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的决策一定有好的结果吗?

 新用户08306761 2021-02-18

生活就是所有选择的总和。

上一篇我们简单介绍了决策的基本概念(详见:什么是决策?),这一篇主要介绍一下决策的类型以及决策质量和结果的关系。

1 决策的类型

决策主要有3大类:

  • 直觉性决策

当周遭的境况发生改变时,你凭借本能或者习惯所做出的行动,我们就把它叫做直觉性决策。

比如在动物园看到狮子向你走来,你会本能的后退;有人拍了一下你的头,你会本能的向后扭头,看看是谁在搞鬼。

  • 反应性决策

当周围的环境变化时,根据这个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反应,这种就叫做反应性决策。

比如你生病了,你需要面临自己吃药还是去医院看医生这样的决策;你辞职了,你需要面临继续找工作还是自己创业单干的决策。

  • 预测性决策

这类决策和以上类型都不同,它是在环境没有发生变化时,你所做出的决策。

比如某次股市行情大涨,你却后悔自己没有在低位时持有。这就是缺少预测性决策的表现。

可以说,以上三类决策,从直觉、反应到预测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越往后需要的工具就复杂,思考也越深入。

2 决策与结果

我们先来做一个思想实验。

假设你有2个选择,需要从中选出一个:

选择A:抛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如果正面朝上,你获得100元,否则获得0元。

选择B:掷一个质地均匀的骰子,如果点数为1,你获得100元,否则获得0元。

请问你如何选择?

我想大部分人应该都会选A吧,毕竟掷硬币赢的概率是1/2,而掷骰子赢的概率只有1/6.

那现在假设你选择了A,我选择了B。可能是我运气好,这次恰好是硬币反面朝上,而骰子真的掷出了1。我赢了100元,而你没有。

这能说明你的决策不是一个好决策吗?

不能。

如果再来一次,你还会选择A吗?

大部分应该还是会的。

这个实验就是想说明,我们决策的质量和决策的结果之间,是有差别的。

这其实就是一种不确定性:尽管你做出了好的决策,但可能也没有好的结果。

据此,我们可以将决策质量和决策结果形成的情况,分别四类:

  1. 做出了的决策,得到了的结果
  2. 做出了的决策,得到了的结果
  3. 做出了的决策,得到了的结果
  4. 做出了的决策,得到了的结果

显然,a是我们希望得到的,b是我们可以预知的,c是我们侥幸得到的,d是我们应得的。

我们常常会听到别人这么说:“上次我就试过了,不行的,这次你就别试了”。这就是用结果来衡量决策的质量,可能上次不行仅仅是运气的原因,而不是决策。

还有一种说法是“上次我就这么干的,没问题,这次你还这么干”。这也是一种思维误区,因为即使你做了一个坏的决策,也有可能得到一个好的结果。单从结果出发,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我们必须注意的是:

当你做决策时,你不能根据结果来判断决策的好坏。

3 行动

既然好的决策并不一定能带来好的结果,那我们做的一些决策分析又有什么用呢?

其实,我们分析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并且照此去行动。即便得不到好的结果,也知道自己尽力了,我们已经选择了一个最优的决策。

因此,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决策系统,是重中之重。

那么该如何构建呢?到底什么是好的决策呢?影响决策的因素又有哪些呢?多点赞,随后我再为你一一介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