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学的现实性与时代性探讨

 东方文捷 2021-02-20

【关于世界的哲学态度论述】

摘要: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精华”,是人类社会时代发展思想精神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特征。哲学如何解决问题,首先必须体现在实践基础上,因而哲学是具体的,具有现实性特征。哲学的现实性和时代性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使哲学具有理性批判,以至于对时代本质特征进行深刻反映,从而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两项基本活动提供方法论指导。

关键词:哲学;现实性;时代性;超越性;滞后性

引言

人的存在和发展是历史的和现实的,也就是说人的实践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性。任何哲学家和任何哲学思想理论都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存在和发展的,时代性是哲学理论赖以存在的生命之源,现实性则使其成为可能。然而,作为社会历史意识形态的哲学,其在人类社会历史的车轮中,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即滞后性和超越性,不可能只停留在“当下”。也正是因为有了哲学的“滞后时代性”和“超越时代性”特点,使其在历史发展中不断被扬弃,不断被更新发展,最终反作用于人类社会,不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1哲学的现实性

任何思想的产生都是有原因和目的的,哲学思想是在人类自我反思对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状况以及认识与对象相互关系状况的过程中产生的,其最终目的是切实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因此哲学具有现实性,主要体现在哲学产生条件的现实性和哲学指导对象的现实性两方面。

1.1产生条件的现实性

哲学理论是在现实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社会历史的不断向前发展使哲学问题不断产生,社会历史是具体的、现实的,所以哲学产生的基础条件也是现实的,具有社会历史赋予它的现实性特征。首先,是社会生产力物质条件的现实性。社会生产力提供了哲学产生的物质条件,决定着哲学理论的产生、发展状况。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讲,即是社会物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着哲学发展的高度。其次,是人类精神条件的现实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人们开始在空闲时间对精神世界进行开拓、发展,特别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领域里的佼佼者,更是专注于人类精神世界的开发,正是对精神世界的探索,才有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才有了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哲学作为理论,也是属于精神世界,因此哲学更能便捷地从精神世界中进行理论探索和提炼。

1.2指导作用的现实性

哲学的指导作用是现实的。首先体现在哲学作用的对象世界是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人类有两个现实世界:一是客观的物质世界,二是主观的精神世界,由此人类才有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两项基本活动。哲学的指导作用对于这两个世界都是客观现实的。从客观世界来说,哲学通过思维形式作用和影响人的“头脑”,使人能够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对客观世界做出反应,并进行改造;从主观精神世界看,哲学的指导作用比对客观世界的间接作用更加密切,可以直接对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等精神领域的东西进行丰富的改造。其次,哲学发挥指导作用的主体——“人”,是客观的、现实的。一方面,人的身体机能是以物质的形式现实存在着,特别是“人脑”特有的接受、处理、输出、创造等社会生活实践的功能,使哲学发挥指导作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人的本质存在——实践,也是现实的,马克思曾说“全部人类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只有实践才使人之为人,才能使哲学对两个世界的指导作用成为现实。

2哲学的时代性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时代下的产物。黑格尔曾说:“每一哲学都是它的时代的哲学。”“哲学并不站在它的时代以外,它就是对它的时代的实质的知识。”[1]哲学必然会打上特定时代的烙印。恩格斯也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2]因为“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才有相对断续性和连续性,一定时代下的哲学总是处于过去与未来的交接点,在时代的夹缝中得以存在和发展,正因如此,使得哲学具有“超前性”“滞后性”和“自觉性”等时代特点。

2.1超前性

认识产生于社会历史实践,一方面说明了认识的具体性和“时代性”特征,展示了认识存在的目的和深刻意义;另一方面认识又会受到具体实践和时代局限的制约。哲学作为认识理论的高度概括,自然也是“时代性”和“超时代性”的辩证统一。人类实践活动具有连续性特征。一定时代的实践活动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中转站,一方面以前一时代的实践活动为基础,对前一时代实践活动继续深化改造,使当下的时代发展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当下时代实践又构成下一时代实践活动的起点和基础,使未来时代发展成为可能。人类实践的连续性,使时代具有相通性,哲学作为时代的产物,是时代实践基础上认识理论的高度提炼,对未来实践具有某些预见性和指导性作用。另外,哲学作为更高层次的认识,它与实践还有一定距离,并不直接作用于实践,而直接作用于实践主体的思维方式,通过影响、改造实践主体的思维方式去驱动实践主体实践。当某一哲学思想渗入人们的头脑,被其接受和消化,就形成某种“思维定式”,成为人们再实践和再认识的“先验力量”,于是使人的实践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性、创造性等特点,这就是哲学“超前性”特点。哲学越是扎根于时代,越是能深刻而全面地把握时代的本质和发展方向,就越具有强烈的“超前”性特点。

