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审计取证编制技巧(含视频)

 心态归零 2021-02-18

 

审计取证编制技巧

主讲人:王彩虹

大家好!我是王彩虹,现在由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审计取证编制技巧。

审计取证概念

审计取证是审计人员围绕获取与审计事项(就是指审计实施方案重点内容)相关的原始资料进行专业判断而编制的审计取证,是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重要依据,也是我们审计人员对审计事项运用分析、判断、整理等审计方法,从而得出客观、公正的审计结果。

取证类型:分为问题类取证和情况类取证。

审计取证的作用

我们审计人员所干的审计项目,都要根据审计目标,也就是我们项目中审计实施方案,通过必要的审计程序和方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没有充分、适当的审计取证,我们在评价被审计单位真实情况时,有些审计结论和审计结果有可能会偏离方向,就不会形成一个高质量的审计报告。

一是审计取证是评价审计事项的依据。审计实施方案中的审计事项,根据审计人员在审计现场客观、公正的专业技术判断,无论是违法违纪问题,还是基本情况取证,不管金额大小,审计事项是否繁简,都要有充分、客观的证据支撑。

二是审计取证是形成高质量报告的依据。一个高质量的审计报告,都必须有相应的审计取证进行支撑。这也要求审计人员在取证中,必须在表述、定性、引用法规等方面,都要严格按照审计准则要求进行取证。

三是审计取证是控制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风险的重要依据。作为一线审计人员来讲,审计取证即代表审计机关也代表审计人员个人,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规避审计风险的重要依据,审计人员在现场取证中有无依法依规审计、有无真实反映问题、有无出现漏项、有无重大问题未查深查透,都来源于审计人员的取证是否到位,编制取证是否恰当,获取证据是否充分。

审计取证编制标准

一是审计取证原始证据要恰当准确。审计人员在现场取证过程中要对审计事项进行专业判断后,获取的原始资料要尽量全,否则在撰写审计取证过程中会有事实表述不清、出现断章取义问题。在编制取证单过程中基本要素:如审计事项、时间、地点、人物、金额、座谈中对方认定的事实等等,同时必须在相应的附件中找到;其次关键是原始证据,咱们审计人员在获取原始证据过程中,不一定追求原始证据的数量,只要能证明审计事项的关键性证据即可。

二是审计取证表述要客观、公正。所谓客观公正,即审计人员在获取审计证据过程中,要充分听取被审计单位的建议,并且按照自己通过审计该事项从而客观、实事求是、依法依规编制取证单。因为只有这样,我们写的取证单才能事实表述清楚、依据充分、定性准确。

三是审计取证要准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我们在审计过程中,尤其是审计组长、审计人员要准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在问题把握方面,如:对专项资金的审计,对于表面上改变了专项资金用途、实际是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但审计人员就应该准确判断,或者组长和主审在审计过程中,就应该运用“三个区分开来”,站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去认定、判断审计发现的问题,不应以“专款专用”为借口,将专项资金统筹整合作为“挪用”为问题定性,避免出现打酱油的钱不能打醋的情况。

四是审计取证法律法规要准确适用。《审计准则》中明确规定“审计人员要应当恪守严格依法、……”,在日常审计项目中,审计人员要收集并研究法律法规,在取证中可以准确表述事实,如果审计人员在取证中法律法规未能准确适用,容易造成审计报告质量不高,容易存在潜在风险。

个人感悟

一)研究政策。平时要善于积累吃透行业性法律法规,便于在审计中能将审计事项问题定性有据可依,而不是“我认为、我觉得”主观定性问题。

(二)加强探讨。审计人员在审过程中遇到困惑要及时与主审和组长讨论,在意见达成一致后,再编制取证效果会更好。

(三)充分沟通。在编制审计取证前,与被审计单位人员进行充分沟通,把标准、依据、实际做法、流程了解清楚,对审计人员编制客观、充分的审计取证起到决定性作用。

规范编制审计取证是保证现场实施阶段审计质量的关键。因此,我们一线审计人员都应做到能规范编制审计取证单,以确保项目审计质量,促进审计工作效率和减少潜在审计风险。 

来源:山东省审计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