲起床,下饺子,给门口的长辈们送去饺子,也送去新年美好的祝福。接着,母亲给我们发压岁钱,这些钱让我们自由支配,这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母亲总会嘱咐我们,春节得早起,不能大声说话,不能打喷嚏。小孩子总是不长记性,母亲不说还好,一说鼻子就痒痒的想打喷嚏。这天早上,我们这些瞌睡虫不用母亲提醒也会早早地起床。两个哥哥喜欢放鞭炮,他们一早就去别人家的院子里寻找落下的炮放,捡鞭炮也是男孩子们的“冒险行动”,不小心遇到一个哑炮还有炸伤手的危险,但男孩子天生大胆,仍然乐此不疲。我则穿上新衣服左看右看欣赏不够,这是母亲一针一线,日夜缝制出来的。再佩戴上父亲买来的花,怎么看怎么好看,这一刻,别提多幸福了!


  吃过早饭,大人拉着小孩去给长辈们拜年,小伙伴们见了面,都比谁的衣服最美,大家穿的一个比一个漂亮,花枝招展的,非常喜庆。遇到老一辈得给拜年,门口的爷爷奶奶、大爷大娘平时生活再困难,新年也会给我们一毛两毛的压岁钱,给一把瓜子和几颗糖果。小孩子最容易满足了,高兴得心花怒放。有一年春节,我淘气的大哥为了抢糖,被几个大孩子压在了下面,结果摔伤了胳膊,母亲只好在初一这天带他找医生去包扎。
  平时大家都很忙,春节闲下来了,亲戚间就会走动走动,拉近一下彼此的距离。每年初二是母亲回娘家走亲戚的日子,然后初四再去大姨家、小姨家。礼尚往来,他们也会到我们家来串门走亲戚。亲戚多的,一直走到初十为止。我母亲和父亲用车子拉着我们上姥姥家走亲戚,妈妈亲手蒸的枣花馍是一定要带的,还有一些果子、点心之类的礼品。父亲平时也喜欢喝酒,他常常被舅舅请来的陪客给灌醉。连回家走路都东倒西歪。我们小孩子和姨家、舅家的表姐表弟们聚在一起,说说收的压岁钱,大家一起玩玩沙包,踢踢毽子,其乐融融......
  春节的喜庆气氛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小孩子们一个个提着红灯笼晚上出来游玩,大街上红通通的,一片灯海,有西瓜灯、龙灯、花灯……我们提的最多的是纸灯笼,色彩缤纷,样式各异,争奇斗艳,为节日增添了欢乐的气氛。这灯笼不是用来照明的,而是节日喜庆的延续。正月十五过了也算真正地过完了年。欢乐的时间总是短暂的,转眼又要开学了,农民们忙着春耕,工人忙着上班。日子照旧,一切都恢复到之前的样子。
  “欢歌笑语辞旧岁,爆竹花灯迎新春。”春节,预示着团圆、幸福和祥和,一年又一年,无论中国的“年”怎么变,都藏着一个化不开的情字,有着淳厚的味道。由于父母的去世,这两年我家的年味淡了,而那些光阴里的年味,经历岁月的沉淀,却历久弥新,给我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