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普天同庆话年味【征文】

 冬歌文苑 2021-02-27

普天同庆话年味

随着兆丰年的瑞雪,在祖国南方天空纷纷扬扬地飘洒,腊梅迎雪,春意已觅。神州大地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也就是“过年”,这流传千载的喜庆节日即将到来。

都市中的人们纷纷在备好过年的可口食物,农家的庭院中晾晒着腌肉。大家喜气洋洋,年味也因为春节的临近越来越浓了。

祖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平生没有到过西藏,不知道藏历新年是什么时候,想必藏族民众在过藏历年时、也是过农历新年春节的?在新疆的时候,知道维族、哈萨克族每年12月份时的古尔邦节后是过农历新年的;祖国西南的彝族地区,每年10月份有火把节,同样过农历新年;在台湾的阿里山区,特意问了这位靓丽的高山族女子,丰年祭是高山族隆重的节日,还是过农历新年春节。

普天同庆的时候,你心中的年味是什么样?

孩童时,生活在湘北、离东洞庭湖不远的乡村,儿时过年的景象常在脑海中。

彼时尚小,记得看到雪后,父母亲就开始为“年”忙碌了:村上拦住流经村中的小港流水后捞鱼,牵出栏中的年猪,洗猪腌肉也是大人们的事。因为是过年时吃的肉,也要一个吉利的字眼,不能如平时说“杀猪”,而要说“洗猪”。炸红薯干时坐在灶前祖母的身边,还有就是村上炸爆米花时去排队。

后来年龄长大了些,不再挤车赶路去外祖母家过年。大年三十的清晨就醒了,翻身起床,天还未完全亮,自己记着母亲的嘱托:过年的一天不能讲怪话、不能打人与骂人;同时喊弟弟起来,点燃炮仗迎年。儿时的炮竹是硝药做的,没有现在的鞭炮威力强。放完炮竹后再不去睡觉了,带着弟弟站在院子外,听村子中那此起彼伏的迎年炮竹声。

自己村上过年是吃中午饭的,年饭的餐桌上鸡鱼肉都有,其它菜不记得了。吃年饭前,放炮竹关上大门,母亲一再告诉年饭慢慢吃。可能年饭慢慢吃是我们这儿的习俗,以至长大后常听到这样一句俗语:又不是吃年饭,这样慢?

吃完年饭,待母亲收拾完碗筷,整理好厨房,又带着弟弟开门放炮竹,门开时炮竹响起,时间要同步,也是湘北农村的乡俗:谓之“开财门”。

这个时候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祖父母已经去逝,年饭后父亲喊上叔叔、带着我、还有妹妹弟弟,去到山上祭拜祖父母。出门时,母亲叮嘱碰到村上的伯伯叔叔们记得拜年。给祖父母在山上祭拜回家后,母亲准备好了热水洗澡,母亲说,洗澡换衣服,“干干净净”的迎新年!只是我历来对衣服的好与差不感兴趣,认为干净整洁就好,不记得是不是穿的新衣服了。

年夜饭后,父母亲带着我们兄妹三个守岁。围坐在旺旺的柴兜火边,谓之“大年三十晚上的火,正月十五晚上的灯”。这红火,明亮的灯,预示着、期盼着来年的生活红红火火,一年比一年好。

列位,不要认为我记的是过年这天的流水帐?这其实是一个地方的年味风俗。如哪位民俗专家潜心研究祖国各地的“年味”习俗,肯定是一本厚厚的、让人了解风土民情的好书!

那个时候,还记住了大人们的一句话:有三十就三十过年,没有三十就二十九过年。这个三十与二十九是指农历日子,还真有没有三十这天,而在二十九过年的时候!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湘北的年俗:大年三十后,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二,人们祭拜逝去的先祖、走亲访友。十二后,大人们开始准备春耕了,一年之计在于春,谓之“十二时年开”。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大,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了。

年味,是一年离别、相思想念、回家团聚时的喜悦。今天的你我,平时与家中的父母可以天天电话,后来是微信、留言及视频。不是过去的年代只能写信,一年难得有音讯;同时,而今便捷的交通,正所谓“千里江陵一日还”,上午从阿里昆莎机场出发,绝对可以在夕阳的余辉中站在西沙的永兴岛上看日落,甚至在曾母暗沙潜泳。是不是少有了千里之远时路上的归心似箭、回到父母身边后的激情?

年味,是舌尖上的美味。对于各地的民众过年时,具体要准备什么物品我不清楚。上世纪的时候,在进入农历腊月后,家家都有一个在家制作、准备过年食物的过程。儿时的我,看到母亲在时令进入腊月后,便开始做豆皮晒干、腌腊鱼腊肉、蒸糯米打糍粑、熬茴糖、做甜酒等诸多可口的食品食物。今天,除了偏远的山区外,过年物品已是天天都有,即使准备,一天就可以在超市采购齐全,甚至不出门快递送达。没有了制作可口食品的热情,和制作过程中付出劳动后获得一种成就感的乐趣。

年味,是亲友间相聚,别来围坐时的话语。冬末春初是一年农闲的时候,春节时有多一点的时间走亲访友,今天的你我吃过年饭后也只有几天时间就要回到工作岗位上;同时,每人一部手机,人们相见时在各自的微信、朋友圈中与网络上流连,已是相对寡言而少有了相互间的问长问短,少有了亲友间的倾心交谈,也淡薄了年味。

年味,是在“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期盼中。今天的春联也不需要我等用脑措词、提笔书写了,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售买。春联在贴,形式依旧,却少有了贴春联的内涵,在年夜守岁的时候,农村机械化程度提高和在高楼大厦中穿梭,也让我等减少了对来年季节风调雨顺的期盼。

但是,“出有车食有鱼”,人们丰衣足食的今天,如何说年味淡了呢?那未必上世纪衣食尚不宽余时候的年味还浓些?

当然不是!

祖国上世纪、特别是六十年代前的时候,还处在工业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农业经济主导的岁月,生产出的物质与今天相比非常贫乏,春播秋收,只有过年时才有好点的食物也就是鱼肉,或是穿上新衣服,让我等记住了节日里的喜庆。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出生的人所记忆中的年味,是贫困中的年味。今天的年味,实际上是祖国人民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是与时俱进的新时代的年味!

遥望夜空,星星闪烁。祖国的面貌日新月异,在这普天同庆的春节将要到来的时候,期盼收复藏南、平定南海、索回琉球、统一台湾。团结一心,砥砺前行,“雄鸡一唱天下白”,让这中华民族团圆的年味早日来到九州大地。

普写神州遍春风,天连五岭贯长虹。

同心砥砺前行路,庆逢家国傲苍穹。

                              图片/网络

作 者 简 介

方亦飞,1984年学校毕业参加工作,从事金融经济管理至今。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