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剂学理气剂行气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木丹园 2021-02-21

第一节 行气剂

越鞠丸(又名芎术丸) 《丹溪心法》

越鞠丸治六般郁,气血痰火湿食因,

芎苍香附兼栀曲,气畅郁舒痛闷伸。

【组成】 香附 苍术 川芎 栀子 神曲各等分(各610g

【功用】 行气解郁。

【主治】 六郁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

柴胡疏肝散 《证治准绳》

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

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立能除。

【组成】 陈皮醋炒  柴胡各二钱(各6g  川芎 枳壳麸炒  芍药各一钱半(各4.5g  甘草炙,五分(1.5g  香附一钱半(4.5g

【功用】 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主治】 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或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

木香顺气散 (《证治准绳·类方》引《医学统旨》)

组成:木香 香附 槟榔 青皮醋炒  陈皮 厚朴姜汁炒  苍术米泔浸一宿,炒  枳壳麸炒  砂仁各一钱(各3g  甘草炙,五分(1.5g

功用:开郁化滞,行气止痛。

主治:气滞不舒,肝胃不和,腹胁胀满或胀痛,胸闷食少,大便不利。

【鉴别】 柴胡疏肝散与木香顺气散均有香附、陈皮、枳壳、炙甘草,具行肝脾之气的作用。但柴胡疏肝散中又用柴胡配伍川芎、芍药,在行气之中兼以理血,治疗肝气郁结兼血行不畅之证;而木香顺气散行气之力大于柴胡疏肝散,又有厚朴、苍术、砂仁既行气又祛湿,治疗气机郁滞兼有脾胃湿阻之证。

柴胡疏肝散为四逆散的变方,二方均有疏肝理气作用。但四逆散中柴胡、芍药、枳实、甘草四药等量配伍,侧重于调理肝脾气机;而柴胡疏肝散重用柴胡,轻用甘草,易枳实为枳壳,加入调气活血之香附、陈皮、川芎,行气活血止痛之力较强。

金铃子散

《太平圣惠方》,录自《袖珍方》

金铃延胡等分研,黄酒调服或水煎;

心腹诸痛由热郁,降热开郁痛自蠲。

【组成】 金铃子 延胡索各一两(各9g

【功用】 疏肝泄热,活血止痛。

【主治】 肝郁化火证。胸腹、胁肋、脘腹诸痛,或痛经、疝气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延胡索汤 (《济生方》)

延胡散治七情伤,血气刺痛服之良;

归芍乳没草姜桂,木香蒲黄与姜黄。

组成:当归去芦,酒浸,锉炒  延胡索炒,去皮  蒲黄炒  赤芍药 官桂不见火,各半两(各15g  片子姜黄洗 乳香 没药 木香不见火,各三两(各90g  甘草炙,二钱半(7.5g

功用:行气活血,调经止痛。

主治:妇女室女,七情伤感,遂使血与气并,心腹作痛,或连腰胁,或引背膂,上下攻刺,经候不调,一切血气疼痛。

【鉴别】 金铃子散与延胡索汤均能行气活血止痛,但金铃子散药简力薄,以行气泄热见长,其性偏凉,用治气郁血滞诸痛偏热者为宜;延胡索汤则活血止痛之力较强,且其性偏温,以气血瘀滞作痛属寒者为宜。

瓜蒌薤白白酒汤 《金匮要略》

瓜蒌薤白加白酒,胸痛彻背厥疾瘳。

【组成】 瓜蒌实捣,一枚(24g  薤白半升(12g  白酒七升(适量)

【功用】 通阳散结,行气祛痰。

【主治】 胸痹,胸阳不振,痰气互结证。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咳唾喘息,短气,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瓜蒌薤白半夏汤 (《金匮要略》)

再加半夏化痰结,功力又更胜一筹。

组成:瓜蒌实捣,一枚(24g  薤白三两(9g  半夏半升(12g  白酒一斗(适量)

功用:通阳散结,祛痰宽胸。

主治:胸痹而痰浊较甚,胸痛彻背,不能安卧者。

枳实薤白桂枝汤 (《金匮要略》)

枳实薤白桂枝汤,厚朴瓜蒌合成方;

