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秦赋大结局:嫪毐调动骊山大营五万秦军,仍斗不过嬴政三千骑郎

 谈秦说汉 2021-02-23

谈秦说汉(341)大秦赋大结局:嫪毐调动骊山大营五万秦军,仍斗不过嬴政三千骑郎

公元前238年,22岁的秦王嬴政率百官前往雍城行冠礼。嬴政之母后赵姬所宠幸的嫪毐趁机用加盖了王玺及太后玺的矫诏,发动县卒、卫卒、骑郎、外族戎人及手下门客,欲进攻雍城的蕲年宫,刺杀嬴政而改立自己与太后的私生子为新秦王。

              

  • 《大秦赋》的剧情安排不合理,嫪毐的首要目标不是占领咸阳城。

按《大秦赋》的剧情安排,嫪毐与太后私通的事情被揭发后,虽然秦王嬴政没有表现出要处理的态度,但嫪毐已惶惶不可终日,担心自己及两个私生子会被杀死。于是,嫪毐与太后商量,发动武装政变废黜嬴政,还居然得到了赵太后的大力支持。

嫪毐首先联络了赵、魏、韩三国陈兵边境,嬴政只得下令桓齮与王翦率领蓝田大营、栎阳大营的军队出关迎敌。偌大的咸阳城内,只剩蒙武主管的骊山大营五万军队。嫪毐利用加盖王玺的诏书与调兵虎符,派公子虞与佐弋竭接管军队进攻雍城。

嫪毐与内史肆、卫尉竭、中大夫令齐率领县卒、卫卒、骑郎、外族戎人及手下门客,分别进攻章台宫捉拿公子扶苏、相邦府捉拿吕不韦、渭阳君府捉拿嬴傒。命人去包围蒙武和王翦的宅子以及控制李斯全家老小,攻打由阳泉君芈辰控制的南门。

卫尉竭率人攻入章台宫,但未找到公子扶苏。内史宣肆率兵包围渭阳君府,被嬴傒率嬴姓宗亲冲出重围。嫪毐带人攻打相邦府,也毫无进展。而阳泉君芈辰在嫪毐发动叛乱的同时,立即命人点燃了烽火狼烟,通知了正在雍城行冠礼的秦王嬴政。

嬴政立即下令,由昌平君、昌文君带二百骑郎回咸阳,通知相邦吕不韦、渭阳君嬴傒等人发动城中军民平叛。嬴政在得知骊山大营的军队被劫持开往雍城后,自己手头只有几千兵力,真的还能这么淡定吗?真相就是,军队仍掌握在嬴政的手里。

所以,《大秦赋》的剧情明明不合理。正常情况下应该是亲自掌管兵权,擒贼先擒王,先到雍城杀秦王嬴政嫪毐不可能自己率领地方治安力量占领咸阳城,而让公子虞与佐弋竭手持虎符率领咸阳城内仅存的五万正规化大军进攻雍城

              

  • 王翦一万铁骑追剿五万被嫪毐劫持的军队不合理

公子虞与佐弋竭率领五万大军开往雍城进攻只有三千骑郎护卫的秦王嬴政。而屯兵在函谷关外的王翦得到在骊山大营蒙武手下效力之王贲的紧急报告、骊山大营可能已经被劫持谋反之后,立即率一万铁骑、于半路抛弃一切辎重,紧急驰援雍城。

王翦大军距雍城三十里地设伏,打败了公子虞与佐弋竭率领的五万骊山大营的军队。收缴了公子虞手中的调兵虎符,又令其子王贲率三万士兵返回咸阳平叛,剩余士兵在原地屯驻,王翦则亲自进入雍城进见秦王,告知军队被劫持的局面已控制。

如果屯驻在咸阳城内仅剩的骊山大营的正规军队被劫持参与叛乱,而出关拒敌的军队又未获王命不能回防,嫪毐率骊山大军占领咸阳与雍城是很轻松的事。所以,《大秦赋》之嫪毐劫持军队是画蛇添足。

第一,虽说军队听调不听宣,但如果嬴政真的有提前密诏,蒙武掌管的骊山大营,很难轻易被人劫持,甚至公子虞与佐弋竭手持诏书与虎符都进不了军营。历史上军队被劫持事情,大多是主将在不知情,或半信半疑中发生的。

第二,秦法极严,未得王命军队回防是死罪。王贲从骊山大营逃出时,并未得到骊山军队被劫持的绝对证据,也只是猜测可能被劫持。王翦是一个率军的高级将领,不太可能会为一个不确定性的情报而甘冒杀头之罪。

第三,王翦大军在咸阳以东的300里之函谷关外,雍城在咸阳以西300里外,而王翦的骑兵驰援雍城,追赶早已开拔的骊山大军要经过咸阳,是二倍于骊山大军的路程,仓促之间赶往雍城设伏,用轻装骑兵打败重装步兵,理论上也很难做到。

              

  • 写在最后

《大秦赋》之剧情因艺术加工,可能偏离了历史的真实性。嫪毐率领能调动的地方治安力量,及自己的门客与少数戎人力量发动叛乱,准备从咸阳城出发进攻正在雍城蕲年宫行冠礼的秦王嬴政。但乱军未出咸阳城,就被早有准备的昌平君、昌文君率军平定,正规军队并没有被嫪毐集团劫持

嫪毐兵败被俘后,处以五马分尸,宗族被灭。赵太后被幽禁于雍城。支持嫪毐叛乱的主要亲信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皆枭首。嫪毐所有门客,情节轻微者罚其无偿为宗庙伐薪三年,情节严重的四千多家门客,被流放到蜀郡房陵县。

所以说,不是嫪毐手里的五万秦军斗不过嬴政,而嫪毐根本就调不动骊山大营的正规军队。《大秦赋》之嫪毐调军剧情严重偏离了事实,史书上也找不到出处

2020/12/18

我是秦砖汉瓦里的拾荒人,感谢阅读,人走留香,点个赞呗,不胜感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