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寺遗址:文字、城市、观象台——帝尧“古唐国”传说的考古证据

 上官珑 2021-02-16

尧舜禹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作为我国传说时代的贤君圣王,帝尧的声名尤为远播,他礼贤下士,任贤用能,治理水患,制定历法,以“四岳”掌历法民时,契掌民政,后稷掌农业,皋陶掌刑罚,夔掌教育,伯益掌山林川泽,初步具备奴隶制国家的雏形。帝尧二十岁代帝挚为君,在位九十八年,并未传位于儿子丹朱,而是禅让于帝舜,自己则巡视四方,二十八年而死,终年一百四十岁。

陶寺遗址:文字、城市、观象台——帝尧“古唐国”传说的考古证据

史料中记载的帝尧,给我们留下了诸多未解之谜,一是帝尧是否真有其人?他建立的“古唐国”是否真实存在呢?1959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发现了震惊中外的二里头文化,基本确定为夏朝中晚期都城遗址,据《左传》记载:周成王将叔叔姬虞“封于夏墟”,建立晋国,据此可知,所谓“夏墟”应该位于山西东南部,应该是夏朝早期都城遗址。1978年,考古工作者前往晋东南寻找“夏墟”,结果在襄汾县发现了一个不同于夏文化的新遗址,经碳十四年代测定,距今4600-4000年左右,属于龙山文化的纪年范围,故被称为龙山文化陶寺类型,或称山西龙山文化,这就是震惊中外的陶寺遗址。

陶寺遗址:文字、城市、观象台——帝尧“古唐国”传说的考古证据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与山西省临汾地区文化局联合组成考古队,对陶寺遗址进行二十多年的发掘,揭露其大面积的墓地和居住地址,并发现了非同一般聚落的古城址,出土了大量的珍贵遗物,尤其是文字的发现和祭祀礼制文物的发现,使陶寺遗址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本可以确定,陶寺遗址已进入文明社会,具有早期城邦国家雏形的性质,很可能就是帝尧古唐国的都城遗址。

陶寺遗址:文字、城市、观象台——帝尧“古唐国”传说的考古证据

首先,陶寺遗址发现了大规模的古城址。陶寺古城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古城(公元前4400-4100年)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560米,面积56万平方米。中期古城(公元前4100-4000年)有大小两城,大城南北长1725-2150米,东西宽1650米,小城紧挨大城南墙,两城总面积约280万平方米,是现知中国远古时代第三大古城,仅次于陕西石峁古城(400万)和浙江良渚古城(300万)。晚期古城(公元前2000-1800年)遭到暴力破坏,应该是受到外族入侵而衰落。

陶寺遗址:文字、城市、观象台——帝尧“古唐国”传说的考古证据

其次,陶寺遗址发现了确凿无疑的陶器文字。陶寺遗址发现了陶文,虽然数量甚少,但是价值极高,尤其是1984年发现于陶寺晚期的灰坑H3403遗址中,出土了一件里程碑式的器物,这是一件陶制扁壶残器,存留口沿及部分腹片,器表饰竖条细篮纹,双錾面各有凹槽两道。扁壶鼓凸面一侧有“文”字朱书,有笔锋,似为毛笔类工具所书,另一扁平面尚有一个朱书符号,有关专家经过研究,将其释读为“尧”、“唐”、“邑”、“易”字,这件器物将陶寺遗址与“尧都平阳”联系在了一起。

陶寺遗址:文字、城市、观象台——帝尧“古唐国”传说的考古证据

陶寺遗址:文字、城市、观象台——帝尧“古唐国”传说的考古证据

第三,陶寺遗址有大型宗教礼制建筑,包含用来祭祀天地的天坛、观象台和地坛等。天坛遗址位于城址的东南部,其中观测太阳历以授农时的观象台,可以指导大豆、黍、粟等农作物播种和收获的20个节气,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观象台,比英国巨石阵早500年。2002年,陶寺中期IIM22王墓的东南角出土了一件漆木杆,复原长度180厘米,为圭表日影测量仪器系统中的圭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这种复杂的礼制建筑,已超过了文明的界线。

陶寺遗址:文字、城市、观象台——帝尧“古唐国”传说的考古证据

陶寺遗址:文字、城市、观象台——帝尧“古唐国”传说的考古证据

第四,陶寺遗址不仅有文字、大型古城和复杂礼制建筑,还有王族墓葬群,豪华宫殿建筑。陶寺遗址的墓葬区共发现1000余座,是黄河中游史前最大规模的墓葬群,墓葬有明显贫富差异和阶级分化,有些墓葬规模大,陪葬品可达200件,且有象征权力的礼器,显然是贵族或王族墓葬。有些墓葬规模小,无陪葬品或陪葬品仅十余件,应该是平民墓葬。2013年,陶寺遗址的宫殿建筑被发现,东西长470米,南北宽270米,面积达13万平方米,夯土建筑,发现石柱和中国最早的板瓦,这都是宫殿建筑的基本要素。

陶寺遗址:文字、城市、观象台——帝尧“古唐国”传说的考古证据

陶寺遗址:文字、城市、观象台——帝尧“古唐国”传说的考古证据

班固《汉书》载:“尧都平阳,舜都蒲阪”。郑玄《诗谱》载:“尧始居晋阳,后迁河东。”阎若璩《尚书疏证》亦载:“尧为天子实先都晋阳,后迁平阳府。”史料所载尧都“晋阳”、“平阳”、“河东”,都位于山西境内,绝非巧合。山西现存的帝尧传说和风俗,数不胜数,也证明了帝尧与山西的关系,陶寺遗址为“尧都”,已基本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