通阳理气又散结,胸痹心痛皆可尝。

组成:枳实四枚(12g  厚朴四两(12g  薤白半升(9g  桂枝一两(3g  瓜蒌实捣,一枚(24g

功用:通阳散结,祛痰下气。

主治:胸痹。症见气结在胸,胸满而痛,甚或气从胁下上逆抢心,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鉴别】 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与枳实薤白桂枝汤三方均以瓜蒌配伍薤白为基础,皆具通阳散结、行气祛痰之功,治疗胸阳不振、痰阻气滞之胸痹。但瓜蒌薤白白酒汤药力较小,是通阳散结、行气祛痰之基础方,适用于胸痹而痰浊较轻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伍用半夏,祛痰散结之力较大,适用于胸痹而痰浊较甚者;枳实薤白桂枝汤伍以枳实、厚朴及桂枝,通阳散结之力较大,善下气降逆、行气除满,适用于胸痹而气结较甚,以胸满而痛、气从胁下上逆抢心为主症者。

半夏厚朴汤 《金匮要略》

半夏厚朴与紫苏,茯苓生姜共煎服,

痰凝气聚成梅核,降逆开郁气自舒。

【组成】 半夏一升(12g  厚朴三两(9g  茯苓四两(12g  生姜五两(15g)  苏叶二两(6g

【功用】 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 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

枳实消痞丸 《兰室秘藏》

枳实消痞四君全,麦芽夏曲朴姜连,

蒸饼糊丸消积满,清热破结补虚痊。

【组成】 干生姜 炙甘草 麦蘖面 白茯苓 白术各二钱(各6g) 半夏曲 人参各三钱(各9g  厚朴炙,四钱(12g  枳实 黄连各五钱(各15g

【功用】 行气消痞,健脾和胃。

【主治】 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证。心下痞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舌苔腻而微黄,脉弦。

枳术汤 (《金匮要略》)

组成:枳实七枚(12g  白术二两(6g

功用:行气消痞。

主治:气滞水停。症见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

枳术丸 (《脾胃论》)

组成:枳实麸炒黄色,去瓤,一两(30g)  白术二两(60g

功用:健脾消痞。

主治:脾虚气滞,饮食停积。症见胸脘痞满,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弱。

【鉴别】 枳实消痞丸、枳术汤、枳术丸三方均为消补兼施之剂。枳实消痞丸用行气消痞之药配伍益气健脾、辛开苦降及寒热同调之品,适用于脾虚气滞、寒热互结之心下痞满。枳术汤与枳术丸皆用行气之枳实配伍益气健脾之白术,但枳术汤中的枳实量重于白术,消大于补,适用于气滞水停心下坚满之证;而枳术丸中的白术量倍于枳实,补大于消,且为丸剂,作用更缓,适用于脾虚气滞停食之证。

厚朴温中汤 《内外伤辨惑论》

厚朴温中姜陈草,苓蔻木香一齐熬;

温中行气兼燥湿,脘腹胀痛服之消。

【组成】 厚朴姜制  橘皮去白,各一两(各15g  甘草炙  草豆蔻仁 茯苓去皮  木香各五钱(各 8g  干姜七分(2g

【功用】 行气除满,温中燥湿。

【主治】 脾胃气滞寒湿证。脘腹胀满或疼痛,不思饮食,舌苔白腻,脉沉弦。

良附丸 (《良方集腋》)

良附香附等分研,米汤姜汁加食盐;

合制为丸空腹服,胸闷脘痛一齐蠲。

组成:高良姜酒洗七次,焙,研  香附子醋洗七次,焙,研,各等分(各 9g

功用:行气疏肝,祛寒止痛。

主治:气滞寒凝证。症见胃脘疼痛,胸胁胀闷,畏寒喜温,苔白脉弦,以及妇女痛经等。

【鉴别】 厚朴温中汤与良附丸均有温中行气的作用。但厚朴温中汤还具燥湿除满之功,且行气之力较强,适用于脾胃寒湿气滞证,病在脾胃,见有脘腹胀满疼痛、舌苔白腻者;而良附丸温中祛寒,理气疏肝,无燥湿之功,适用于气滞寒凝证,病在肝胃,见胸脘胁痛、畏寒喜热者。

