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导读(一)——简介

 叶落无痕73 2021-02-27

《易经》导读(一)——简介


        一、《易经》概况: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周易》是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一部奇特的哲学专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内容极其丰富,广大精微,包罗万象。蕴含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辨证思想,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


       “周”指周普、普遍,即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周而复始。“易”指顺乎自然的,表现出易和简两种性质;既时时在变易之中,又保持一种恒常。

       《周易》这部奇书的思想光华,是通过神秘“卜筮”的外衣,焕发出恍惚窈冥的象征色彩,乃至“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系辞上传》);


二、《易经》创作过程:


       《易经》的创作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汉书·艺文志》在描述《周易》的成书过程时,称“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即上古伏羲,以阴阳符号为“爻”,每三爻叠成一卦,出现了“八卦”。八卦各有不同的名称、形式,分别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是对自然界八种物质的具体象征,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gèn)代表山,兑代表泽,称先天八卦。为了记住这八卦的符号,古人总结了顺口溜:

乾三连(),坤六断();

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

兑上缺(),巽下断()。

       中古西伯侯姬昌(周文王)被纣王囚禁关押的七年间,在狱中潜心研究伏羲八卦,两两相重推演创周易六十四卦。“遵循观物取象”思维,并产生了解说这此卦形所寓哲理的卦爻辞,披露了该卦所蕴涵的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哲理,称“后天八卦”。

       下古孔子对于《易经》的贡献,表现在他基于对《易经》的本质的认识,揭示、阐发了《易经》所蕴涵的、深刻文化内涵和丰富哲理。这集中体现在《十翼》,即《易传》中,这十篇作品包括:


        一、《彖上传》;

       二、《彖下传》;

       三、《象上传》(又称《大象》);

       四、《象下传》(又称《小象》);

       五、《系辞上传》;

       六、《系辞下传》;

       七、《文言传》;

       八、《序卦传》

       九、《说卦传》;

       十、《杂卦传》。

       传:有解说之义。在古代,凡解说、阐发经典著作意义的书和文字,皆可称为“传”。如《春秋左传》,是左丘明为《春秋》所作的注释。《诗经毛传》是毛亨为《诗经》所作的注释。翼:本指鸟虫之翅膀,《易传》是现存最早、最系统的注释《周易》的著作。它的成书对《周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学习、研究《周易》的必读书。

       《彖上传》和《彖下传》,是《彖辞上下传》之简称,是对于卦辞的解释,从六爻到全体形象,说明卦辞的意义。“彖”,据说是古代一种牙齿犀利的兽类,能够咬断坚硬之物,所以孔子假借其用作断语之辞,可以断定一卦之义,知道一卦之阴阳消息,刚柔变化的异同,及其生成的原理,从卦德、卦义、卦情,一一作出解释与说明,等于是一卦的总论;先释卦名,后释卦辞。如《蒙》卦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象上传》和《象下传》,是《象传上下传》之简称。“象”就是象征、形象之义。解释卦象者称为《大象》,解释爻象者称为《小象》。《大象》分列于每卦之后,《小象》分列于每爻之后。《象传》有正面与反面的叙述,取象于自然界的变化,如《比》卦“地上有水”、《蒙》卦“山下出泉”、《师》卦“地中有水”,是正面的比喻;而《讼》卦“天与水违行”、《谦》卦“地中有山”、《贲》卦“山下有火”,则是反面的比喻。以自然现象之不同,来比喻人生意义之有别。

