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泡红茶滋味发酸,可能是发酵过头,老茶客教你4招,轻松分辨好坏

 小陈茶事 2021-02-19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春天到了,万物生发。

按过去的说法,春天宜养肝气。不然肝气一动,容易让人失眠、烦躁、激动。

二三月养肝气,可以适量食酸。橙子、柠檬、柑橘等,这类柑橘类水果的微酸芬芳气息,能缓肝气之急。

半隐半露微含酸,酸味出现得恰到好处,能带来别开生面的俏皮体验。

然而这酸溜溜的滋味,一旦出在以清甜鲜醇著称的红茶身上,未免大煞风景。

过年时,有朋友开了罐大半年前买入手的花香小种招待客人,结果在喝茶时,他却明显感觉茶味发酸了。

按他的原话:“茶是小种,用沸水冲泡,前两三泡喝着还行 ,但等到后面就开始酸涩了,你帮我分析一下,是茶品质不好的问题,还是冲泡时水温用太高了?”

听了朋友的描述,心里第一个想法是,红茶泡出来滋味发酸,压根与水温高低没关系。沸水泡红茶,泡出来的茶味发酸,只能证明红茶内部藏有明显的酸味物质,被沸水一冲泡,就彻底暴露出来而已。

探究起来,红茶内部的这些酸味物质由何而来?说到底,与发酵过头大有关联!

《2》

发酵是形成红茶品质的关键性工序。

红茶的基础加工步骤,主要无非是“四步走”,先萎凋,后揉捻,再发酵,最后是干燥处理。

制茶加工时,温度湿度以及通风程度等控制不到位,极易导致红茶“发酵不当”。

冲泡后原本花果香馥郁,入口甘润,茶味清甜的茶汤,被一股闷闷的酸味破坏,大煞风景。这种酸,按茶农的话来说,就是“闷熟酸”。

甚至于当红茶不当发酵的程度更为严峻时,会出现酸涩味,酸馊气味等,喝茶只一闻到,顿时间就让人没有了愉悦的品茶享受心情。

开篇提到的那位朋友,他用沸水冲泡正山小种,前两三冲喝茶,酸味感觉不明显。等到一路喝下去,酸味感越发明显。

这说明,一泡红茶里的酸味物质,伴随着逐次的冲泡而不断浸出。当你在喝过了几杯茶汤后,酸涩感在舌面上堆积,量变引起质变,喝茶喝到最后,越发让人感到满口酸涩,非常不适!

从红茶酸味产生的根源看 ,控制好发酵程度,是避免红茶产生酸感的关键!

回到起点看,逐一找出红茶发酸的可能性,是解决问题的重点。

《3》

第一,萎凋时失水速率不当,会促使红茶过分发酵。

红茶的茶青鲜叶在采摘下来后,需要及时摊晾,薄薄地将茶青摊开,进行处理。

这时伴随着茶青鲜叶不断失水,茶叶内部正不断发生微妙反应,促进红茶品质初步成型。

萎凋时,红茶失水时间过短或者过长,以及茶青摊放过厚以至温度升高等,皆会带来一点——促使红茶过快发酵。

因此,萎凋适度 ,非常关键。

红茶在萎凋时,讲究薄摊 ,不然将茶青厚厚堆在一起,底部的茶叶没有办法透气与散热,在又闷又热的环境下,一来,茶青鲜叶内部的水分难以顺畅发散,二来,容易导致茶青鲜叶被闷坏,产生“青酸味”。

就好比是将一把水灵灵的青菜,直接装进塑料袋里 ,买回家后也没有及时处理,直接放在一个角落里。等过了三、四天后,再解开塑料袋的袋口,迎面而来,就是一股不新鲜的,甚至是变质变味的臭青菜味,气味有点酸 ,还有点怪。

为杜绝红茶产生酸味 ,从制茶开端 ,就要及时薄摊与摊匀,适当蒸发青叶水分,让叶片顺畅地自然失水,让芽叶疲软,伴随着水分往外扩散,红茶内部的低沸点青臭气味散发,能减少青酸味的出现。

等到红茶萎凋达到适度状态 ,叶片颜色由鲜绿转为暗绿,芽叶疲软,叶缘垂卷,叶梗可以反弯绕指,清香显露时,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 ,揉捻。

《4》

第二,红茶揉捻时,要当心发酵不当,产生酸味。

揉捻是红茶的常见加工步骤。加工红茶时,揉捻的目的,一是破坏叶片细胞,让茶汁外溢,便于造型。二是促进多酚类物质的酶氧化,初步形成茶黄素、茶红素等物质 。

实质上,揉捻是红茶发酵的开始。

但是在揉捻的过程中,一旦一次性揉捻投叶量过多,或是茶叶长时间在揉桶内堆积揉捻,散热与透气程度均不良,或者揉捻时力道过重,导致茶汁外溢过多,茶叶闷积产生热量,且揉捻桶内湿度相对较高。