厚朴温中汤与理中丸均用干姜、甘草温中散寒,主治中焦有寒之证。但厚朴温中汤以厚朴、陈皮、木香行气为主,兼可燥湿除满,主治脾胃气滞、寒湿中阻之证;理中丸则以干姜温中散寒为主,辅以人参、白术益气健脾,主治中焦虚寒之证。

天台乌药散(原名乌药散)《圣济总录》

天台乌药楝茴香,良姜巴豆与槟榔;

青皮木香共研末,寒滞疝痛酒调尝。

【组成】 乌药 木香 茴香子微炒  青橘皮汤浸,去白,焙  高良姜炒,各半两(各15g  槟榔锉,二枚(9g  楝实十枚(15g  巴豆微炒,敲破,同楝实二味,用麸一升炒,候麸黑色,拣去巴豆并麸不用,七十枚(12g

【功用】 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主治】 寒凝气滞证。小肠疝气,少腹痛引睾丸,舌淡,苔白,脉沉弦。亦治妇女痛经、瘕聚。

三层茴香丸

三层茴香制成丸,沙参川楝木香攒;

再加槟拨成二料,三料更把苓附搬;

寒疝阴囊见肿胀,气行寒消胀肿散。

导气汤

导气汤有吴茱萸,木香小茴川楝齐;

寒凝气滞连煎服,小肠疝痛自可愈。

橘核丸  《济生方》

橘核丸中楝桂存,枳朴延胡藻带昆;

桃仁木通木香合,㿗疝顽痛盐酒吞。

【组成】 橘核炒  海藻洗  昆布洗  海带洗  川楝子去肉,炒  桃仁麸炒,各一两(各30g  厚朴去皮,姜汁炒  木通 枳实麸炒  延胡索炒,去皮  桂心不见火  木香不见火,各半两(各15g

【功用】 行气止痛,软坚散结。

【主治】 㿗疝。睾丸肿胀偏坠,或坚硬如石,或痛引脐腹,甚则阴囊肿大,轻者时出黄水,重者成痈溃烂。

【鉴别】 橘核丸与天台乌药散均能入肝行气止痛,治疗疝气疼痛。但天台乌药散功专行气散寒,且以行气止痛为佳,适用于寒凝气滞的小肠疝气,以少腹痛引睾丸、偏坠肿胀为特征;橘核丸则兼能软坚散结,主治寒湿客于肝脉,肝经气血郁滞之 疝,以睾丸肿胀硬痛为特征。

加味乌药汤 《奇效良方》

加味乌药汤砂仁,香附木香姜草伦,

配入延胡共七味,经前胀痛效堪珍。

【组成】 乌药 缩砂 木香 延胡索各一两(各6g  香附炒,去毛,二两(9g  甘草一两半(9g

【功用】 行气活血,调经止痛。

【主治】 肝郁气滞之痛经。月经前或月经初行时,少腹胀痛,胀甚于痛,或连胸胁、乳房胀痛,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乌药汤 (《兰室秘藏》)

组成:当归 甘草 木香各五钱(1.5g  乌药一两(3g  香附子炒,二两 6g

功用:行气疏肝,调经止痛。

主治:瘀血夹逆气内阻,经前及经行腹痛。

正气天香散 (《医学纲目》引河间方)

组成:乌药二两(6g  香附末,八两(24g  陈皮 苏叶 干姜各一两(各3g

功用:行气温中,调经止痛。

主治:妇女诸气作痛,或上冲心胸,或攻筑胁肋,腹中结块刺痛,口渴,月水不调,或眩晕呕吐,往来寒热。

【鉴别】 加味乌药汤与乌药汤均有行气止痛之功。但加味乌药汤较乌药汤去当归,加砂仁、延胡索、生姜,养血之功逊而行气活血之力强,用于治疗肝郁气滞之痛经;而乌药汤行气止痛,且养血活血,用于治疗肝郁气血不和之痛经。

加味乌药汤与正气天香散均有行气止痛之功。但加味乌药汤兼具活血之力,用于治疗肝郁气滞之痛经;而正气天香散兼可温中和胃,用于治疗肝脾寒滞、气机不畅所致诸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