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背俞穴刺血疗法治疗痰瘀互结型 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新用户24876653 2021-02-19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学》[2] 制订中医痰瘀互阻证主症、次症的量化及症候诊断标

[3] 。主症:形体肥胖,头晕头重,胸闷,心前区刺痛,肢麻沉重,舌质暗有疲斑,苔滑腻,脉滑或沉涩;次症:食少,心悸,失眠,口淡。主症具备两项或以上,次症具备 1 项或以上,舌脉象至少有 1 项符合,即辨证成立。

取穴:肺俞、厥阴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方法:嘱患者平卧,并暴露背部,选取一组背俞穴,局部常规消毒,选用三棱针进行点刺,出血后在针眼上方拔以真空罐,放出一定量的血,留罐。再选择一组背俞穴作为辅助穴位,亦拔以真空罐。视皮肤耐受程度留罐10 ~15 min 后启罐。每周 1 次,6 次一疗程。

通过对背俞穴的针刺、放血、拔罐等治疗,不但起到祛瘀血、化痰浊、调脏腑之功效,标本兼

治,使气血阴阳、脏腑功能趋于平和,使脂质代谢恢复平衡,而且有效地减少甚至避免了不良反应,达到了治疗高脂血症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