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剃发令 | 满清为何冒着江山不稳的风险,也要执意让汉人剃头

 翰林冷知识 2021-02-23
1644年,清军在摄政王多尔衮的带领下,入主北京城。清廷很快就颁布了剃发令,要求汉人男子将发型剃成满清人的发式。当时遭到了广大民众的强烈反抗,无奈之下多尔衮只得废除此令。
但是,仅仅过了一年,多尔衮就再次颁布剃发令:全国官民,以布文到当地十日为限,全部剃发,违者斩。


然后就是多地汉民再次反抗,不惜流血牺牲。于是“江阴八十一日”、“嘉定三屠”,无数百姓惨遭屠杀。一时间,全国动荡,多地举起了反清复汉的大旗。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满清好不容易把江山打下来,为何因为小小的头发,让自己面临江山不稳的风险呢?


第一,剃发对于满清人很重要
满清初期的男子发型,并不是清宫电视剧里风度翩翩四爷的样子。而是前颅头发全部剃光,只留颅顶一小撮头发,编结成辫,垂于脑后,很像是金钱鼠的尾巴,所以这种发型又叫做“金钱鼠尾头”。


尽管汉人看不惯,但是这种发型非常适合骑射民族的满清。
辫子对于满清人来说非常重要,甚至视为神圣之物。如果男子战死沙场,是要将他们的辫子带回故土厚葬的。这是他们的信仰。


第二,历史遗留问题。
“剃发令”并不是多尔衮的首创,而是从明万历朝,努尔哈赤攻破辽阳城后就开始了。
当时努尔哈赤下令,辽阳城内,凡是剃发者,可以免于被屠。多尔衮的剃发令学习的就是自己老爹努尔哈赤。


在努尔哈赤强大的武力震慑之下,很多百姓只得屈服剃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实在可悲。
当时之所以没引起太大的反抗,是因为辽阳城处于女真人的势力范围之内,汉人并不像中原、南方地区那么多。


第三,剃发是“满化”、投降的标志。
满清人曾总结原来金国(不是后金)失败的经验,其中一条就是金人将自己汉化,丧失了战斗力。所以,满清认为要想帝国长久,就得让汉人“满化”。
而满化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剃发。
而且,剃发对于满清统治者来说,还有一个好处:一眼就可以看出谁是真投降。头发一剃,想反悔都难,毕竟头发长出来,需要的时间可就长了。


第四,部分汉臣的推动。
在早期降清的明将,比如范文程、吴三桂、祖大寿等人,在投降时,为了表达自己的忠心,就把头发给剃了。
顶着这样的小辫辫出门,自然遭到了很多汉人的耻笑,所以他们也希望投降的所有人都统一成他们的发型,大家都一样,谁笑话谁。


正好赶巧,在多尔衮取消第一次剃发令之后,有一个叫孙之獬的汉臣,为了猛舔满清皇室,直接剃发留辫,还改穿了满族官吏的服装。
结果导致满汉官员都不太待见他,都觉得他是异类。


所以,孙之獬一怒之下,给顺治帝打了小报告,说了一大堆让汉人剃发的好处。当时大清的实控人多尔衮一听,有道理,于是没多久就再次推行了剃发令。

以上。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实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