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宋代宫廷音乐的机构、特色和影响

 一匹老A 2021-02-16

当今,不少学者认为,宫廷音乐在宋代是处于一个大的融合时期。因为宋代在继承隋唐的宫廷音乐形式之后,在宫廷音乐领域实现了较大规模的改革和发展,其艺术性不仅使得本朝的宫廷音乐和民间俗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对周边一些国家的宫廷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现在,从太子冠礼时所奏音乐入手,浅析宋代宫廷音乐的机构、特色和影响。

太子冠礼

根据《周礼》的记载,最早是把礼仪形式分为了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这五大类,而在之后的两千多年的古代历史中,也大致沿袭了这样的分类方法。太子冠礼,就属于其中的嘉礼。关于宋代太子冠礼的记载,最早的记录是在宋真宗时期。对于皇室而言,男子的冠礼是具有极特殊意义的。

浅析宋代宫廷音乐的机构、特色和影响

宋代皇室男子

自周朝开始,如果皇帝去世,太子虽然可以随时登基,但并不意味着太子就直接可以掌握军政大权,而冠礼就是一个分界线。举行过冠礼的太子就被认作是成年人,可以直接掌握军政大权,反之则可能需要其他成年的皇族成员或者大臣进行辅政。所以,太子冠礼是封建朝代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仪式。

既然是极为重要的仪式,那么仪式必定会有相关的宫廷音乐机构进行奏乐。根据《宋史》记载,宋代在太子冠礼仪式上,关于音乐的使用,有这样的步骤:

撞黄钟之钟,右五钟皆应。殿上鸣鞭,皇帝出西阁乘撵,《乾安之乐》作,殿上合扇。引导皇帝出,降撵即坐,卷帘扇开,鞭鸣乐止。

同时,在太子冠礼期间,会将《乾安之乐》、《肃安之乐》、《钦安之乐》、《顺安之乐》、《懿安之乐》、《成安之乐》和《正安之乐》交替使用。从如此繁琐的细节和过程,就足以看出宋代对仪典上音乐的使用有多么的看重。

宋代宫廷音乐的机构

宋代时期,统治者非常重视宫廷音乐的发展。这一点,从宋代设立的宫廷音乐的机构就可以看出。

浅析宋代宫廷音乐的机构、特色和影响

宋太祖精通音律

一、太常礼院、太常礼仪院

太常礼院成立于唐代时期,从唐至五代时期,太常礼院的重要性都非常明显。到了宋代初年,太常礼院依旧存在,根据《玉海》记载:

太常,匆以禁林之长主判,而私咚有别。康定元年十一月里,判寺、同判兼礼仪事。

但是,随着后期太常礼仪院的出现,宋代为了精简机构、节省开支,就将太常礼院撤销。所以,太常礼院仅在宋代持续了十多年时间。不过,太常礼仪院却是于宋代时期才开始出现的。

二、太常寺

宋初在沿袭前朝音乐机构的基础上,仍然设有太常寺。根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太常寺中还有太乐局和鼓吹院:

太常寺掌社极及成王庙、诸坛、斋宫、习乐之事,判寺官一人或二人,以诸司三品以上充。又有太祝、奉礼郎掌奉祀郊社,令掌坐斋郎、协律郎,领太乐局、鼓吹等院。

从这里可以看出,宋代太常寺的设立和唐代时期的太常寺也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也是掌握这郊庙、祭祀乐的运用和教习工作。

浅析宋代宫廷音乐的机构、特色和影响

宋人学习音乐

三、宣微院

宋代的宣微院分为南北二院,根据《宋史》记载,其职责为:

总领内诸司及三班内侍之籍,郊祀、朝会、宴飨供掌之仪,应内外进奉,悉检视其名物。

同时,根据《宋史乐十七》中记载:教坊,本枣宣攀眯。从这里可以看出,宣微院有着掌管教坊的职责。不过,宣微院的功能还远不止于此,它另外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记载朝堂对功臣的厚赐,也可以说这宣微院逐步开始和朝政扯上了关系,因此宣微院的长官逐渐由士人或者是对朝廷有功劳的人兼职。

