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房产小课堂」关于中国房产投资的基础逻辑和前置观念(投资篇)

 liuenk5gb 2021-02-15

专栏内容:投资房产以前,这些问题要好好问问自己。

资深地产人,凭良心写作,讲人话,结善缘,有态度。

客观行文,理性看事。还请各位读者朋友多多支持。

拒绝标题党,坚持耕耘深度专业内容。

(独家内容,侵权摘抄必究,首发头条号)

@熊猫贝贝小可爱 我是熊猫贝贝,地产行业策略研究者,欢迎关注。

「房产小课堂」关于中国房产投资的基础逻辑和前置观念(投资篇)

图片来源:网络

导读:

(正文约4500字,阅读时间约需要7分钟。)

房产投资,真的没有大部分人看到的和想象中那么简单。

这里有一个问题,我想先请各位对房产投资有想法的人,先考虑一下:

是中国人民富裕了,造就了房价的上涨,还是房价的上涨,造就了中国人民的富裕?

这是一个很有深度,很值得探讨的话题。

20年前,一根雪糕5毛(0.5元)钱,房子1000元一平米,今天雪糕5元钱(5元),房子10000元一平米,如果说财富增值,或许是解释不了这种变化的。

房价物价总是涨的比收入快,但总是经过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会趋于平衡。

缺乏安全稳定投资渠道的中国人,从来不缺乏敏锐的生意头脑。

在很多人看来,投资房产,或许是中国最好的投资渠道,没有之一。

在当下时代,谈投资房产,很容易被误解,动不动就是投机,炒房,资本牟利等等的大帽子盖下来,但是并不妨碍越来越多的人把房产作为投资的方向。

今天这篇文章,就从投资群体的角度,来看看,投资买房之前,需要提前和自己沟通清楚的几个问题。

还是那句话,挑战全网千篇一律枯燥和无脑搬运的内容,坚持原创,坚持创新。

房产那些事儿,我总要写点大家感兴趣的硬货。

如有帮助,敬请惠存转发。

温馨提示:

-本文不含任何广告和引导,请放心阅读,如有帮助,欢迎收藏、分享和点赞。

-本文除标明引用部分,均为本人原创,谢绝断章取义无脑摘抄和伪原创搬运,转载复制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首发头条号。

PS:写不出来要搬运我也拦不住,至少带个我的ID我就不计较。

-本文引用图片和部分文字,会规范使用“引用标注”并注明出处,如有版权争议,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版权,从自己做起。

-熊猫贝贝原创文章,内容仅供交流参考,不构成实际投资指导或其他建议。

分享让生活更加美好,希望本人的文章能带给大家帮助!

假如本文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本人会及时加以改正。一个小小的点赞动作就是最大的动力。

「房产小课堂」关于中国房产投资的基础逻辑和前置观念(投资篇)

图片来源:网络

一、买房躺赚时代,一去不复返

谈房产投资,并不难看,当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都满足了以后,任何社会背景下的民众,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这是一个必然的社会经济学原理。

中国的房产从原本的居住需求,发展到今天资产属性的投资标的物,和中国过去十几年蓬勃发展的经济,密不可分。

不同的经济阶段,肯定有不同的时代机遇。

80-90年代,下海经商,中国第一批万元户,诞生

90年代到2000年,互联网大潮下,中国BAT巨头出现。

2000-2016年,中国大基建时代,房产成为了一个时代的风口。

2016年,是个很关键的年份,也就在这一年,中国高层提出了去库存的说法,去什么库存?当然是过度建设的商品房库存。

再结合中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房产作为时代风口的时代宣告正式结束,伴随而来的,是一个平稳发展的过程。

为什么房产投资备受大众群体的偏爱?

主要原因还是没有技术含量,风险低,回报高,基本上,踩到了时代的机遇上,躺赚是一定的。

就像如果90年代末期的时候,你遇到了马云,李彦宏和张朝阳这几个人,认定他们支持他们跟定他们,那到了今天肯定也是资产过亿的人了。也不会看到我这篇文章了。

同样也是,在2000年的时候,无心购入核心城市房产的群体,随着时代红利的膨胀,今天轻松身价千万过亿,不是问题。

但是到了今天,还想着依赖投资房产,过上躺赚人生的,基本上就是在做白日梦了。

中国房产投资,躺赚时代,已经过去了,这是所有当下对房产投资有想法的人,必须要面对的一个时代趋势。

“房住不炒”+“不以房地产作为短期经济刺激手段”的宏观精神,不是开玩笑的。

那房产投资还有机会吗?当然有!

