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佛说:人生“一切皆苦”?

 传统文化管窥 2021-02-15

了解佛教的小伙伴都知道,佛陀对人生有一个基本判断,即认为人生“一切皆苦”

佛陀成道后所宣讲的“四圣谛”(“谛”指确定不移的真理),其中第一圣谛就是“苦谛”

佛经中对“苦”的阐述随处可见。比如将世间众苦归纳为三苦、六苦、八苦或十苦等。

大家比较熟悉的是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不过,佛教虽然常说“人生是苦”,但也并不否认“人生有乐”

佛经中将人心理上的感受、情绪等称为“受”,并将“受”归纳为“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三种。

可见,佛教也是承认人生有种种乐的。

佛经上还常常赞叹那些修习禅定的人,可以得到比世间的五欲之乐更高层次的“禅悦”“三昧乐”

尤其是第三禅由深心源源不断涌现的乐,被称为“世间第一,乐中之上”。

(第四禅以上,据说已超越喜乐的扰动,不苦不乐,心如明镜止水,心灵处于一种极深的寂静、放松状态。)

然而,如果从更深层次来观察,从本质上看,佛教不仅认为生、老、病、死等是“苦”,而且人生的种种乐也是“苦”,“诸受皆苦”,“一切皆苦”!

为什么要将世间诸“乐”,从本质上也视为“苦”呢?

当代著名佛教学者陈兵先生归纳了佛经所举的三条理由:

1.苦乐不相舍离,故乐受亦苦。

《大般涅槃经》云:“生死之中,实有乐受。菩萨摩诃萨以苦乐性不相舍离,是故说言一切皆苦。”

这是说,有苦才有乐,乐不能单独产生、存在,总是与苦不相舍离,比如:因饥寒之苦而有饱暖之乐,因别离相思之苦而有重逢欢聚之乐,等等。

乐与苦,其实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快乐之后,往往有苦接踵而至。

2.乐必依因缘而生,故实际也是苦。

《大般涅槃经》云:“一切属他,则名为苦;一切由己,自在安乐。”

这是说,乐不能无条件地自己产生,而总要依赖足以产生它的诸多条件,如饱暖之乐需要有令你满意的衣食,爱情之乐需要有爱你的另一半,等等。

既然依赖其他条件,则产生的乐实属于他,非自主自在,依他而不自主自在即是苦。

3.诸乐无常,故本质是苦。

《杂阿含经》云:“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诸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

这是说,依赖一定条件产生的诸乐,产生后并不能常恒久驻,伴随人一生,总是时过即无,甚至转瞬即逝。

即便是修行者于禅定中享受到的禅悦,并不依赖外在的物质条件,似乎超越了时空,实际上也仍属无常:既有入定,就必有出定而失去禅悦之时。

无常变易,不能常保,与人内心深处希求永恒安乐的本性相违逆,所以人生一切诸受,包括乐受,从本质上来讲都是苦的。

当然,佛说“苦谛”,并不是要我们消极地对待人生;相反,是为了唤起世人对人生的如实认知,鼓励人们奋起抗争,战胜苦难,根除诸苦。

正如日本学者木村泰贤在其《大乘佛教思想论》一书中所说:“苦对我们来说成为征服的对象时,便发挥其伟大的道德价值。反之,任己被苦征服,人生便可谓无价值的存在,这即是佛教的根本精神。”

    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