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唐的花心男人元稹,写的一首花言巧语、表里如一的花心诗。短短28字,看似情根深种,实则句句轻佻,按捺不住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迟早要出墙来。 金庸先生看得很清楚。他在《天龙八部》中化用这句诗,创造了李秋水和巫行云两位绝代佳人。 她们苦苦单恋着师兄逍遥子,为此勾心斗角了一辈子。两人最终同归于尽,临死之前却悲哀的发现,师兄真正爱着的,不是她们,而是李沧海。 元稹就是这样一个花心男人。相比起来,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才是真正的相思苦闷,左右为难:
观沧海,天下无水曾经沧海难为水,典出《孟子·尽心》:“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沧海之浩瀚广大之雄浑苍凉,三国曹操有四言诗《观沧海》记之: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春秋时期管仲在《管子·形势解》中说: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意思是说,沧海不择细流,广纳百川,才能成为大海。 元稹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夫妇之间的美好感情如沧海之深广,其他感情如小溪流不值一题。 我们都知道,元稹一生辜负了许多美好女子,最著名的是《西厢记》里的崔莺莺。剧中始乱终弃的张生,原型据说就是元稹。 元稹24岁进士及第后,抛弃了感情甚笃的女朋友,迎娶了京兆尹韦大人的女儿韦丛。 夫妻二人你侬我侬,可惜美好日子不久长,韦丛青春早逝。第二年,元稹写下了这首离思诗。 在当时看来,这是真心的。 登巫山,朝云暮雨除却巫山不是云,典出战国时期楚辞大家宋玉的《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苏东坡的小妾名唤朝云,原由也是出在这里。 高唐赋讲巫山神女行云布雨,润泽百姓,是个神仙救助百姓的高尚故事。 但是宋玉在《神女赋》中又演绎了一个襄王有梦、神女无心的单相思故事。 巫山云雨,从此被赋予了如今人尽皆知的含义。 如果说曾经沧海难为水,是在回忆夫妻深情,那么除却巫山不是云,己经开始在想念床第之欢了。 才子多以风流自命,自古皆然。元稹和好朋友白居易则是个中翘楚,并为一时瑜亮。 元稹一生风流倜傥,沧海横流方显才子本色。他压过白居易一头,深得名妓薛涛垂青,令乐天深以为憾。 杜牧自夸“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元稹当得起这句诗。 过花丛,叶不沾身元稹的这首七绝离思,如果只取前两句,还勉强可以看作怀亡之作,表达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如果加上后两句,意味就彻底变得轻佻了:
这14个字粗粗读来,没有毛病,但是细细一品,就品出了“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登徒子即视感。 元稹是花了心思的。用花丛之丛代韦丛之丛,用词精巧,令人击节赞叹。但是,某种自然流露的情绪,则让人会心一笑。 无论真心与否,元稹满腔风流如才情,控制不住地溢出诗来。 试想一想,如果男孩子对女朋友说:“我认识很多美女,但是我都看不上,因为有你。” 此语若出,结局多半是大吵一架。只有傻白甜才会没心没肺地鼓掌叫好,幸福满满。 大凡花花公子得手后,会悠闲点燃一支烟,深邃地吐出一串烟圈说:你是最美的,我会对你负责。 这句话通常很不靠谱,一般都是准备抽身撤退的托辞,与“青山不改,绿水长流,贼秃驴,咱们后会有期”差不多意思。 元稹一生,一边想念妻子一边寻花问柳。送他十个字极为贴切:“酒肉穿肠过,佛在心头坐。” 人生苦短,他开心就好。 只是若要思念亡妻,还是引用苏轼更加情真意切: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
来自: 57hwmi2e7b >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