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美玉】——高古玉巅峰之作徐州狮子山汉墓出土古玉(1)

 睫毛上的风尘 2021-02-15

新年到,好运到,看一秒时钟,接一份祝福,听一分炮声,享十分快乐,每天美玉全体工作人员祝您牛年大展宏图,百事百利,万事如意!

新春到

之前的几期栏目中我们为各位玉友介绍了红山文化半拉山遗址(【每天美玉】——告别神权独尊 半拉山出土古玉 点击蓝字查看原文)、商代妇好墓遗址(【每天美玉】—— 中国古玉藏家第一人 女将军妇好与她的典藏古玉 点击蓝字查看原文)以及春秋桐柏月河墓(【每天美玉】——春秋养国珍宝 桐柏月河墓出土古玉 点击蓝字查看原文)出土玉器,今天我们继续向大家介绍徐州狮子山汉墓出土玉器。本栏目中所展示的古玉照片、数据、视频等资料都是古玉研究联合工作室的真实一手资源。

狮子山楚王墓概述

狮子山汉墓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三环路附近的狮子山南麓,1995年进行科学考古发掘。汉墓凿石为室,穿山为藏,墓室嵌入山腹内深达百余米。出土2000多件文物,该墓早期被盗。

狮子山汉墓考古发掘出了一大批汉代最精美的玉器,下面我们将为大家做重点介绍。(单击图片查看大图)

金缕玉衣

由于狮子山汉墓曾遭严重盗扰,玉衣被拉出墓室,金缕几乎被全部抽走,很多玉衣片受到破坏,散落一地。玉衣由上等和田玉制成,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月牙形等形状。狮子山汉墓这件玉衣使用了4248片玉片,穿缀所用金丝重近1576克,是目前国内出土玉衣中年代最早、玉片最多、玉质最好、工艺最精美的一件,修复后的金缕玉衣陈列在徐州博物馆展厅最显眼的位置。

玉棺

狮子山出土玉棺首次复原图

从建国到2015年期间,全国出土玉衣共计116套,玉棺12件,上图是1999年第一次复原的玉棺图片。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玉棺的稀有程度远大于玉衣,而且在出土的12件玉棺中,大部分损坏严重,恢复原样有一定困难。

第二次复原玉棺

玉棺第二次复原工作中

1999年4月,专家们参考大云山汉墓中出土玉棺对狮子山汉墓出土玉棺进行了第二次修复,将原本粘贴在棺面外侧的玉片重新组合粘贴在玉棺内侧(如上图所示)。

经国内权威汉代玉器专家—徐州博物馆老馆长李银德先生确认,目前只完成了两件玉棺的复原工作,这两件分别是徐州狮子山汉墓出土玉棺、盱眙大云山汉墓出土玉棺,盱眙大云山汉墓出土玉棺只有一个上盖板在南京博物院展出;目前能够看到的完整玉棺就只有徐州博物馆展出的这一件。

狮子山典型玉器工痕研究

S型玉龙

徐州博物馆馆标的设计灵感正是来自这件S型玉龙。上图分别为玉龙正反面,及玉龙局部细节图,细节图中所展示的分别是:细阴刻线微距图、谷纹伴随土沁微距图、桯钻单面打孔细节图、玉龙眼睛细节图。

玉觞杯

新春到

玉蝉

这是一只狮子山汉墓出土的玉蝉,它做工细致,造型生动写实,略带淡黄色沁,钻有通天空。

玉片

玉舞人

玉鹅型带勾

双头龙璜形佩

牛年大吉

玉璧

玉卮

玉犀牛

过大年

在大云山汉墓中,我们曾遇到相似的犀牛玉器,因为大云山汉墓玉棺是整体提取的,玉片和玉棺的相互位置非常确定,参考大云山汉墓玉棺,我们推测狮子山汉墓这件玉犀牛原本应该是一对,相向粘贴在玉棺表面起装饰作用。加工工艺上看,这是一件完整的双面相同纹饰的玉犀牛佩从中对开而成的一对,其中的另一只早已遗失。

红玉透雕立凤

这件红玉透雕立凤十分著名,常年展出,由于其材质和颜色特殊,我们非常认真的观察了这件立凤并进行了详细的科学检测,发现它正面微微凸起呈曲面,背面平整,推测这应该是一块大的籽料的皮子。经过现代科学仪器检测发现,其中铁离子含量很高,表明铁离子沁入,使之呈现出美丽的红色。玉凤表面有较多蚀孔。

从加工工艺角度来看,由于玉料本身表皮硬度较低,便于雕刻,所以被能工巧匠雕琢出了精美细腻的纹饰。

玉片

玉龙

这件玉龙具有典型的战国时期风格特点,推测应是汉代改制玉器,将战国时期的遗玉从中间剖开一分为二作为葬玉直接入殓。

玉片

下一期栏目中每天美玉还将继续为大家介绍徐州狮子山汉墓出土古玉精品,欢迎您持续关注。

版权声明:文字及图片、视频版权属每天美玉及古玉研究联合工作室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