       《系辞上传》和《系辞下传》,是《系辞上下传》之简称,通常也称作《易大传》、《大传》,是对《周易》总的说明,内容博大精深,是今本《易传》七种中思想水平最高的作品,是学易必读之篇。是对于《周易》最全面性的批注,是研究《周易》之通论;有总纲,有细目;其内容论及乾、坤在《周易》中的地位以及内在的根据,追述了《周易》起源、形成、作者、成书年代,观物取象的方法,揭示了《周易》的作用。还穿插解说了十六卦十八辞,以补充《彖》《象》之不足,说明了《周易》体例,包括卦位、作用、爻位、爻德等;保留了古代原始的占筮方法——大衍筮法,并对其客观根据作了说明。广泛地论述了《易》之本旨,及易道之广大,并揭示了卦、爻象数、义理之精华,被后世公认为蕴涵深刻哲理的著作,作为认识事物规律、预知未来、道德修养、安邦治国哲学思想重要依据。

       《序卦传》对六十四卦排列及排列的客观根据进行总的说明,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由《乾》、《坤》两卦至《坎》、《离》两卦,共三十卦,言及宇宙自然及杜会现象,含有宇宙论及人类进化等哲理,其主旨是讲天道。下篇由《咸》、《恒》二卦至《既济》、《未济》两卦,共三十四卦,由天地万物始,言及家庭人伦及为人处世之道,其主旨是讲人伦。在《序卦传》中,以“有天地然后有万物”说明《乾》《坤》居《周易》之首,又以因果联系、物极必反、相生相成观点,解释卦与卦之间的关系。可以了解天人相应,本末终始之义,尤其是《周易》之六十四卦以“未济”为终,蕴义深刻。“未济”者,“未成功”、“未穷尽”之谓也。正如《序卦传》所云:“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也即“易者,变也”之义理体现。“既济”看起来是大功告成的意象,但事物的成败,随时随地都可能变化,旧的死亡孕育着新的生命,一事物的终点意味着另一事物的起点。所以,六十四卦以《未济》作为终结,更明白昭示《易》的生生之德,生命永不停滞,天下万物生生不息,这样,《易》的无穷变化的哲理才得以更好的体现。

       《说卦传》是系统地解说八卦的专著。一般被分为十一章,主要说明八卦产生、性质、功用、方位,以及八卦所代表的卦象。阐明了《易经》的根本原理,从体、相、用三方面总说八卦的形成与性质,及其所代表的物象与阴阳三才六位之说,进而由八卦相重相错,成生生不已的次序,而有《易》之六十四卦生成变化的轨迹,是占筮者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

       《杂卦传》杂揉六十四卦,分六十四卦为三十二对,简要地说明卦名之义。之所以称“杂”,是因为它打乱了《序卦》六十四卦的排列,取两两相错或两两相综的两个卦,以一字或两字画龙点睛,勾勒出易道之要义,加以解说,使每一卦活灵活现。如“乾刚坤柔”,“比乐师忧”,“咸:速也。恒:久也”等等。

       《文言传》是对于六十四卦中《乾》《坤》两卦之详细解说。因为《乾》《坤》两卦是《易》之门户,六十四卦之根本,所以,只有明了这两卦所蕴涵的道理,才能在解析其他诸卦的道理时做到不失其大义。因此,要了解《乾》《坤》两卦深一层的意义,就必须熟读《乾》《坤》两卦的文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故用有文采的语言来修饰《乾》《坤》二卦。这种文辞,即为文言。它树立了中国人心目中的道德人格,如:“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文言》通过注释《乾》《坤》卦辞,阐发了天地阴阳变化之理,君臣上下、安邦治国、修心养性之道,它的注释,无论是从思想内容还是理论深度,远远超过了《乾》《坤》卦爻辞。


三、《易经》结构:


       《易经》是由原文的“经”和解说的“传”构成。“经”由六十四个用象征符号(即卦画)的卦组成,每卦的内容包括卦画、卦名、卦辞、爻题、爻辞组成。

  1.卦画:

       即卦的六条符号。基本单位为“爻”,爻分奇画与偶画,奇画由一条长的横线而成“—”,俗称“阳爻”;偶画是以两条断开的横线而成“--”,俗称“阴爻”。每一卦从最底层数起,总共有六爻,六爻以不同的奇画偶画配搭,形成八八六十四种不同的组合。按天地人三才观,初、二爻代表地,奇画为刚,偶画为柔,三、四爻代表人,奇画为义,偶画为仁,五、上爻代表天,奇画为阳,偶画为阴。

