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南希 7月20日B超检查:子宫增大,宫内见一胎儿,胎心、胎动可及,胎心率156次/分,双顶径27mm,股骨长12mm,羊水最深前后径约42mm,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厚度18mm,成熟度0级,其下缘覆盖宫颈内口。宫腔底部羊膜腔外见范围约47mmx15mmX51mm液性暗区,内透声欠佳。宫颈管长度约30mm,宫颈内口闭合。检查结果:宫内单胎存活(约14周),宫腔积液。7月21日B超检查:宫内单胎妊娠(如孕14周),宫腔积液。宫内见一胎儿回声,脊柱排列规则,胎心搏动及胎动可见。双顶径27mm,股骨长14mm,羊水深度34mm,胎盘位于后壁,功能0级。宫腔下段宫颈内口处可见范围约22mmx6mmx20mm的液暗区,宫腔底部可见范围48mmx14mmx49mm液暗区。7月28日B超检查:宫内单胎妊娠,中孕(如孕15周),宫腔积液。宫内见一胎儿回声,脊柱排列规则,胎心搏动及胎动可见。双顶径32mm,股骨长16mm,羊水深度47mm,胎盘位于后壁,功能0级。宫下段宫颈内口处可见范围约23 mmx7mm的液暗区,宫腔底部可见范围60mmx21mmx40mm液暗区。 会诊一:现每晚二少腹发胀,无阴道出血。生育史:0-0-1-0,2020年1月胚胎移植术后生化妊娠1次,2015年人工流产1次。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弦。 中医诊断:妊娠胞阻。 方药:胶艾汤加味。 熟地黄15g 二诊:2020年8月4日。腹胀已除,自觉腹围明显缩小,大便稍干,易醒,乏力。D-二聚体0.99mg/L。B超检查:宫腔积血42mmx17mm。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软。 方药:中药守上方加党参15g、炙黄芪12g、酸枣仁15g,6剂。 三诊:2020年8月10日。无腹胀,偶觉少腹抽感。舌脉如上。 方药:胶艾汤加味。 熟地黄15g 会诊四:2020年8月14日。患者今日出院,无腹胀,二便正常,门诊继续调理。(2020年8月13日)B超:宫内单活胎,如孕17+4周,宫腔积液:39×12×49mm,S/D:5.40。 方药:胶艾汤加味。 川芎6g 按语:《金匮要略》中称妇人小腹疼痛伴“妊娠下血”者为“胞阻”。论曰“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患者下腹紧缩感,腹胀,故予之胶艾汤。胶艾汤由四物汤加味组成,四物汤本就有调冲任之用,加上阿胶、艾叶、甘草,可养血止血,调经安胎。少腹作痛者,是胞中之血受寒也,故以胶艾四物温之行之,加香附炭行气止血,蒲黄炭活血止血,荔枝核、乌药温肾行气,使胞脉不阻。二诊腹痛除,合圣愈汤,医宗金鉴中有圣愈汤,“治一切失血过多,阴亏气弱,烦热作渴,睡卧不宁等证”,四物为阴,黄芪,党参为阳,服之气血疏通,合于圣度。加黄芪、党参可缓解患者乏力,酸枣仁养心安神润肠。三诊宫腔积液减少,改用全荔枝益气,柏子仁安神润肠,加杜仲强腰膝,补肝肾,胞蒂系于腰是也。 |
|
来自: 用户08204546 > 《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