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气剂:行气剂

 幽默的数据线 2022-04-30 发布于上海

图片

行气剂,适用于气机郁滞之证,代表方有越鞠丸,柴胡疏肝散,半夏厚朴汤等。

(一)越鞠丸

【组成】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各等分(各10g)

【功用】行气解郁

【主治】六郁。症见胸膈痞闷,克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舌苔腻,脉弦。

图片

【方解】本方所治六郁证因肝脾郁滞所致。肝郁气滞,气滞则血行不畅,或郁久化火,故气、血、火三郁责在肝;脾胃气滞,升降失常,运化失司,聚湿生痰,或食滞化,故湿、痰、食三郁责在脾胃(胃)。病虽言六郁,但皆由气郁所致,治当行气解郁为主,使气行则血畅火清,气畅则湿化食消痰除。

方中香附疏肝解郁,以治气郁,为君药。川芎辛香,为血中气药,既可活血祛瘀,以治血郁,又可助香附行气解郁之功,为臣药。栀子清热泻火,以治火郁;苍术燥湿运脾,以治湿郁;神曲消食导滞,以治食郁。三药共为佐药。痰郁未设治痰之品,此亦是治病求本之意。

【随症加减】

  • 气郁重:重用香附

  • 血郁重:重用川穹

  • 湿气重:重用苍术

  • 食郁重:重用神曲

  • 火郁重:重用栀子

  • 痰郁重:宜酌加瓜蒌,半夏等以助化痰行滞

(二)柴胡疏肝散

【组成】陈皮(醋炒)、柴胡6g,川芎、香附、枳壳(麸炒)、芍药各4.5g,甘草(炙)1.5g

【功用】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

【方解】

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其经脉布胁肋循少腹。若情志不遂,木失条达,则致肝气郁结,经气不利,故见胁肋疼痛,胸闷,脘腹胀满;肝失疏泄,则情志抑郁易怒,善太息;脉弦为肝郁不舒之征。遵《内经》“木郁达之”之旨,治宜疏肝理气之法。

方中以柴胡功善疏肝解郁,用以为君。

香附理气疏肝而止痛川芎活血行气以止痛,二药相合,助柴胡以解肝经之郁滞,并增行气活血止痛之效,共为臣药。

陈皮、枳壳理气行滞,芍药、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均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相合,共奏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功。

(治疗肝气郁结兼血行不畅之证)

【随症加减】

  • 若胁肋痛甚者,酌加郁金、青皮、当归、乌药等以增强其行气活血之力;

  • 肝郁化火者,可酌加山栀、黄芩、川榛子以清热泻火。

【附方】

四逆散

【组成】柴胡、芍药、枳实、甘草。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方解】方中取柴胡入肝胆经,升发阳气,疏肝解郁,透邪外出,为君药。白芍敛阴养血柔肝为臣,与柴胡合用,以补养肝血,条达肝气,可使柴胡升散而无耗伤阴血之弊。佐以枳实理气解郁,泄热破结,与白芍相配,又能理气和血,使气血调和。使以甘草,调和诸药,益脾和中。

木香顺气散

【组成】木香 香附 槟榔 青皮 陈皮 枳壳 砂仁 厚朴(制) 苍术各3克 炙甘草1.5克

【功用】开郁化滞,行气止痛

主要治疗气机郁滞兼有脾胃湿阻之证

(三)金铃子散

【组成】金铃子、延胡索各9g

【功用】疏肝泻热,活血止痛

【主治】肝郁化火证。心胸胁肋脘腹诸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图片

【方解】

君:金铃子味苦性寒,疏肝行气,清泄肝火而止痛

臣:延胡索苦辛性温,行气活血,擅长止痛

两药合用,既可行气止血又可疏肝解郁

【附方】

延胡索汤

【组成】当归,延胡索,蒲黄,赤芍药,官桂,片子姜,乳香,没香,木香,甘草

【功效】行气活血,调经止痛

(四)瓜蒌薤白白酒汤

【组成】瓜蒌实24g,薤白12g,白酒适量。

【功用】通阳散结,行气祛痰

【主治】胸痹。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方解】

胸痹是以胸膺部窒塞疼痛为主的病证,古代亦称“心痛”或“真心痛”。诸阳受气于胸中而转行于背,胸中阳气不振,津液不得输布,津停痰聚,阻碍气机,故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痰阻气滞,肺失宣降,则见喘息,咳唾;阳虚痰凝气滞,故见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本证病机为胸阳不振,痰阻气滞。治以通阳散结,行气祛痰。

