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是上海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千醉本尊 2021-02-20

1921年7月,上海望志路106号,共产主义小组代表们从四面八方走到这个红色起点,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

96年风雨历程,这个熠熠生辉的红色起点,为今天昭示了一颗初心、一种信仰。这值得我们一再追寻历史——为何是上海这座城市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这一历史选择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必然性?这需要我们总是牢牢铭记——不忘初心,肩负使命砥砺前行。

一大会址

南昌路100弄,这条上海小弄堂,在四周车水马龙的映衬下,静谧地诉说那段历史。97年前,这里诞生了中国大地上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

南昌路100弄2号,是《新青年》编辑部的旧址,也是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建之地。1920年,陈独秀风尘仆仆来到这里。

五四运动中,陈独秀因散发传单被捕,遭囚禁近百日。此后,在李大钊护送下,他离开北京,辗转天津,由海路来到上海。

陈独秀

意属上海,是因为这座城市的底色是红色的。

“中国共产党诞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代表着先进文化,工人阶级则代表着先进生产力,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胚胎里的红色基因。

当时出版印刷业的发达,使上海成为思想舆论传播的重镇,维新派、改良派、革命派……各类思想学说争相登场、展开论战。而随着陈独秀的南下,上海又迅速崛起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中心。住在上海的李达、李汉俊、陈望道、施存统等留日归国学生,都热心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1920年4月,由陈望道翻译,陈独秀、李汉俊校译的《共产党宣言》,以“社会主义研究社”的名义出版。

另一方面,上海民族资产阶级的兴起、工人阶级的成长、社会团体的勃兴、市民阶层的发展,带来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而这正是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政治运动的一个重要条件。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金冲及这样阐释道:“与农民不同,工人阶级跟现代化大生产结合在一起,同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具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马克思主义则代表的是无产阶级的思想。”

上海工商业最为发达。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夕,上海各业工人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在全国产业工人中上海占近五分之一。陈独秀到上海后,有意识地从发动知识分子转到面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李汉俊等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宣传,先后发动成立了上海机器工会、上海印刷工会等。在上海这座城市,新型知识分子作为一种桥梁,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了起来。

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成为国际共运的中心。借助一战后欧洲和世界各地出现的革命形势,为改变苏俄政权所处的极其困难的环境,列宁联合30多个国家的共产主义者于1919年3月发起成立了共产国际,也称第三国际。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世界上各主要国家的共产党此后纷纷成立。但不久后,欧洲的革命浪潮趋于消退,列宁越来越把注意力转向远东和中国,寄希望于那里的革命运动。

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一名27岁的俄国青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1920年来到上海。此前,他先去北京见了李大钊,经李大钊介绍,到上海与陈独秀会晤。

维经斯基在上海

1920年4月的一天,陈独秀在南昌路老渔阳里寓所接待了维经斯基,后者向他提出了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的建议。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参加者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俞秀松等,陈独秀任书记。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实际上成为各地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起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重要作用。

“上海建党有最合适的土壤。”中共上海党史研究室一处处长吴海勇这样认为。党史专家熊月之解析说,“清末时期,上海就是陈独秀的活动阵地,陈独秀熟悉上海的政治环境,中国共产党组建发起在上海,是非常自然的事。”

打开中国地图就会发现,上海正好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正中,万里长江的入海口。这里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最中心点。

熊月之认为,谈上海,有两点很重要,第一是全国化的上海,第二是全球化的上海。“当时,世界上没有哪个城市能像上海那么信息发达,可以跟国际上任何大的城市有通信往来,交通上跟欧美、日本及南洋都有轮船航线,面向国内还有内河航线。清末铁路的发展,更使上海成为交通和信息通信的枢纽。从交通往来这个角度来说,上海具有其他城市没有的优势。”当时的上海还有全国最多的报纸、电台,甚至连弄堂里都有电台。

“城市性格决定了城市居民的性格,上海对西方新事物的接受度高于全国其他城市。”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忻平认为,作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最国际化的城市,上海在西方商品经济的冲击下,打破了社会原有的等级差别、文化差别——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交融,这种文化性格使得上海具有很强的包容度。

1921年7月23日,13位代表从各地而来,与两位共产国际代表走进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正如毛泽东同志曾写道的,“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综合自新华网、《文汇报》、东方网等)

(转载须注明来源:微信号“解放周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