2.2滞后性

哲学作为一种高级认识,具有能动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的另一面,就是哲学总会遗留前一个时代的相关社会意识,且无法避免,这就是哲学的“滞后性”。黑格尔说:“每一哲学属于它的时代,受它的时代局限性的限制……每一哲学都是它的时代的哲学,它是精神发展的全部锁链里面的一环,因此它只能满足那适合于它的时代的要求或兴趣。”[3]从哲学与社会现实实践出现的先后时间看,一定时代的实践活动发展和时代特点的变化本质上总是先于或快于某种哲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任何哲学理论总是在时代和实践发生之后才慢慢去探索、研究时代的对象和内容,即发生在前,研究在后;从哲学指导作用的现实意义上看,现实的实践和时代总是变动不居的,总是处于变化之中,作为认识基础上提炼的哲学理论,有一定的“后知后觉”特点,固然不可避免含有某些“过时”或“落后”的因素,这个在思想层面经常会出现这种状况,比如新中国时期,封建制度早就被废除,但是封建残余思想仍然存在。哲学的这种“超前性”与“滞后性”是对立统一的,统一的基础就是人类实践活动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辩证本性。人类实践活动的连续性反映着不同实践活动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反映着人类历史发展的渐进性。人类实践活动的非连续性反映了不同实践活动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渐进性的中断。二者体现了哲学理论在时代化下的内在矛盾,从而也造成了哲学理论不断时代化的发展契机和内在推动力。

2.3自觉性

哲学是时代的产物,随着历史的推移,“当下时代”将会成为“过去”,而“未来时代”将会到来,随后,“未来时代”又会成为“过去”,新的“未来时代”又成为眼下的“时代”,随后终将又会成为“过去”,新的“时代”又会到来,就在这新旧交替中,人类社会才得以不断向前发展。这种新旧时代交替的过程,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连续性,而当下、眼下的“时代”则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相对断续性(按时代分段)。这种相对的断续性使得哲学具有时代性,而连续性则使哲学具有永恒发展性,所以海德格尔才说“哲学永远在路上”,也正因为这种时代的交替,造就了时代“超前性”与“滞后性”的特点,基于此,哲学必须自觉。哲学的自觉性,要求哲学不断“时代化”“现代化”“未来化”,这种要求主要源于社会实践矛盾。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的发展就是旧的矛盾的消失,新的矛盾的产生,矛盾的解决促进了社会的“新陈代谢”。因此,随着时代不断地向前发展,哲学也要进行相应的自我更新、自我调整、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提升自身旺盛的生命力。

3结束语

哲学作为历史的产物,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我们可以称之为时间;作为某种特定社会历史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提炼,哲学又是具体的、现实的,我们可以称之为空间,故一定哲学的产生就是时间和空间二维度的定位所然。哲学在时空里产生和发展,并反映着时空,作为理论,这又使得哲学与时空在处于紧密联系中时,又与时空有了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使得哲学具有“超前性”与“滞后性”,一方面对未来时空进行“预示”,进行超前反映,另一方面又被时空所局限,难以及时、全面对现实社会进行反映和指导,这是理论的独立性使然。因此,哲学必须在独立性中实现自觉,自觉地跟上时代步伐,及时反映时代、反映现实,促进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北京:三联书店,1956:4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5.

[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8.

作者:牟真金 单位: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于世界的哲学态度论述

一、疏离世界———哲学家的选择

从古至今,选择远离世界,过与众不同的沉思生活是一些哲学家对待世界的态度。即使哲学家本人没有选择远离现实世界,但其理论却尊崇远离世界的思考生活。毕达哥拉斯曾说过,参加节日赛会的有三种人,一种人想参与比赛而求名,一种人想做买卖而获利,而最好的人则满足于作一个旁观者。哲学家甘愿做旁观者,弃绝名利,只想通过沉思而把握真理。柏拉图贬低意见世界,认为在现实世界生活的人是带着枷锁,不能主动思考的愚昧的人。他所赞赏的理念世界,是那些脱离世俗生活、能够独立思考的哲学家的世界。现代社会以来,也不乏这样的思想家,如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等人。

