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窑一色,出窑玩彩 现代建盏主要五大类,分别为兔毫、油滴(鹧鸪)、曜变、乌金和杂色釉 一、兔毫兔毫是宋代最为流行的斑纹 兔毫盏的斑纹是黑色釉层中透出均匀细密的丝状筋脉条纹,形如兔子的毫毛,故此得名 兔毫的斑纹有粗细,长短,弯直之分等,色泽有金、银、褐等颜色,分布状况有疏密、覆盖面积之分等 一般来说,银/银蓝鹧鸪且斑纹条理清晰,分布状况合理为佳,如果有彩毫更好,不过比较难烧制 在现代主要以电烧为主,而且现在最为流行的斑纹是油滴 柴烧兔毫与电烧兔毫,斑纹是不同风格的, 电烧兔毫边界清晰,立体感强,形态条达有力,斑纹对称 柴烧主要体现在韵味上,柴烧烧制时候落下来的窑灰形成的一种古朴 文章中的图片为国大师孙建兴的柴烧兔毫 盏内结晶立体,斑纹有两种色彩,但是不会觉得很突兀,而且给人很古朴的感觉 盏外斑纹就没有那么清晰了,若隐若现,这就是柴烧的特色,同一窑每一只都是不一样的 底款“建”孙建兴的专用底款,底款即是证书 二、油滴(鹧鸪)油滴在宋代是名贵品种,在现代广受欢迎 与兔毫斑纹是不一样,油滴的斑纹有如沸腾的油滴一般,呈点状分布,古称鹧鸪。不过现在鹧鸪与油滴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的 油滴的烧制条达,比兔毫更苛刻,温度太低,不容易形成点状斑纹,温度过高或者反应剧烈,斑纹很容易拉长 油滴的看斑纹的状态,清晰度,分布情况。比兔毫多了一项:镜面感。 兔毫的斑纹为条状,多为慢反射,很少会有镜面反射;油滴有足够的面积来镜面反射。 一般来说,斑纹具有银色光泽为佳(有银蓝的更好),斑纹的大小呈卵状分布,而且有镜面感的更好,斑纹的整体效果:立体感、分布均匀、疏密有致、边界清晰等 ![]() 图中图片为民间大师卓立旗的撇口黑釉银斑 斑纹具有银色光泽,分布均匀,立体感强,边界清晰 整体效果非常协调,很有美感,玻化好,而且卓老的盏易养出彩 ![]() ![]() 底款“旗”卓老的专属底款 ![]() 细节图可以看出这只盏非常的通透。 三、曜变日本古籍《君台观左右帐记》曾记载:
![]() 曜变建盏的特点也是其选盏标准: 一、两大基本特征 1、铁胎、高温 2、天然矿釉、一次上釉、一次烧成 二、三大专属特征 3、滴:斑核形态以圆形为上,聚落成群,滴内平整。 4、彩:随着光线角度变化,曜变建盏滴外会形成光晕并且随光线产生变幻。 5、带毫:曜变建盏内都应带有彩毫。 所以曜变是基于兔毫盏和油滴盏的成品,会烧兔毫、油滴才能烧成曜变。 ![]() ![]() 图片为:曜变第一人陆金喜的小束口曜变 斑纹聚落成群,随着光线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有滴有毫而且器型周正构成了一只极品盏 ![]() ![]() ![]() 底款“晦翁”朱熹的晚称,陆金喜的底款都是与朱熹有关的 侧边“喜”陆金喜自己的喜,他的侧边有的是“一六”款 ![]() 细节图可以看出斑核外有一圈光圈,斑纹内是黑色的,与我们正常的斑纹是相反的,斑核外能看到一条一条的斑纹,类似兔毫 四、乌金乌金釉即纯黑釉。一般都是纯黑釉的,有个别会带有少许的兔毫,也有部分斑纹较少或极难直接观察,达不到兔毫等标准的盏,也归类到乌金釉盏中 ![]() 图片为:习古堂的星河 柴烧乌金盏,盏内外都布满一点一点的斑纹,就像夜空中的星河一样的美丽 ![]() ![]() 底款“习古堂”专门烧制建盏的一个堂口。侧边“柴”柴烧的标志 五、杂色釉在自然釉中,不能归类为:兔毫、油滴(鹧鸪)、曜变、乌金的又是,都可以归到杂色釉范畴。杂不等于容易烧,不等于低等、廉价。只是不太好归类,故称为杂。 ![]() 柿红,顾名思义就是颜色和柿子成熟时一样红的釉色,属于杂色釉中的佳品 ![]() 柿红釉的原材料和配方与兔毫都是一样,因窑内位置的不同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温度偏高、气氛偏氧化时,就会形成柿红 ![]() 图片为:建盏中级工艺师职称的评委老师孙莉的柿红 红通通的颜色,非常的喜庆 单调的釉色而不单一 除了红色还是有些细微的斑纹,如云朵一样 装饰着红色的斑纹,整体看起来很有内涵 ![]() ![]() 底款“孙莉”孙莉自己的的名字作为底款 ![]() ![]() 细节图能让我们跟清楚的看清斑纹,非常的美 杂色釉中的品种比较多,今天就先介绍这一款,下次再和大家分享其他的 兔毫、油滴、曜变这三款釉色是很经典,毕竟经过千年的考验。 至于更沉迷于哪种釉色?看各人审美。 如果第一眼喜欢,看了好多遍还是喜欢,那就是符合你眼缘的釉色。 |
|
来自: 昵称63703230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