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和而坚定地站在学生面前 ——读沈丽新《让学生看见你的爱》有感

 新用户19085124 2021-02-18


不久前,朋友给我寄来了《让学生看见你的爱》(沈丽新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作者是苏州工业园区的一位小学教师,已经出版了个人专著和译著。

我本以为,小学教师写的书我会读不进去的,因为毕竟小学和高职有很大差别,但没想到,这本书竟然深深吸引了我。看来,有关教育的话题,总是有相通之处的。

这本书不是结构严谨的鸿篇巨制,也不是教育理论的通俗阐释,而是作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一件件小事的反思与感悟。通常情况下,这类反思与感悟容易失之于空泛、肤浅,但这本书不是这样。作者以教育现场为背景,以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件件真实的事件为发端,且行且思,边实践,边探索,并凝练出属于作者个人的、带有原创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信条。

作者不是把现成的教育理论采用“拿来主义”的做法用于教育实践,而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关注、呵护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为主旨,细心地和喜怒哀乐的孩子们“共情”,然后作出最富教育意义的处理或决断。因而,读沈丽新老师笔下的教育故事,我有这样的感受:她首先是用广博的教育理论武装了自己,继而把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论内化为自己的教育素养和教育情怀,因此,当她出现在教育现场的时候,她能够从孩子们的日常活动、频繁发生的矛盾以及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常态生活中看到其中不易为人觉察的教育契机、教育时机和教育良机。

教育,或者说立德树人是教师工作的核心。正是因为把握住了这个核心,所以,沈丽新老师在阐述自己的教育观点或教育理念时,立场是坚定的,语气是肯定的,结论是确定的。

(沈丽新老师和学生在一起)

《让学生看见你的爱》由52篇文章组成。52篇文章,52个场景,52个故事,几十个孩子,在沈丽新老师的笔下,场景是教育现场,故事是日常琐事,而“孩子们”不再是一个群体的符号,而是具体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像刚出炉的面包一样,沈丽新老师叙述的这些人和事分明是带着教育的“温度”的。

正是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每天“创造”着千变万化的“教育场景”。面对这些“教育场景”,沈丽新老师从构建“专业的师生关系”这一目标出发,每天“温和而坚定”地出现在孩子们面前,用自己的教育情怀和教育智慧耐心梳理着纷繁杂乱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细心呵护着每一颗幼小的心灵。在沈丽新老师对一件件事情的处理中,我看到了蕴含其中的教育的“高度”。

52篇文章都值得读者或思考,或回味,或会心一笑,或由衷点赞。如果说52篇文章是一颗颗闪闪发光的珍珠,那么,全书就是由这些珍珠串在一起的精美的项链,其中的那根红线,便是沈丽新老师的教育信念和教育情怀。

沈丽新老师是一位有思想的好老师。

有思想是好老师必须达到的高度和境界,反过来说,所有好老师必然都是有思想的。有思想,是好老师的“源”和“本”,其他的诸如爱心、责任心等固然重要、可贵,但如果没有“思想”作支撑、作后盾,就极容易摇摆不定,也容易出现偏差。

有思想,使得沈丽新老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普通老师不在意的细节,都进入了沈丽新的思考范围,比如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她的答案是,应该“温和而坚定地站在学生面前”。“温和而坚定”可以说是沈老师教育智慧的结晶。温和而不坚定,可能会失之于软弱而导致缺少必要的威信;坚定而不温和,可能会少了一份亲和力。二者都有可能造成师生关系的不和谐,甚至会发生冲突。联系学校工作实际看,凡是教师和学生发生冲突的,要么是平时疏于管理,纵容了学生,要么是过于严厉,引发了学生的抵触情绪。

有思想,使得沈丽新老师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比如,教师把学生叫到办公室,或谈话,或辅导,或做事,这是教师办公室里常见的“风景”。但沈丽新老师认为,学生来教师办公室弊多利少,“如果办公室里非常安静,带学生进办公室会影响其他教师办公;如果办公室里刚好大家在热烈谈论,带学生进办公室,学生就不能很好地反思自己的问题,也不可能专心地学习。”更何况,教师之间的交谈内容“有很多是不适宜让学生听到的”。再比如请家长来学校面谈,当孩子在场的时候,沈丽新老师“会当着孩子的面表扬一下孩子最近的亮点与进步”,同时,她还会谈谈对“家长的好印象”。当谈到孩子存在的问题时,她会让孩子回避,并“耐心倾听家长的陈述,也会分析问题可能是什么,并提供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

有思想,使得沈丽新老师知道自己该坚持什么,该放弃什么。比如,为了营造民主和谐的育人环境,她坚持不设班干部,坚持不允许任何学生拥有其他学生没有的优越感和特权,坚持不让孩子们仅仅为了让领导高兴和班级不扣分而去做一些事情。这方面的事例在书中比比皆是。比如:

在学校工作的都遇到过这种情况:有上级领导来视察、检查、视导,学校要布置各部门、各班级打扫校园和室内卫生。细致一些的学校还会要求“主动向领导、专家问好”“统一穿校服”“必须佩带胸牌”等。我敢说,几乎百分之百的职能部门是按照学校要求往下布置的,几乎百分之百的班主任是一字不漏地向学生提出要求的。几乎百分之百说明不是绝对的百分百,沈丽新老师就是一个例外。她只是跟孩子们宣布:“明天有客人来参观,我们要做些准备工作迎接客人来访。”

下雨天,学生从教室到餐厅不得不穿过行政楼,许多教师会交代自己班级的学生,经过行政楼的时候要保持安静,“不要让校长看到我们班纪律不好”。而沈丽新老师只是提醒孩子们,“不打扰他人”。

和沈老师搭班的语文老师是学校的中层干部,但沈老师在孩子们面前总是称呼他为“×老师”,而不是“×主任”。

……

在这些事例中,从表象上看,沈丽新老师只是换了一个说法而已,其实,在这一过程中,沈丽新老师举重若轻地完成了由“管理”到“教育”的转变,由“见物不见人”到“心中有爱”的转变,由“以师为重”到“以生为本”的转变。

(沈丽新老师和学生在一起)

沈丽新老师的教育智慧和教育信念给了我一个重要启示:在琐屑、平淡的学校生活中,教育智慧和管理手段貌似很像,但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对于孩子的影响来说有着天壤之别。以教育为目的,无论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其结果都是指向孩子的向善、成长,以管理为目的,无论打着什么旗号,其结果都是管理者所追求的“教育成果”——与孩子的成长是无关的,甚至是有害的。

我以为,不单是小学教师,所有教师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最后我想说,沈丽新老师书中的个别说法,我以为值得商榷。比如,她认为“要让学生保持对教师的敬畏之心”,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教师“不该是同步的朋友。一旦让学生感觉教师与他们完全平等,他们会失去对教师的敬畏之心。也许表面看着师生成为朋友十分美妙,但事实上,学生会找不到成长的方向。”

敬畏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学生对教师,敬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但何必要“畏”?教师职业是神圣的,但具体到教师个人,则不宜戴上“神圣”的光环。当然,我理解沈老师在使用敬畏一词的时候是取其尊敬并有适当的距离感的含义。但我以为,对一个词语的使用终究还是要以规范的概念为基准的。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你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或许是代沟的原因,也许是各人气质禀赋的不同,我认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距离我更近一些。

2018年6月30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