二、融合于世界的理论建构

但是,赋予现实世界以积极意义的思想家也越来越多,胡塞尔、阿伦特、哈贝马斯都把自己的理论兴趣放到现实世界中,在各自不同的领域中开辟着人与世界融合的理论。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几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关怀,一直集中在现实世界的问题上。阿伦特梳理了西方哲学史上哲学家疏离世界、贬低现实的传统,同时对于现代社会以来犹太人和“群众”对待世界的态度给予了批判。在她看来,这种疏离世界的态度源于哲学与政治的冲突,当然,她对政治的概念有其独特的理论视角。阿伦特对人类活动进行了三重区分:劳动、工作和行动,这三种活动与世界的关系是不同的。在她看来,劳动是疏离世界的,不具有世界性;工作构建了世界,但不能体现与世界的融合;只有行动彰显了世界性,很好地诠释了人与世界的融合,世界是人进行活动(狭义上是指政治活动)。阿伦特首先把劳动理解为体现必然性,属于生物性的较低级的人类活动,没有自由的维度,因此与政治无关,也无法构成世界。在劳动活动中,人既不是与世界在一起,也不是与他人在一起,而是单独地拥有他的身体,独自面对生存的必然性。劳动、工作与世界的关系基于阿伦特对二者的区分,这种区分在当时的学术界曾遭到质疑。她认为劳动生产的产品是消费品,人们消费掉它用不了多长时间,而工作是技艺人通过使用工具,制造出能够在世界中保存很久的产品,甚至比制造者本人的生命更为长久(制造者本人死亡,产品依然存在)。因此,劳动与工作的区分实际上是依据它们各自产品的世界性,工作的产品具有永久性和耐久性,劳动的产物则缺乏永久性和耐久性。正是由于工作产品的永久性和耐久性,具体进行工作的技艺人才能够构建一个永恒的持存性的世界。而劳动和行动都依据工作所构建的世界活动。在人类的三种活动中,阿伦特最看重的就是行动。在阿伦特看来,劳动、工作和行动都能把人和动物区分开,但最重要的是,行动使人与人有了区分。在阿伦特的理论中,行动意味着政治实践,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表达、沟通、异议、一致)。因此,行动者同时就是言说者。行动者如何能为人所知是通过他的言说。劳动者是可以无言的,在劳动过程中,既可以一个人进行劳动,也可以一群人进行劳动,言说在这里是可有可无而不是不可或缺的东西。工作也可以是无言的。工作所追求的是一个产品、结果,即有用性。在这个制作过程中,言说或不言说并不重要,只要结果能够按时产生。而行动者如果不言说的话就不能构成人与人的交流,就不能与他人区分开来,“一种无言无行的生活(这诚然是圣经意义上的'生活’一词所意指的,抛开一切显现和虚荣的唯一生活方式),实际上就是在世间的死亡;它不再是一种人的生活,因为它已不再活在人们中间。”[1]176因此言说是行动的基本特征,借以与其他活动相区分。同时,行动具有超越性。当人们成为行动的主体时,人自身就超越了作为劳动的、工作的和生产性的人,在阿伦特看来,生产性的人不能体现人的本质,行动的人超越生产活动,与动物相区分。行动都是在世界中的行动,行动本身有赖于一个稳固的世界作为支撑。作为行动的处所,行动具有现世性,行动本身都是发生在特定历史时刻、特定地点、特定的“谁”身上。相反,思想在世界上不需要处所加以停留,他可以停留在人们脑海中、心灵中或口口相传中,但在人的头脑、心灵或口中,你捕捉不到思想本身或思想的实体。因此,阿伦特认为沉思生活是对世界的疏离,而行动者必须在世界之中活动,是与世界的融合,具有现实性。

三、改造世界的实践超越

改造活动的本质就是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即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马克思首先把人在世界中的活动视为最重要的活动:“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78-79因此,他把首先能够在世界中生活视为人们生存的前提和条件。但同时,他认为人又不能仅仅束缚于这种必然性(世界作为自然条件),在这方面马克思与阿伦特是一致的,也认为劳动是一种必然性,但其超越性表现在人们打破这种必然性的活动,即改造世界。马克思认为劳动(实际上就是改造世界的活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它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而且通过一定的创造物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证。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劳动的历史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劳动发展是理解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同样也是理解社会历史创造过程和历史创造者的关键。马克思没有区分劳动和工作,他认为要分析人的本质需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角度,劳动是人的本质,劳动使人与动物有了本质区别。另一方面,从人与人相区别的角度,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其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说明,马克思认为只有人是劳动的,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而马克思区分的是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技术劳动与非技术劳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其中最为本质的是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区分,生产性的劳动是马克思意义上的劳动概念的核心或本质。马克思所营建的是一个劳动者社会,劳动者的劳动不仅能够满足生物的人的存在,而且劳动者本身就是政治活动的参加者,马克思意义上的政治活动是一种革命活动,即依靠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活动。马克思的世界是劳动者的世界,并没有劳动、工作与行动的区分,劳动、工作与行动的人都是劳动的人,劳动的人通过暴力革命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要使人从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阶级消灭,国家消失,三大差别(城乡、脑体、工农)消失。因此,在马克思的理论中,改造世界的主体是现实的人及其活动,而活动指的就是劳动,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

作者:马吉芬 陆静 高来源 单位:大庆师范学院 黑龙江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