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吐槽】混乱的指南与指南的混乱:读KDIGO指南有感

 田园漫步168 2021-02-27
刚刚,KDIGO颁布了新版CKD患者血压管理指南。浏览全文后有一些感触,于是在一个学术群内吐槽了一些话语,现摘录如下

1. 本次KDIGO指南对于血压目标值的推荐很有意思。虽然从字面上看主要受到SPRINT研究结果的影响,但是新指南所推荐的血压测量方法与SPRINT研究又不一样。SPRINT研究中使用的是全自动血压计(无论never alone, alone for rest, alone for BP measurement还是always alone),但本指南并未限定全自动电子血压计,也可以使用汞柱血压计听诊法测量。不同血压测量方法会对血压数值产生一定影响。我的意思是说,还不能简单地把本指南中的<120 mmHg等同于SPRINT研究中的<120mmHg。

2. 血压管理的大趋势是越来越严格,越来越低。我赞成更为严格的控制血压,但底线还是要有的,不要弄成“越低越好”。

3. 一项SPRINT研究结果对于全球血压管理的理念产生了太大的影响。反观降糖领域,十来项关于SGLT-2抑制剂与GLP-1激动剂的RCT结果竟未能撼动没有一项RCT证据的二甲双胍的一线地位。足以看出两个领域学者在循证医学思维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差异。

4. 既不能唯RCT独尊,也不能不要RCT。美国高血压领域和糖尿病领域在此方面似乎有些极端。RCT在糖尿病领域的地位似乎很轻,颇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样子,无论你有多少RCT,都难以改变学者们的基本思路和理念。在高血压领域的地位似乎又太重。2014年的JNC8指南号称是最循证的指南,但时隔3年之后,2017版ACC指南又因为一个SPRINT研究把JNC8指南全部推翻,来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大转弯。

5. 无论我国、欧洲还是美国,学者们所拥有的研究证据相差无几,但是认知却存在巨大差异。同样出于SPRINT研究结束之后的2018欧洲高血压指南对血压控制下限作出了明确规定,18-65 岁患者血压不低于 120/70 mmHg,而慢性肾病患者与老年患者不低于 130/70 mmHg,
慢性肾病患者不低于 130/70 mmHg,慢性肾病患者不低于 130/70 mmHg!!!本次KDIGO指南则将<120作为CKD血压控制目标。彼此之间的对比也太鲜明了!

6. 2018年欧洲高血压指南建议,≥65岁的老年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为130-139/70-79 mmHg(
不低于130/70 mmHg!!!)。而2020年加拿大高血压指南推荐75岁及以上的高龄患者的收缩压控制目标为<120 mmHg。这差别也太大了吧,对现有证据的解释怎么就这样大相径庭呢?

7. 每每看到欧洲指南对血压控制目标的推荐,总能感觉到
学者与临床大夫之间的思维模式存在一定差异。该指南建议将糖尿病患者的收缩压控制在130 mmHg以下,但不低于120 mmHg;舒张压控制在80 mmHg以下,但不低于70 mmHg。我们的血压每天都要上下波动30-40 mmHg甚至更多,不知道哪位专家能够将血压如此精准的控制在上下相差10 mmHg范围内?这也可以理解——制定指南的学者主要关心的是临床研究证据,而临床医生所面对的却是鲜活的人。

8. 由国际指南之间存在的如此巨大的差异可见,高血压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并不是一些医生所想象的几片降压药那样简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