四、教坊

教坊起源于唐代,发展至宋代,也已不是什么新鲜的机构。根据《宋会要辑稿》记载:

国朝凡大宴、曲宴应奉,车架游幸,则皆引从。

浅析宋代宫廷音乐的机构、特色和影响

教坊女乐官

同时,这教坊不仅仅是有着教习宫人的差事,教坊里还有着歌唱、队舞、杂居、百戏等众多内容。可见教坊在唐代的基础上,已经开始大肆发展,内容也变得多样化。

五、云韶部

云韶部是宋代开始设立,不过是承唐代教坊旧制。根据《宋史乐十七》记载:

云韶部者,黄门乐也。开宝中平岭表,择广州内臣,之聪警者,得八十人,令于教坊习乐艺。

这里可以看出,这云韶部虽然师从教坊,但是来学习的人员都是黄门(古代宦官)人员,职责是为内廷演奏宴会所用的俗乐,它的应用范围也没有前几者广泛。

六、钧容直和东西班

钧容直和东西班,都是直接受殿前司管辖。不过,钧容直中的人员乃是从禁军中选拔出来的擅长音乐的士兵,不得不说宋代在创新上还是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的音乐机构在历史上也属少见。根据《宋史乐十七》记载:

钧容直,亦军乐也。太平兴国三年,诏军籍中之擅乐者,命曰引龙直。每巡省游幸,则骑导车驾而奏乐。

所以,钧容直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军队音乐机构。

七、详定大乐所

在《宋史》中,曾有过这样的记载:

故臣窃有疑,请下详定大乐所,更稽古义参定之。

由此可见,在宋代时期,有着一个名叫“详定大乐所”的音乐机构。这个机构的职责又是什么呢?主要是恢复及完善雅乐所用登歌、乐悬、律制等音乐制度。

浅析宋代宫廷音乐的机构、特色和影响

宋代乐器

宋代宫廷音乐的特色

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到唐末宋初,历经几百年的战乱,诸多礼典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宋代为了恢复这些礼典制度,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为了恢复和发展礼典制度,与其对应的音乐制度自然也是日益走向了成熟。再加上有着完善的音乐机构作为保障,宋代在音乐领域上的研究不可谓不深。宋代在音乐领域里继承了前朝的规模,在推广宫廷音乐的同时,还大肆发展民间音乐,出现了“雅俗共赏”的局面。

一、音乐形式由雅走俗

伴随着宋代经济的逐步发展,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音乐表演就不再是官方指导下,只在重要节日或者是祭祀活动上的定向性表演,反而是更多商业性质的音乐演出开始频繁出现在市井之中。根据《西湖老人繁盛录》记载:

城内外大小瓦市几十家,惟北瓦大,有勾栏一十三座。

浅析宋代宫廷音乐的机构、特色和影响

瓦市中的音乐表演

同时,这些音乐的表现形式也开始走向多样化,仅在东京街头就有着小唱、诸宫调、散乐、杂剧等二十多种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而且,音乐也开始和说唱形式结合,其表演更具滑稽性和复杂性。民间俗乐在宫廷音乐的形式上不断创新,比以往朝代更具规模性和创新性。

二、结合民间俗乐的表演形式

传统型的宫廷音乐对民间音乐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引导性,因为宫廷音乐乃是大众对音乐的审美和发展的基础。正是有了很好的导向,民间音乐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同时,民间俗乐丰富的表演形式和个性的表演方法,逐渐受到上流社会的认可和追捧,不少民间艺人开始走入宋代的音乐机构。

因此,民间的俗乐也开始在上流社会不断演绎。宫廷音乐在结合了民间俗乐的表演方式后,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就是说,民间俗乐和宫廷雅乐的传播并不是单向性的,它们在艺人的传播下,双方互相影响、互相合作,最终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浅析宋代宫廷音乐的机构、特色和影响

