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使命篇》第三十二讲:人力资源管理的下一站

 彭信之管理识堂 2021-02-22
34

海尔正在进行的创客运动把众多的外部专家引入到了海尔内部,大量外部资源的对接为一场全民创客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线员工、U盘式的员工在组织中正发挥着越来越有趣的作用。

人力资源政策仍然认为,在一家公司内工作的人才是这家公司的员工,但真正的事实是,为公司工作的一部分人是派遣员工,另一些是外包公司的员工,另外一些是年纪较大,已提前退休的兼职员工,但是他们仍然为公司做具体的专项工作。换言之,组织中劳动力的来源已变得多样化,因此我们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把组织当做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看待了。

传统上,企业或其他机构都是采取单一的人事政策,今天的很多用人单位依然如此。但是,派遣员工、临时人员、组织自身的员工,还是外包公司的员工、供应商以及经销商的员工,他们都是在为公司工作,而且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这将需要多种人事政策。为使工作有生产力,使工作者有成就感,必须针对不同的劳动力区隔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被分割的人群中,有的是蓝领工人,他没有什么技术,受过的教育很少,通常在工厂或办公室里做些简单重复的工作。在中国上个世纪80〜90年代形成的民工潮中,绝大多数农民工所扮演的正是这样的角色。另外一部分则是知识工作者,他们是某个领域的专家,并以专家的身份在组织中做贡献。在组织中,他们当然有上级,但知识工作者却不是“下属”,而是“伙伴”,在他们的专业知识领域中,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应该由自己来发号施令。另外,更为重要的是,知识工作者并非同质化很高的人群,因为只有专业化的知识才是有成效的。他们每个人的专业方向都不尽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这样的组织分割对人力资源管理当局来说意味着什么?至少是曾经习以为常的人力资源政策的破产,管理人群的结构已经天翻地覆,可是政策还一成不变。被分割的组织至少意味着管理方式的变革,以适应新的生产力的要求,他需要我们停下来思考:

1、如何让企业内、外部的员工获得相对公平和公正的待遇,以让他们心无旁骛的共同投入到组织工作中?

2、如果让企业外部的员工同样获拥有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我们的政策需要做出怎样的调整以示对其的尊重?

3、如果发挥出企业外部员工的生产力,这与内部员工的政策应有什么样的区别,才能让他们的知识为企业作出更多的价值?

4、所有这一切对现有的人力资源政策来说意味着什么?从哪里开始改变?

《管理:使命篇》
本书浓缩了德鲁克几十年的知识经验与管理思考,以其简洁的书名道出了管理学的真谛—使命、责任和实务。被誉为“管理的圣经”。

彭信之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骐冀资本联合创始人、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资深讲师,国家开放大学特聘专家与客座教授,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顾问。

长期从事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研究与教学,培训真诚感人,语言幽默风趣,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使听者不倦,相悦以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