只是原本无脑买房等增值赚钱的逻辑,该换一换了。

当下和未来的中国房产投资,是眼光和逻辑的比拼,需要更高层次的资本投资逻辑了。

第一个关于房产投资的自我认知:认知时代,认知趋势,转变和提升投资逻辑,必然之路。

「房产小课堂」关于中国房产投资的基础逻辑和前置观念(投资篇)

图片来源:网络

二、房产投资的收益逻辑,不是肤浅的涨价!

说句不客气的话,中国房产投资群体,基本不能懂房产投资的核心逻辑。

能在过去通过房产投资赚到钱,纯粹是沾了时代红利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光,如果只看房价增长带来的财富,而不明白内在房产投资逻辑的人,会很快被时代抛弃。

就像曾经“连被骂都是一种荣誉”的温州炒房团的消失,就是典型的特征。

现在就没有炒房团了吗?也就是组团调动资金,抄底一个城市或地区的优质房产,进行牟利的群体。

实话说,作为地产行业内的笔者,见过了太多。

先不说炒房团急功近利的营销包装炒作房价谋取利润的手段,现在在资本市场上抄底房产的群体,更加厉害和收益更稳定。

因为现在的炒房群体,是经历过资本教育的群体,对房产投资的理解,还真的不是简单房价涨了捞一笔就走的那么简单。

今天在这篇文章,就和各位有投资房产的朋友,聊点有深度的房产投资逻辑。

投资,不管投资什么,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财富分配,赚钱只是参与财富分配的一个形式而已。

一般人去打工,上班,获得的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公司财富终端的报酬,也就是通过自己的工作价值出让,获取一定比例的回报,打工和出卖自己的劳动时间不可能参与到财富分配。

而公司股东,不管这个股份有多小,占据的是公司财富分配份额,也就是能参与到财富分配的过程中,当股东是参与财富分配的最基础条件。

这和房产投资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

大部分人,在一个城市工作谋生,获取的财富,只是剩余财富,没有参与到社会财富分配的过程,所以收入难以实现质的突破。

而房产投资,其实已经是参与到城市投资里面去了,如果一个城市发展起来了,GDP上去了,这个城市的房价也就跟着上去了,房产的价值提升,其实是房产所在城市的价值提升带来的财富分配。

当然,城市发达了,收入也会相应增加,但是总是不可能跑的过房价的。

打工的收入超过股东收入,可能吗?

地方政府通过出让土地,获得城市建设发展资金,开发商开发房产赚取差价,这些都是一次性收益,而房产投资的真正核心逻辑是,通过持有一个城市的房产,坐享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红利,参与到城市财富的分配。

这也是为什么黑龙江鹤壁房子没人要,北广上深房子抢着要的原因。

为什么肤浅的炒房群体会被淘汰?因为他们还停留在商品炒作牟利的思维阶段,但是通过包装和吹牛编织的价值,怎么可能和一个城市实实在在的经济总量发展去比?

投资房产的本质,是参与到一个城市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分配,而不是用推广营销和假大空的理念来包装获利。

这是本文的第二个重点内容:投资房产,是参与到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的财富分配中,只要一个城市发展的好,增值是必然的结果,涨价只是表现而已。

「房产小课堂」关于中国房产投资的基础逻辑和前置观念(投资篇)

图片来源:网络

三、2/8定律也在进化

中国的房产投资市场,因为城市之间必然存在的发展差异和经济差距,必然会形成未来可见的“资产荒”局面,资产荒不是没有钱买资产,而是市面上流通可供选择的优质资产会越来越少,越来越难买到,投资门槛会越来越来高。

毕竟能实现保值增值的资产,永远是稀缺品和香饽饽。

这是经济市场必然规律。

先不说公寓,写字楼,商铺这些边缘产品,就是商品房类型的房产,未来有价值的,在中国房产流通市场中的占比,不会超过20%,毕竟经济学规律放在那里的。

而进一步深化,这个2/8定律的残酷,还在于同样城市中,也依然存在:一个城市的房产,20%有增值潜力和未来,而80%的房产,或许最多只能实现保值。

而这20%里面,同样还有2/8定律,也就是4%的房产是有高收益的,16%的房产存在不确定性的。

这个推算思维很重要,投资的目的,就是要寻找这个4%的极度优质标的物。

就像李嘉诚49岁以前还默默无闻,但是通过一次成功的资产投资,才实现了人生的突破:

1977年4月,49岁的李嘉诚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内,完成了一项闪电收购:以2.3亿港元收购了香港希尔顿酒店所属的永高公司。