民间俗乐表演

宋代宫廷音乐的影响

宋代时期,整体经济的发展,使得民间俗乐和宫廷音乐发生了激烈的碰撞。经过这个互相结合、互相争斗的过程,最终使得宋代在音乐发展方面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宋代宫廷音乐对民间俗月,以及其他民族的音乐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对民间音乐的影响

对于民间俗乐来说,一方面是因为统治阶级为了强化音乐在礼教方面的影响而进行的强制性措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艺人在宫廷和民间之间的自由流动,这些流动的艺人把宫廷音乐里教科书式的东西引入民间,使得民间百姓也能欣赏到上层社会所领略的不凡音乐。而且,这些艺人在宫廷音乐的基础上实行二次创作,不仅使得表演形式更加多种多样,还使得音乐中多了其他的影响因素。

况且,这些被结合起来的音乐形式,不仅没有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渐消失,反而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愈加鲜明,就算是到现在,我们依旧能从一些民间表演中看到宋代宫廷音乐的影子,这足以看出在宋代时期,这些优秀的宫廷音乐对整个社会造成了多么大的影响。

浅析宋代宫廷音乐的机构、特色和影响

宋代古琴

二、对周边其他国家的音乐的影响

宋代的宫廷音乐,对于周边民族的音乐影响也极大,在很大程度上加快或者改变了周边民族的音乐的发展。

辽国的音乐最初是来源于后晋,而后晋的音乐承袭自唐代,所以辽国的音乐其实也是来源于唐代。根据《辽史》记载:

(后)晋天福三年,遣刘昫以伶官来归。辽始有散乐。

然而,从辽国音乐使用的场合来分析,辽国的雅乐与唐代的雅乐有一些不同,但是却与宋代的雅乐颇为相似。只不过,辽国的雅乐与宋代的雅乐相比,在使用场合上面多了册封后妃、庆祝皇帝生辰等等。根据《辽史》记载:

唐《十二和》乐,辽初用之,《豫和》祀天神,《顺和》祭地祗……《正和》皇后受册以行,《承和》太子以行。

其中的《正和》, 就是册封皇后时奏的音乐。辽国音乐会出现这样的变化,是因为在宋代时期,辽国和中原文化相互交流,使得宋代的音乐及其形式逐渐流向辽国,并对辽国的音乐产生了影响和改变。

宋代乐典对于西夏的影响也不小。根据《西夏书事》记载,西夏第五代国主仁孝统治时期:

西夏音乐经元昊更张久非唐宋遗音,仁孝使乐官李元儒采中国乐书,参本国制度历三年始成,赐名新律。

而且,西夏曾效仿宋代设立了教坊,其所演曲目虽然与宋代宫廷音乐有所不同,但是他们所用的表演乐器以及他们的表演形式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宋代的影响,宋代的鼓吹乐在西夏也得到了认可。

浅析宋代宫廷音乐的机构、特色和影响

宋人欣赏音乐表演

对比辽国和西夏,金受到宋代宫廷音乐影响就更大了。早在宋金两国还在交战的时期,金国就效法宋代建立了音乐机构和相似的体系。根据《三朝北盟会编》记载:

是日(正月三十日庚申) 又取......御前法服、仪仗、内家乐女、乐器、大晟乐器、钧容班一百人并乐器。

从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金在灭北宋以后,直接将北宋的宫廷乐器和乐工带到了金国,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宫廷雅乐体系。从这里足以看出,金受到的影响是最大的,他们是直接在宋代宫廷音乐的基础上进行了利用和发展。

结语

从文化传播角度来说,宫廷音乐属于一种较为特殊的信息流动。当古代的封建礼乐制度逐渐形成固定的模式以后,宫廷音乐也成了礼乐制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稳固统治的角度来说,宫廷音乐也是古代统治者在思想文化统治上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宋代宫廷音乐的发展及其传播,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使得音乐本身的价值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典雅的宫廷音乐和民间俗乐交织在一起,最终完美融合,成为了古代音乐长河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周礼》、《玉海》、《宋史》、《宋会要辑稿》、《西湖老人繁盛录》、《辽史》、《西夏书事》、《金史》、《三朝北盟会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