  2.卦名:

       即前面卦画之名,如“坤”“复”“既济”等。卦名是对卦画最简要的说明,它是这个卦的主题。

  3.卦辞:

       即在卦名后,对六爻的综合总结,如“元亨利贞”,“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等。

  4.爻题:

       即爻位名称,表示某一爻在六爻中的具体位置及奇偶画性质,六爻卦位自下而上数起,分别为初(即一)、二、三、四、五、上(即六)。“—”为九,“--”为六。如初六、九三、六五、上九等。

  5.爻辞:

       指单条爻的说明、描述文辞,一卦有六爻,故共有六条爻辞,如“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同一卦六条爻辞间相对独立、相对静止但又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表示不同时间、阶段事物的发展状态,以构成完整的发展、发生过程即全卦六爻整体内容总结,又称卦辞。

  说明:上卦与下卦和内卦与外卦:

       因六十四卦最初由三爻八经卦重之演变而成:“八卦成列,像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所以六爻卦亦可以分解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四、五、上为(上卦)或“外卦”,初、二、三为“下卦”或“内卦”。如《复》卦,上《坤》下《震》,内《震》外《坤》,《谦》卦为《坤》上《艮》下,内《艮》外《坤》。

       八卦符号两两相重,构成了《周易》六十四卦卦画。为了区分八卦之卦和六十四卦之卦,古人称八卦为“经卦”。称六十四卦为“别卦”。一别卦由两经卦组成:居下部分称内卦(又称下体),另一部称外卦(又称上体)。

  (1)卦爻辞的结构:

《周易》卦爻辞,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取象,说明事理;另一部分是断语。

       所谓取象,就是叙述一件事,或描述某一自然现象,以此说明一个道理。所谓断语,就是下结论,多用吉、凶、悔、吝等辞。在占问时,遇到某一卦或某一卦中的某一爻,先看卦爻辞取象部分,表示占问者处境,然后看判断结果。以隐语形式,普遍应用于占卜之中来预测未来。

       《周易》卦爻辞有时没有取象部分,直接下断语。如《恒》九二“悔亡”。或者没有断语,如《大畜》九二“(yú)舆(tuō)说(fù)輹”(车子与车轴脱节,指车子坏了)。也有的断语很长,如《坤》“利牝马之贞”(此占适合乘雌马)。

  (2)《周易》卦爻辞断语常用辞及含义:

       吉(善,福,祥)

       利(顺利,适合)

       吝(很难)

       厉(危险)

       悔(悔恨,穷困)

       咎(灾患)

      凶(祸殃,大的灾难


  三、周易卦序


  1.《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有着内在的根据:

       按照古人说法,这种排列反映了世界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以《乾》、《坤》为首,象征着世界万物开始于天地阴阳,《乾》为阳,为天;《坤》为阴,为地。《乾》《坤》之后为《屯》、《蒙》,象征着事物刚刚开始,处于蒙味时期。上经终于《坎》、《离》,《坎》为月,《离》为日,有光明之义,象征万物万事活生生地呈现出来。

       下经以《咸》、《恒》为始,象征天地生成万物之后,出现人、家庭、社会,《咸》为交感之义。指男女交感,进行婚配。“恒”,恒久,指夫妇白头到老。社会形成以后,充满矛盾,一直到最后为《既济》、《未济》。“既济”,指成功,完成。“未济”表示事物发展无穷无尽,没有终止。


  2.六十四卦卦画排列的特点:

       唐人孔颖达曾用“二二相偶,非覆即变”来概括六十四卦卦画排列的特点。

       所谓“二二相偶”,是指《周易》六十四卦两两为对,共三十二对,如《乾》《坤》为一对,《屯》《蒙》为一对,按顺序依次为对。所谓“非覆即变”,是指《周易》三十二对每一对的卦画不是颠倒,就是相反。“覆”,颠倒;“变”,相反,如《屯》倒置为《蒙》,《需》倒置为《讼》,这是覆。《乾》与《坤》相反,《乾》六爻全为阳爻,《坤》六爻全为阴爻,《颐》与《大过》相反,《颐》上下为阳爻中间四爻为阴爻,《大过》上下为阴爻,而中间四爻为阳爻,二者卦画完全相反,这就是变。

       《周易》六十四卦三十二对,有二十八对为“覆”,称互为综卦,有四对为“变”,称互为错卦,即除了《乾》、《坤》;《颐》、《大过》;《坎》、《离》;《中孚》、《小过》为变卦、错卦外,其它与对皆为覆卦、综卦。


  3.爻及含义:

   (1)爻含有三才之道:

       八卦由三画组成,如乾坤三画象征着天地人,天地人即“三才”,其中下爻代表地,中爻代表人,上爻代表天。六十四卦由八卦相重而成,故六十四卦中也含有三才之道。一卦六爻,初二爻为地,三四爻为人,五上爻为天。

  (2)爻所处位置代表事物不同阶段:

       初爻:代表事物开始;二爻:代表事物崭露头角;三爻:代表事物大成;四爻:代表事物进入更高层次;五爻:代表事物成功;上爻:代表事物终极。《乾》卦比较典型。

  (3)爻所处位置代表人的身体不同的部分:

       初爻:代表脚趾(因脚趾在最下);二爻:代表小腿;三爻:代表腰(三爻居中,腰也居中)四爻:代表上身;五爻:代表脸;上爻:头。《咸》、《艮》卦比较典型。

  (4)爻所处的位置代表社会不同等级:

       按照汉人对《周易》的注释,情况如下:初爻在下,代表民;二爻居中,代表君子、卿大夫;三爻在二爻之上,代表诸侯;四爻近五,为近臣;五爻在上居中,为天子;上爻在最上,为宗庙(或太上皇)。

  (5)爻所处的位置代表不同性质事类:

       一般说来,二爻五爻居中,以示行中之道(即不偏不倚,不过无不及,古人称为大德),故多荣誉,多有功绩。也就是说,《周易》二五两爻辞多是吉利的。三爻居内卦之上,过中。故多凶险。四爻近五爻,五爻为天子,故近天子之人,多恐惧,即所谓伴君如伴虎。初爻代表事未成,上爻以示事已过。

  (6)爻位:

       爻所居的位置叫爻位。爻位有一定的规律:即奇为阳位,偶为阴位,初、三、五为阳位,二、四、上为阴位。在《周易》中,阴阳位与阴阳爻并非一一对应,故《周易》中有当位、不当位(或得位、失位)问题。一般说来,阳居阳位,阴居阴位为当位。阳居阴位,阴居阳位为失位。在《周易》六十四卦中,全当位者为《既济》卦,全失位者为《未济》卦。

  (7)八卦代数: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8)八卦五行:

       乾、兑(金);震、巽(木);

       坤、艮(土);离(火);坎(水)。

  (9)八卦生克:

       乾、兑(金)生坎(水),

       坎(水)生震、巽(木), 

       震、巽(木)生离(火),

       离(火)生坤、艮(土),

       坤、艮(土)生乾、兑(金)。


       乾、兑(金)克震、巽(木),

       震、巽(木)克坤、艮(土),

       坤、艮(土)克坎(水),

       坎(水)克离(火),

       离(火)克乾、兑(金)。

  (10)八卦旺衰:

       《乾》、《兑》旺于秋,衰于冬;《震》、《巽》旺于春,衰于夏;

       《坤》、《艮》旺于四季,衰于秋;《离》旺于夏,衰于四季;

       《坎》旺于冬,衰于春。(四季是指每个季节的后一个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