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大家的话语都有何弦外之音

 珍爱红楼梦 2021-02-24

文 / 归途如虹

《红楼梦》里多次写到行酒令,其中,第四十回里的“金鸳鸯三宣牙牌令”让人印象深刻。

这个游戏的规则是根据行令的人抽到的骨牌,说出相应的诗词歌赋或者成语俗语。所说的内容要和牌面相符。这是相当考验一个人的文学功底和反应能力的。而在《红楼梦》里,除了迎春出错了之外,其余的人都完成得不错。

贾母第一个说,她说了一句有很意思的酒令是“这鬼抱住钟馗腿”。传说钟馗是唐代人,很有才华,却因为相貌丑陋而未能中举。性格刚烈的钟馗就一头撞死了。死后,钟馗就成了道教神仙里的捉鬼大仙。在民间信仰里,钟馗有着独特的地位。贾母这句话的意思似乎是说钟馗捉鬼的时候,鬼在摇尾乞怜。贾母说的前三句话都很吉祥,“头上有青天”,“六桥梅花香彻骨”,“一轮红日出云霄”。但是最后一句却是讲的钟馗捉鬼的故事。这句话是否有象征意义暂且不论,贾母这种有些类似于今天相声里的“三句半”形式的酒令本身就很值得玩味。这是在暗示贾府最终的衰败,还是在讽刺那些心怀鬼胎的小人呢?读者可以自己细细品味。

薛姨妈说的内容比较通俗。尤其是“织女牛郎会七夕”和“世人不及神仙乐”都带有游仙色彩。薛姨妈作为出身富贵的千金小姐,却在行酒令的时候说出“世人不及神仙乐”这种话。可见,薛姨妈虽然享受着荣华富贵,却也有自己的烦恼。毕竟,儿子不争气,女儿的婚姻还没有着落,丈夫又已经去世了。薛姨妈内心的焦虑恐怕也只有她自己清楚了。

接下来是史湘云说。史湘云是有文化的,所以她所说的内容主要就是唐诗。其中最值得玩味的是“双悬日月照乾坤”这句诗。这句诗是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里的一句。李白的本意是说唐玄宗和唐肃宗的微妙关系。他的意思是说,唐玄宗已经成为了太上皇,驾车回到了长安。唐肃宗迎接他,这一对父子犹如日月一般照耀大地。那么,在《红楼梦》的写作时代,是否有这样的现象呢?我觉得,是存在的。但是这种现象不是指现任皇帝和太上皇之间的关系,而是指已经入关的满清贵族和流亡在外的南明政权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把“双悬日月照乾坤”看成一个字谜,这个字谜的谜底就是“明”。所以,我大胆推测。史湘云的这句诗是影射南明政权的存在。

薛宝钗说的内容更值得玩味。其中有“三山半落青天外”这一句。这一句诗出自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我们都知道,《红楼梦》也叫《金陵十二钗》。李白的这首《登金陵凤凰台》充满了盛衰之感。尤其是“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两句,完全是在感叹历史变迁,岁月无常,昔盛今衰。而“三山半落青天外”则是借景抒情,将李白对自然永恒,而人世无常的感叹表达得耐人寻味。而一个“落”字,更是将李白那种缅怀历史风云的情感表达了出来。那么,薛宝钗为什么要在这里说出这句诗呢?我觉得,这首诗的悲凉氛围和《红楼梦》十分吻合,而薛宝钗则是一个有忧患意识,懂得居安思危的人。薛宝钗的这种心态在这里也有一定程度的体现。

林黛玉说了“良辰美景奈何天”和“纱窗也没有红娘报”这两句,出自《牡丹亭》和《西厢记》。薛宝钗听出来了,当时没有揭穿,事后和林黛玉恳谈了一番,提醒她不要移了性情。林黛玉对这类当时不允许大家闺秀看的“淫词艳曲”很熟悉,所以随口就说了出来。薛宝钗有心,就注意到了。因为薛宝钗也读过这些作品。但是她明白这些作品是杂书,是不应该读的。她现在成熟了,理性了。而林黛玉是和贾宝玉一起读《西厢记》的,两个人感情的萌芽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按照世家大族的规矩,像《西厢记》这样的故事,可以在戏曲舞台上演,大家看了取乐。但是剧本是不可以读的。林黛玉不仅读了,还在大庭广众之下念了出来,因此薛宝钗觉得自己有必要提醒林黛玉注意行为分寸。

刘姥姥说的最有趣。她来自乡间,于是说的内容也最有泥土气息。这是她淳朴自然的本色。其中我觉得最值得说的是“大火烧了毛毛虫”这一句。在《红楼梦》里,两次写到火灾。第一次是第一回,葫芦庙炸供,不小心引发了火灾,牵连了甄士隐一家。第二次就是第三十九回,写到马棚走水了,幸好,问题不大,很快就灭掉了。而“大火烧了毛毛虫”则让人想到探春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可见,这一句是暗示最终一切的繁华都会烟消云散。那“烈火烹油”一般的富贵背后是危机。

可见,第四十回,表面上就是写大家行酒令取乐。实际上十分值得细细品读,让人感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