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摊上大事儿了!老师要找你家长聊聊...

 青青莲子 2021-02-21

在“为什么逼孩子拼命学习”这个问题下

有位家长说:

我也不想逼孩子,但老师却在逼我。

连孩子上课说话这样的小事都要找家长,

放学拎我去办公室,听她吐槽说孩子影响纪律。

难道纪律不是应该老师或班长维持吗?

我能每天每堂课去看着孩子吗?

关键是我回家一问,孩子说他没说话,

班长离得太远没听清谁说的,

就指的我孩子。

更关键是,我去听训的时候,

老师分明的、当我面告诉孩子不要解释,

班长不能说谎,说他就是他,必须写检讨。

孩子回家委屈的直哭,

说有同学证明他没说话,老师不听。

最后还是写检讨了,全班读,

写一遍不行写了两遍。

孩子第二天回家又告诉我,

老师说了不准解释,

说他说话就是他说话了。

我和孩子都要崩溃了。

类似的事还有,比如孩子

忘带两个书皮,让我去送。

忘带一张卷子,说马上要讲,半小时内送到。

忘带饭费,今天财务收,要送到。

于是开学两月,我去学校送了5次东西。

我已经每天提醒孩子了,问过要带什么,

要检查一下出门,

结果孩子随口答应一声敷衍我就走了,

因为孩子已经养成依赖心理,

觉得缺啥忘啥家长都会去送,

已经懒得自己去记、去检查什么。

包括作业都要我一样一样的检查,

不然老师打电话说这个忘了写,那个没有写。

ps不是小学生了,已经初中生了,

家长想放手培养孩子自立,

无奈老师说你不管孩子不行,要这样那样,

我只能抓住孩子不放,孩子也烦我。

加上青春期,简直冲突不断。

请问我该怎么办?

没有哪个家长喜欢因为孩子表现不好而被找。

即使先听到老师单方面的反映,

家长心里已经累积一些情绪,

很容易导致“孩子在讲,家长不理”的局面,

加深亲子隔阂,

更别说发现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解决实际问题了。

那么,家长害怕老师找家长,怎么办呢?

NO.1

星夜:

我们和老师最大的关系和目标就是孩子,

要随时调整和老师合一。

我们畏惧与老师勾通,

因为勾通体验不好:

1、对孩子不满生气

2、觉得自己没有教好孩子,自己不好

3、对老师生气

我们和老师最大的关系和目标就是孩子,

要随时调整和老师合一,

而不是对立。

提升自己和老师的勾通能力:

1、先听老师说什么,不评判猜测

2、如果老师说的不对,坦然无惧地和老师说事,而非表达情绪

3、我们和孩子一起调整认知,身体力行地教孩子,错了不要怕

NO.2

Sunshine:

放下困扰,

一致性的与老师沟通。

家长害怕老师找家长,如何破?

要知道我们家长与老师最大的关系,

以及共同的目标就是孩子,

要随时调整与老师合一,不是对立。

  1. 不要怕,先听老师怎么说,先放下,不着急解释,

  2. 如果老师说得不对,你有情绪,放下困扰,一致性的与老师沟通

  3. 孩子的锅,与孩子一起背。

NO.3

欧阳:

不要怕,

先认真听老师说什么。

先分析家长害怕跟老师沟通原因:

  1. 对孩子不满。

  2. 对自己不满。

  3. 对老师有不满的地方。

老师与家长沟通的目的:

  1. 老师需要家长帮助一同教育小孩。

  2. 老师有建议…双方共同教育孩子。

家长如何高效与老师沟通:

  1. 不要怕,先认真听老师说什么。与老师合二为一行成合力。

  2. 调整情绪,与老师做一致性沟通。老师与家长目标一致,希望教育好孩子。

  3. 向内看,孩子的错就是我的错,一起面对,看怎么解决,正向面对问题。教会孩子接纳自己,失败是成功之母,向前看。

老师引导我们理性看自己,看老师,调整好自己情绪和心态,正确与老师沟通,正确帮孩子。

我以前也是怕,但现在能释然,也知道怎样正确去做。

NO.4

沙漠:

放下情绪 

确实也需要漫长的过程

还没怎么被老师找过 

没有太切身的体会。

不过有听说类似的故事 

确实有些棘手 

站在和老师同一角度 

放下情绪 

确实也需要漫长的过程 

但也确实为了同一个目标 

和老师一起帮助孩子成长 这个过程值得

NO.5

泽辰:

