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一期伤寒条文讨论会(二)

 金坛区 2021-02-18


来源|青竹医社

 导读 

本次『360度伤寒背诵训练营·条文讨论会』讨论了太阳病篇概述及相关重点条文,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太阳病概述

“太”者,大也。在《内经》中又称太阳为“巨阳”“三阳”,讲太阳的阳气(指人身正气)是最大、最盛的。机体正气非常旺盛,抗病能力比较强,正邪斗争非常激烈,起病表现出脉浮、发热等诸多脉证特点。太阳居六经之首,主人身之表,应皮毛而统营卫,有卫外的功能。太阳的卫外功能与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对于维持机体津液气化升降功能正常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太阳病常出现水液代谢和津液分布的病理变化。

太阳之气与下列脏腑之间有着密切关系:膀胱为太阳之腑,气化需赖肾阳之温煦。膀胱蒸腾调节的津气要依赖肺气之宣发与敷布来实行。卫气主要来源于胃中之津气,一旦胃气不足,膀胱气化功能就会受到很大影响,随之减弱。


太阳的生理功能有三点:抵御外邪入侵,调节汗孔开阖,管理水液代谢。

首先是抵御外邪入侵,太阳是一身之表而主皮毛,古人认为外来之邪是从皮毛而入,同时后世温病学则看到了病邪不单从皮毛而更多是从口鼻而入。

太阳的第二个生理功能是“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也就是调节汗孔开阖,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调节人体内环境的稳定,若卫气功能失调,则会出现无汗或者异常汗出。外感病可以见无汗,杂病也可以见无汗,还有异常出汗。还有一些异常的汗,比如半身出汗、半身无汗,但头汗出,胸部出汗、他处无汗,腋窝出汗,手汗脚汗,都可以是因为营卫失调,其他部位无法汗出,所以才使某一部位出汗。

太阳的第三个生理功能就是管理水液代谢。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皮毛跟内脏相关,太阳主要跟肺、胃、肾有关,如果肺、胃、肾有问题会影响卫气的生成和敷布,反过来如果卫气受邪又会影响到内脏。太阳病多变证,且与很多杂病相关,与脏腑辨证的关系也很密切。

太阳表证:中风证:以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为基本表现,用桂枝汤。伤寒证:以恶寒、无汗、身体骨节疼痛、脉浮紧为基本表现,用麻黄汤。表郁轻证:以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呈阵发性发作为基本表现,用桂枝麻黄各半汤。中风表虚证的治法是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伤寒表实证的治法是辛温发汗,表郁轻证的治法是小汗、微汗。

太阳里证:包括了蓄水证和蓄血证。蓄水证的治法是温阳化气利水、蓄血证的治法轻则泄热活血,重则破瘀泄热。
太阳病条文

条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要注意的是,临床上太阳病可以发热比较晚或者不发热,如第3条所讲的“或已发热,或未发热”,所以发热不一定是出现得最早的。恶寒与发热对于表证的诊断中,恶寒更有价值。就恶寒来讲,太阳表证可以恶寒,阳虚的病人也可以恶寒,所以诊断时不能仅凭一点,还要结合其他症状。

条文: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这个条文在《伤寒论》的另一传本《金匮玉函经》中甚至将此条放在了全文的首条,把它看作是辨阴阳的大纲。辨证首先是要辨阴阳,而辨阴阳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发热。太阳病一般是恶寒、发热同时并见,少阳病是往来寒热,阳明病是但热不寒。三阳病都有发热,体现三阳病都是邪实而正气不衰,正邪交争比较激烈,在治法上都侧重于祛邪,有汗法、下法、吐法、和解法。三阴病一般都是阳气不足而正气虚衰,无法形成明显的正邪相争,所以一般都没有发热。太阴病是脾虚寒湿,少阴病以寒化证为主,厥阴病也有寒证,强调了阳气的不足,机体处于抑制的状态,所以治疗上要扶助正气。还有特殊情况,比如少阴病出现阴盛格阳、阴盛戴阳的假热证,太少两感的发热,阴病转阳,脏病还腑而出现发热。所以发热体现出的是正气的盛衰,正气盛而抗邪则发热,正衰无力抗邪则不发热,发热与否是辨阴阳的关键。

条文: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对于这一条有两种解读:第一种是因为感邪轻重不同,正邪交争反应性不一样,反应激烈的就会疼痛,反应不剧烈的可能就不痛而重,乍有轻时。第二种是认为与湿邪有关,刘渡舟教授也提出是风夹湿,身不疼但重与湿邪郁阻、阳气不通有关,大青龙汤也可以治疗风湿在表。要注意的是条文里提到“无少阴证,大青龙汤发之”,提示本证要与少阴病相鉴别,因为在少阴病中也可以出现烦躁、身重的症状。少阴病有阳虚烦躁证,如“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的干姜附子汤证、烦躁不分昼夜的茯苓四逆汤证。烦躁有阴烦、阳烦之分。少阴病的烦躁是因为弱阳与邪气抗争,弱阳争而不胜之时,病人就会感觉烦躁,少阴病的烦躁是虚阳浮越,所以病人还有阳虚的表现。大青龙汤证是寒包火烦躁是内里边有热的表现。大青龙汤证的身重特点是“乍有轻时”,因为它是实证,能够正邪交争,而少阴病是虚证,正气争而不胜,所以少阴病的身重常是不能缓解的。用“无少阴证者”这句来提醒临床时遇见这样的病人要考虑有没有少阴病的存在。

条文: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或然症: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小青龙汤证本是寒证,病人一般是不渴的,这里“或渴”的病机并不是津液不足,而是气化功能失常,气不化津,津不上承,因而出现口渴,这种口渴是不欲饮或者喜热饮,而且舌头上有很多津液,表现为水滑苔。“或利”,是由于水邪偏渗于大肠所导致。或噎”,是水饮阻滞咽喉部气机而出现堵塞感。“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是水气内停影响了膀胱气化,所以小便量少,水液聚于下焦而出现少腹满;由于肺主治节,为水之上源,肺通调水道功能失常,也会出现小便不利。“或喘”,喘和咳表现虽然有别,但常常一起出现,喘的病机也是肺气上逆或然症是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小青龙汤的运用,最关键的是要辨为内饮才能用,这一点从病人痰的性状上可以辨出来,小青龙汤证的病人往往是有大量的泡沫样痰,清稀而落地成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