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汉语中有些字是“半个字”

 闻诗人 2021-02-19

 北京某报引用《论语》时写道:“子曰:知者不惑”,并说,孔子千年前所言的“知仁勇”似乎渐行渐远云云。笔者要指出的是,此处的“知”字应该写成“智”。

古汉语中有些字是半个字,今天在读和写的时候,要把这些“半个字”还原成“整个字”,否则,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比如“女”,在当代词用的时候是“汝”的半字。这种现象在古汉语里不止一例。如将“否”字写成“不”,将“鬻”写成“粥”,将繁体的“势”写成“執”,将“悬”写成“县”,等等。

笔者北京某报理论版上读到一个教授的文章,他引用了孔子的这句话:“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里的“道”也是半个字,还原成“整个字”应该是“導”,简化字为“导”。康有为的注释是:“导,引也”,意思是“引导”。

笔者曾经在党校上听过一节课,讲课的老师在引用孔子的这句话时,将其中的“道”读为去声,之后解释为“告诉”。笔者下课后冒昧地指出:您读的恐怕不对,此处“道”应读为三声,意思是“引导”。此位教师大不以为然。

“道”为“導”之半字,《论语》中还有一处:“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里的“道”(導)也不是告诉的意思,而是“治理”、“领导”的意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