此后1年,这项收购带来的增值让长江实业的资产净值翻了整整一倍。

当时,长江实业已经创立25年,这就是说,这笔不到一个星期完成的交易,给李嘉诚带来了相当于他过去25年创业所累计创造的财富。

更通俗一点说,49岁这一年的李嘉诚,只用一个星期,就赚到了相当于他过去40多年所赚到的钱。

买一堆增值慢,甚至不增值的资产,不仅是失败的投资,还要被“不良资产”所拖累。

如果弄不懂这个逻辑,没有对一个城市未来发展具备眼光的房产投资,都是短线投机炒作牟利。

这也是现在很多房产投资群体被深度套牢的原因。

这是本文的第三个重点内容:优质资产带来增值效应是普通资产和不良资产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真正的投资,都是寻找优质资产的过程。

「房产小课堂」关于中国房产投资的基础逻辑和前置观念(投资篇)

图片来源:网络

四、投资房产的思维角度:

绝大部分投资房产的群体关心的是什么?肯定是房价的涨跌!

这是典型拿着炒股投机牟利的心态来投资房产,俗称追涨杀跌。

炒过股票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不论自己持有的股票涨跌如何,只有离场的时候才是钱,而在股票交易市场中,股票的价格和价值,永远都只是数据。

房产也是一样,不管房价涨多少,只要没有进入交易流通的环节,没有变成资金退场,永远都只是个房子而已,不是房产。

看着房价涨跌,内心暗自盘算收益的投资心态和角度,送你们几个词:纸面财富,经济泡沫,虚假繁荣,发财美梦。

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投资群体过多注重了资产价值属性,选择性忽视和忽略市场因素:客户和流通性。

投资房产,不是资产运作思维,在中国,最缺的,是用户思维。

当然买了自住的刚需群体,不需要考虑,千万别把自己买了自己住的房子当做投资。

而真正的投资群体,首先要关注的,不应该是目标房产的价值和盈利空间,而是下面两个问题:

1、未来这个房子,什么样的客户群体会需求?

2、未来这个房子,进入流通环节,会不会有阻碍?

举个栗子:

北广上深的房产是公认的优质资产,特别是市中心繁华区域的房产,更是估值高增长高的优质资产,但是是不是一定适合投资呢?

当然不是,就像上海市中心的“老破大”,北京三环以内没有学位保障的“老破小”,深圳关外的光明新城……还有很多,不一一例举,只要投资这些的房产的,基本都苦不堪言。

难道是这样的房产没有价值吗?房价没有涨起来吗?当然不是!

这种类型的房子最大的特点,是卖!不!出!去!根本没有需求群体来买!

以上海市中心的老破大为例,总价高,动辄上千万级别,生活环境差,总价高,刚需买不起,投资群体不买账,这样的房子到谁手里都是烫手山芋,给你加上5年的交易限制,在“房住不炒”大环境下,涨出来的钱,还不够给利息的!

这就是典型没有用户思维的房产投资案例。

同样的房产还有一种,就是各种郊区别墅,基本上买了就砸手上,没有例外。

盯着刚需和真实需求特征,才是资产投资的核心逻辑。

资产只能在投资群体中的流通,是非常危险和失败的,击鼓传花,总是会有停下的时刻。

这是本文第四个重点:投资房产,光看房价和增值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需要有用户思维和商品流通性考虑。

毕竟价格门槛和产品需求,才是实现房产作为资产的最终盈利变现的核心条件。

「房产小课堂」关于中国房产投资的基础逻辑和前置观念(投资篇)

图片来源:网络

写在后面:

今天这篇文章,也只能算抛砖引玉,根据当下时代的投资特征和环境,说了几点个人浅薄的认知和看法。

在中国,谈论投资房产并应该看做一件可耻的事,不能和纯粹牟利套现的短线炒作混为一谈。

安居乐业,通过资产实现个人和家庭的财富保值增值,无可厚非,也是必然的经济发展带来的真实需求。

谨以此文,分享一名地产从业者,对房产投资的一些认识和理解。

心存善念,广结善缘。

最后送上一句关于投资的名言,给各位读者朋友:

中国的投资者多半都知道沃伦·巴菲特,但未必都知道威廉·欧奈尔。如果把巴菲特称之为'股王',那么这位白手起家、而立之年便在纽约证交所给自己买下一个席位的欧奈尔,显然更像是一位谆谆教导并且身体力行的老师,从选股、选择买卖点以及散户通过购买基金赚大钱,到如何在茫茫股海中抓黑马等投资策略,他都考虑到了。

他本身的经历是他理论最为生动的证明。他的成功就像一部小说或一场电影,充满了美国式的传奇。他不仅成为了在股市中获取超额利润的投资大师,而且还是一名非常成功的企业家。

「房产小课堂」关于中国房产投资的基础逻辑和前置观念(投资篇)

图片来源:网络

不要懵懵懂懂的随意买股票,要在投资前扎实的做一些功课,才能成功!——(美)威廉·欧奈尔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房产投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