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鸡兔同笼》学情分析

 汪景姚 2021-02-21
一堂课的开端,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学科中枯燥的内容形象化、动态化,做到图文并茂,给学生以充分的视觉、听觉感受。把学生的兴趣、注意力充分调动起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学习的欲望,必将产生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从而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一、学情分析目的

(1)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置问题情景。小学生大多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喜欢多变、宽松的教学环境。静态的文字、课本及教师的口语则满足不了学生比较活跃的心理需求,他们在安静的教室里,往往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认为老师是演员,自己是观众,是旁观者。因此,思想上容易开小差,从而教师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声、像、动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其新颖性、艺术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设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不断地给学生新的刺激,使学生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增强了学习兴趣。

(2)设置问题情景既要有趣味性又要有启发性。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将会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但是仅仅有兴趣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启发性,必须吸引学生积极地思考,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二、学情分析内容

《鸡兔同笼》原来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主要利用列举法、假设法和方程法解决问题。修订后将这部分移至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删去了用方程法解决问题,突出了假设法。此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理解用列举法、假设法解决问题,渗透模型等数学思想方法,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猜测、计算、推理、调整等过程,理解并掌握用列举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2.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和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理性精神,形成有条理、有逻辑思维习惯的个人品质。渗透列举法、假设法、数形结合法、模型等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3.通过数学史料,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体会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构建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模型。

【教学难点】理解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算理。

【教学方法】教法:引导探究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观察讨论法

三、学情分析方法和工具

1.利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来了解学生对鸡兔的了解。

2.利用PPT创设情景,回忆租船问题,由此为鸡兔同笼问题学习做好铺垫。

3.通过思维导图提供结构化的思维支持框架,帮助学生梳理学习内容、形成知识结构,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捕捉学生系统知识框架中存在的漏洞,以便更好地把握学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