君:方中瓜蒌实为君,理气宽胸、涤痰散结,该药擅长利气散结以宽胸,并可稀释软化稠痰以通胸膈痹塞。

臣:薤白为臣,通阳散结,行气止痛。因本品辛散苦降,温通滑利,善散阴寒之凝滞,行胸阳之壅结,故为治胸痹之要药。

瓜蒌实配伍薤白,既祛痰结,又通阳气,相辅相成,为治疗胸痹的常用对药。佐以白酒,辛散温通,行气活血,既轻扬上行而助药势,又可加强薤白行气通阳之力。

【随症加减】

  • 若痰浊较甚者,酌加半夏、菖蒲、厚朴等以增强燥湿化痰之效;

  • 阳虚寒阻,可加干姜、肉桂、附子以助温阳散寒;

  • 气滞较著,见胸满而胀,或兼逆气上冲者,加厚朴、枳实、桂枝以下气除满;

  • 兼血瘀,见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者,加丹参、红花、赤芍、川芎以活血祛瘀。

【附方】

瓜蒌薤白半夏汤

【组成】瓜蒌,薤白,半夏,白酒

【功用】通阳散结,祛痰宽胸

枳实薤白桂枝汤

【组成】枳实,厚朴,薤白,桂枝,瓜蒌

【功用】通阳散结,祛痰下气

图片

(五)半夏厚朴汤

【组成】夏、茯苓各12g,厚朴9g,生姜 15g,苏叶6g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方解】本方证多因痰气郁结于咽喉所致。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肺胃失于宣降,津液不布,聚而为痰,痰气相搏,结于咽喉,故见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肺胃失于宣降,还可致胸中气机不畅,而见胸胁满闷、或咳嗽喘急、或恶心呕吐等。气不行则郁不解,痰不化则结难散,故宜行气散结、化痰降逆之法。

方中半夏辛温入肺胃,化痰散结,降逆和胃,为君药。厚朴苦辛性温,下气除满,助半夏散结降逆,为臣药。茯苓甘淡渗湿健脾,以助半夏化痰生姜辛温散结,和胃止呕,且制半夏之毒苏叶芳香行气,理肺舒肝,助厚朴行气宽胸、宣通郁结之气,共为佐药。

图片

(六)枳实消痞丸

【组成】干生姜、甘草(炙)、麦芽曲、白茯苓、白术各6g,半夏曲、人参各9g,厚朴(炙)12g,枳实、黄连各15g

【功用】消痞除满,健脾和胃

【方解】

本方证因脾胃素虚,升降失职,寒热互结,气壅湿聚所致。常见心下痞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大便不畅等症。此属虚实相兼,寒热错杂,热重寒轻,实多虚少之证。治宜行气消痞,健脾补虚,平调寒热。

本方由枳术汤,半夏泻心汤,四君子汤三方加减而成。

方中枳实苦辛微寒,行气消痞为君;厚朴苦辛而温,行气除满为臣。两者合用,以增行气消痞除满之效。黄连苦寒清热燥湿而除痞,半夏曲辛温散结而和胃,少佐干姜辛热温中祛寒,三味相伍,辛开苦降,平调寒热,共助枳、朴行气开痞除满之功;麦芽甘平,消食和胃;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四君子汤)益气健脾,祛湿和中,共为佐药。炙甘草还兼调药之用,亦为使药。

【随症加减】

  • 脾虚甚者,重用人参、白术以增益气健脾之功;

  • 偏寒者,减黄连,加重干姜用量,可再加高良姜、肉桂等以助温中散寒之力;

  • 胀满重者,可加陈皮、木香以加强行气消胀之效。

(七)厚朴温中汤

【组成】厚朴(姜制)、陈皮(去白)各15g,甘草(炙)、茯苓(去皮)、草豆蔻仁、木香各8g,干姜2g

【功用】温中行气,燥湿除满

【主治】脾胃寒湿气滞证。脘腹胀满或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舌苔白腻,脉沉弦

【方解】本方证因脾胃为寒湿所伤,气机壅阻而致。脾胃主受纳、腐熟和运化水谷,若起居不适,外受寒湿之邪,或恣食生冷之物,则使脾胃受寒湿所伤。寒湿凝滞,脾胃气机壅阻,不通则痛,故见脘腹胀满或疼痛;脾胃运化失司,则不思饮食;脾胃主肌肉四肢,湿邪困于脾胃,则四肢倦怠。治当行气温中,燥湿除满。