一般家长怎么看待,

孩子也会怎么看待。

老师和家长最大的关系以及共同的目标就是孩子。

家长要随时调整,

和老师一起合一而不是对立,

李萌老师教家长从三点注意来提升自己与老师的沟通。

家长和老师沟通交流表达的方式很影响孩子,

一般家长怎么看待,

孩子也会怎么看待。

NO.6

霞:

或发现孩子的问题,

给家长提出中肯的建议。

家长怕老师找的三个历程,

对孩子不满,

对自己不满,

对老师不满。

从老师角度来说找家长是老师没辙了,

需要家长的帮助,

或发现孩子的问题,

给家长提出中肯的建议,

共同一致的教育好孩子。

1、首先不要怕,先听老师说什么,接受,接住老师的建议。 

2、觉得老师说得不对的,先放下情绪,跟老师沟通一致。 

3、孩子的锅跟孩子一起背,调整认知。

NO.7

朱艳玲:

与孩子一起承担相关后果,

与孩子一起改进。

家长怕老师找的三个历程:

  1. 对孩子不满,

  2. 对自己不满,

  3. 对老师不满。

从老师角度来说找家长的原因有三:

第一,老师没辙了,需要家长的帮助。

第二,老师发现孩子的问题,给家长提出中肯的建议,共同一致的教育好孩子。对策:首先不要怕,先听老师说什么,给予老师支持。其次如果老师说的不对,你也有情绪,先调整情绪,不带情绪,偏见和评判,能让我们更快,更有效地与老师沟通,减少障碍。

 第三,与孩子一起承担相关后果,与孩子一起改进。

NO.8

王超:

了解孩子的动态,

以及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跟老师的沟通是我家一个常态,经常需要。

孩子成长过程中和孩子我们经历了不同的老师,

有遇到过非常不理性接纳孩子的老师,

但是绝大部分都是非常负责和对孩子充满爱心的老师。

我家孩子很皮经常会开小差调皮有时候也会跟同学发生肢体冲突。

经历了这么久的磨练,

我感觉我也越来越心理皮实了,

无论如何的一点我坚持的就是与孩子多沟通,

了解孩子的动态,

以及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保证孩子无论学习如何,

三观要先是正确的;

在老师那边呢,

如果孩子的行为影响到老师同学了,

我就会立马道歉,

并保证跟孩子沟通;

如果孩子的行为只是影响了他自己的学习,

我也会承诺加强对孩子的教育,

但同时我会请求老师对孩子多些包容和忍耐,

同时也感谢她们的辛勤付出。

总而言之,

我很感谢孩子成长路上的老师,

孩子内心因此很阳光,

总体而言作为一个小有个性非常贪玩的男孩家庭,

我们在让孩子保存天性和家校和谐中努力寻求平衡点。

NO.9

山南水北:

不带情绪的倾听老师所反映的问题,

并虚心向老师请教有无好的建议。

作为家长总是害怕孩子的老师来找家长,

主要是基于不好的体验:

一是对孩子的担心,

二是对自己教不好孩子的指责,

三是有时候老师的误解,或者纯粹是老师说多说烦了,感觉不好。

但从老师和家长都是为了孩子好这个初心,从三个方面来破这个题:

一是不带情绪的倾听老师所反映的问题,并虚心向老师请教有无好的建议。换个角度看问题:不要认为是老师指责你的孩子不好,而是认为老师向你求助如何共同教育好孩子。

二是不带情绪的向老师沟通、反映孩子的情况。如果老师误解的情况也不要指责老师,把老师对孩子有偏见的担心用不带情绪,老师能够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

三是孩子的锅,家长一起来背。不要担心孩子犯错,其实那是孩子在成长。

    NO.10

    翠花:

    我们一起来想办法面对,

    身体力行的来教育孩子。

    1. 不害怕,先听老师说什么,不猜测评判。(比如:好的,老师,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2. 放下情绪,不带情绪和偏见,一致性和老师沟通。   

    3. 孩子的锅,家长和孩子一起背。调整认知,孩子错了,就是我的错,我们一起来想办法面对,身体力行的来教育孩子。

    更 多 内 容

    如果你对以上内容感兴趣,想要了解更多关于【28天深度育儿学习营】信息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 晓雯老师 ,

    获取听课详情




    👉孩子对异性有好感,家长该如何正确应对?
    👉交友不慎,遇人不淑:不要让“坏朋友”毁你的孩子!
    👉压岁钱,“妈妈帮你存着”?
    👉拖延的背后,这个真相你不可以忽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