有了湿度(茶汁外溢多)、有了温度(透风透气不良,散热慢)、再加上一定的时间(揉捻时间过长 ),三者因素叠加在一起,就会导致红茶在揉捻这一步,因不良发酵产生出酸味。

为杜绝这一糟糕情况,针对性处理措施是:

首先,红茶揉捻时,一次投茶量要适中,不要一次性全投入,不利于揉捻工序的进展。

其次,从红茶揉捻过程看,分初揉与复揉,为解决揉捻时间过长,汁液溢出过多,茶叶久闷不透气从而导致不良发酵的问题,在初揉过后,要及时将茶叶取出来解块,等散热透,以及已成条索形的茶叶取出,再进行复揉,避免揉捻过重,对红茶品质造成不良影响。

最后,揉捻的力道要控制到位,这需要制茶师傅的经验积累。机器是死的,人的活的,不同嫩度的茶青鲜叶,揉捻所需松紧程度有所不同。唯有不断调整与摸索,才能控制到刚刚好的状态。

揉捻适中的红茶,条索紧卷,茶汁充分溢出但并没有流失,叶片绿中有红,绿叶红边,芽叶完整,少有断碎分离等。

这时候,方才适合进入正式的发酵工序。

《5》

第三,红茶在发酵时,发酵不当,会导致酸味出现。

红茶的发酵,离不开一定的温度、湿度、以及通风程度,这三者环环紧扣,稍有一步不到位,处理不当,让红茶发酵程度偏轻或者偏重,都会让成品茶出现酸感。

发酵轻,发酵程度不足,导致红茶的香气、滋味难以成型,花果香弱,青味明显,茶汤喝起来酸青味重。

发酵重,尤其是发酵不当,红茶会产生闷酸味,内质受损严重,风味不佳。

红茶在制茶发酵时,内部的多酚类氧化酶,对温度较为敏感,温度太低或者太高,都会影响氧化酶的活性。

尤其是温度偏高,更是会导致红茶的不良发酵,产生酸感,对此,一旦发现苗头不对,要及时采取通风,降温等办法,确保红茶的品质。

而在湿度方面,发酵过程中,为避免揉捻叶水分蒸发过快,并提供充足氧气。这样才能为红茶的适度发酵,保驾护航。

最终制出来的成品,既能保持鲜醇爽口的特点,又能具有醇厚、饱满、花果香气馥郁的成熟风味!

而不是,因发酵程度掌握不当,做出一款怎么泡,都会带有酸味的劣质红茶!

《6》

第四,从最后的干燥处理看,烘干不当,也会导致红茶发酸。

完成发酵的红茶,需要进一步处理,将茶叶内部的多余水分烘干,方才能确保最终成品的品质。

这时候,要格外留意两点。

其一,烘干温度不能太低。

烘干温度低,红茶在干燥处理时,如果叶片温度维持在低温,不仅会让茶叶内部的多余水分,难以烘干烘透。

同时,还会让红茶的发酵叶,再继续持续发酵。

已经发酵完毕的红茶,再继续发酵下去,就很容易发酵过头,产生酸味。

其二,烘干时,红茶内部水分没有烘透,含水量不达标。

烘干处理时,含水量没有烘干达标的红茶,将其买回家后,问题多多。

买这样的茶,意味着自己要多花出一部分钱,买到的却是水分。

同时,含水量不达标的茶,买回家后发放一段时间,没过多久,就会因茶叶内部的水分由内往外扩散,导致酸败,受潮变味!

对于这两点,茶友们在买茶时,要多多警惕。

烘干达标,干度合格的红茶,摸上去手感是干爽的。干茶闻到的气息干干爽爽,不会带有任何杂味怪味!

《7》

遇到一款滋味发酸,茶味喝起来酸溜溜的红茶,大多不是好事。

毕竟,红茶原本是不酸的。

不管是红碎茶也好,还是工夫红茶也罢,它们都是没有酸味的。

相反,它们都是以带着花香、果香、蜜香等,馥郁清长的气息为主,风味甜美可人,清甜柔润。

若是一款红茶,尝起来有明显酸味。

那么只能说明,它经历了像是粮食酿醋那样的,加温、加湿的“发酵”过程。

不论是制茶时,从萎凋开始,一直到烘干结束,红茶加工过程经历了不当发酵。还是在茶叶加工完毕,进入储存阶段时,防潮密封措施不当,导致红茶受潮酸败变质。

不当发酵,始终都是红茶酸味产生的根源!

滋味尝起来明显发酸的红茶,品质糟糕,不建议再喝。

对待这样的茶,建议泡开后浇花浇盆栽。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一款“酸味红茶”的归宿!

资料参考:

[1]王梅玲.谈谈佛手红茶酸感原因及控制方法[J].福建茶叶,2014,36(05):32-33.

[2]汪开华,陈贞纯,屠幼英.发酵程度对红茶品质的影响[J].茶叶,2012,38(03):168-171.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