图片

方中厚朴行气消胀,燥湿除满,为君药。草豆蔻温中散寒,燥湿除痰,为臣药。陈皮、木香行气宽中干姜、生姜温脾暖胃以散寒茯苓渗湿健脾以和中,共为佐药。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功兼佐使。诸药合用,寒湿得除,气机得畅,脾胃复健,则胀痛自解

【鉴别】

图片

(八)天台乌药散

【组成】天台乌药、木香、小茴香(微炒)、青皮(汤浸,去白,焙)、高良姜(炒)各15g、槟榔(锉)9g,川楝子、巴豆各12g。

【功用】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主治】肝经寒凝气滞证。小肠疝气,少腹引控睾丸而痛,偏坠肿胀,或少腹疼痛,苔白,脉弦

【方解】足厥阴肝经,络于阴器,上抵少腹,若寒邪侵犯厥阴肝经,肝气郁滞,易发为小肠疝气。故有“诸疝皆归肝经”之说。张景岳谓“治疝必先治气”,故治疝之法总不离乎理气疏肝,行气散寒之法。

方中乌药辛温,入厥阴肝经,行气疏肝,散寒止痛,为君药。青皮疏肝理气,小茴香暖肝散寒,高良姜散寒止痛,木香行气止痛,四药辛温芳香,合而用之,加强乌药行气疏肝,散寒止痛之功,共为臣药。槟榔行气导滞,直达下焦而破坚;苦寒之川楝子与辛热之巴豆同炒,去巴豆而用川楝子,既可制其苦寒之性,又增其行气散结之力,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使寒凝得散,气滞得疏,肝络调和,则疝痛自愈。

图片

(九)橘核丸

【组成】橘核 炒 海藻洗 昆布洗 海带洗 川楝子去肉,炒, 桃仁麸炒各一两(各9g) 厚朴去皮,姜汁炒木通 枳实麸炒 延胡索炒,去皮 桂心不见火 木香不见火,各半两(各6g)

【功用】行气止痛,软坚散结

【主治】颓疝。睾丸肿胀,偏有大小,或坚硬如石,不痛不痒,或引脐腹绞痛,甚则阴囊肿大,或成疮毒,轻则时出黄水,甚则成痈溃烂。

【加减】虚寒甚者,加炮川乌30克,坚胀久不消者,加硇砂6克(醋煮、旋入)。

【方解】本方所治颓疝,是由肝经气滞血瘀,肾有寒湿而成。方中橘核、木香入厥阴气分而行气,桃仁、延胡,入厥阴血分而活血;川楝、木通导小肠膀胱之热由小便下行,所以去湿;官桂能暖肾,补肾命之火,所以祛寒;厚朴、枳实并能行结水而破宿血;昆布、藻、带,润下而软坚散结,配合成方,共奏行气活血,软坚散结之功。

图片

(十)加味乌药汤

【组成】乌药、缩砂、木香、延胡索各6g, 香附(炒,去毛)9g, 甘草(炙)9g

【功用】行气活血,调经止痛

【主治】痛经。月经前或月经初行时,少腹胀痛,胀甚于痛,或连胸胁、乳房胀痛,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方解】

本方为肝郁气滞之痛经所设。情志不舒,肝气郁滞,疏泄失职,气血运行不畅,冲、任经脉不利,经血瘀滞胞宫而作痛,故见经前或经初行时少腹胀痛,胀甚于痛,或连胸胁、乳房胀痛;舌淡,苔薄白,脉弦紧为肝郁气滞之佐证。治宜疏肝解郁,调经止痛。

方中重用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为君药。乌药辛散温通、助香附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延胡索行气活血,调经止痛,共为臣药。木香、砂仁行气止痛而消胀生姜辛散温通,以助行气散寒,均为佐药。甘草缓急止痛,兼调诸药,为佐使之用。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