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响汾酒命运的两个孝义人

 天下孝义人 2021-02-27


往期回顾 

·  冯济川相关文章集合

·  孝义人的队伍“曹三团”革命斗争述略

在晋裕汾洒有限公司发展史上,有两个关键人物,对汾酒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这两个孝义人,就是武振铎和杨得龄。

“老白汾”得奖的配方源自武振铎

孝义碾头村武振铎(1882-1934),字孟猷,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出版的《山西省立农业专科学校一览》有载:山西省立农林学堂,创办于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武振铎于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由该校毕业,并考入日本东京农业大学,专攻农业化学专业:学成归国后,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五月,任该校农艺专科主任:194年夏,自天津讲学归来,不慎染上风寒,又服错了药,英年早逝,年仅52岁。

武振铎当选过“国大”议员,还获过“嘉禾勋章”。1979年村里盖房迁坟时,武振铎墓中出土的砖上有“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山西省立农林学堂教授”、“国民政府议员”的记载。棺内四周用松香灌注,他胸口的“嘉禾勋章”,已经锈成了圆铁片。1915年,山西杏花村老白汾,在旧金山举办的博览会上获奖,用的是武振铎的配方,因此获得“嘉禾勋禾勋章”

武振铎出身晋商世家,父亲为当地富豪,他因此得以读书,其先祖明末清初由黄文村迁来。大概受父亲的影响,武振铎作为文人,始终参与投资经营,可以说是一代儒商。武振铎任教山西省立农林学堂时,1919年晋裕汾酒有限公司成立,最初的五个出资人中。武振铎居其一:晋裕公司最初有股金5000元,武振铎投资500元,1944年增加到1300元。1965年出版的《山西文史资料》第十六辑,刊出了季康所撰《晋裕汾酒有限公司》,文中对武振铎的入股情况,叙述得很详细。晋裕公司成立之初的酒瓶,是武振铎通过关系,从农林学堂借来的。此外,武振铎在晋华纺织厂、中华书局等企业中也都拥有股份;在太原活牛市路东,他还创办了骨粉肥料厂。1932年,父亲被当作人质扣押,武振铎花一万银元赎回。武振铎的富裕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大掌柜杨得龄

杨得龄(1858-1945年),字子九,孝义下栅村人。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年仅24岁的杨得龄被杏花村“宝泉益”酒坊东家王协卿聘为大掌柜。


史料记载:“唐时,杏花村酒肆如林,作坊七十有二。由宋迄明,沉浮辗转历时六百余年。清代中叶酒坊增至二百二十余所,其俊俊者以卢家街之“甘露堂’为最。光绪元年,有南垣寨乡绅王氏独资兴办宝泉益’,声名颇著。当时亦有‘德厚成’、‘崇盛永’、“义顺魁数家与之抗衡,分沾其润。至民国初年,计有酒坊十九所。”唐代以来杏花村酒坊林立。“宝泉益”创立于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东家是汾阳南垣寨王氏,具体点说,是王协卿的父亲王沄。

王协卿是何许人呢?

王协卿是王沄的第三子,在南垣寨有土地千亩,经营范围涉及银号典当、杂货店、油坊、粮店等,在汾阳城内开设有“元裕银号”、“永益当”、“万全什货店”、“元泰油坊”,在汾阳冀村镇和杏花村镇分别开设有“益泰成油坊”和“万全当”,此外,在北京、天津等地也都设有分号。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王沄将酒坊“宝泉益”交由三子王协卿经营。王协卿接手“宝泉益”后,做了两件事,一是增加投资扩大规模,一是聘杨得龄为大掌柜。

那么,王协卿对杨得龄为何如此信任呢?这得从杨得龄的经历说起。

在杨得龄的家乡孝义下栅村,立有《酒香翁记》碑一通,记述杨得龄的生平,立碑人是杨得龄的曾孙杨福生。碑文中说,杨得龄自幼父母双亡,同弟弟一起,依靠姑母抚养。杨得龄的姑母,家境同样贫寒,在姑母家长到十四岁,杨得龄只身来到汾州府(治今山西汾阳县)一家酒坊学艺。酒坊名叫“义泉泳”,学艺就是当学徒。晋商有学习的传统十四岁左右开始学习,去字号叫学生意,去酒坊叫当学徒。

杨得龄天资聪颖,勤恳耐劳,敬师亲友,苦学钻研,最终技艺成熟。杨得龄十八岁就能领班作业,二十一岁被提为三掌柜,杨得龄幼年孤苦,此时似手得到了补偿。可是,事情往往不能一帆风顺。光绪初年,大灾荒席卷山西粮食严重匮乏,饿死的人成千上万,人吃的粮食且不足,更不要说用粮食酿酒了,“义泉泳”面临着倒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有人向官府呈送了“黑帖子”,将杨得龄给告下了,说酒坊破产的责任都在掌柜杨得龄。官司纠缠了两年,最后不了了之。灾荒加上官司,雪上又加霜,双重打击之下,“义泉泳”关张,杨得龄失业。

此后不久,王协卿接管了“宝泉益”,他慧眼独具,当机立断聘请杨得龄为大掌柜。王协卿并非贸然作决定,大掌柜关乎酒坊的成败,此人必须具有超凡的能力和智慧。王协卿必定是慎之又慎,选了又选,最终才挑中了杨得龄。二十一岁任“义泉泳”的三掌柜,杨得龄无疑有这样的实力。

当时的晋商普遍实行股份制,这种股份制实现了两权分离,即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最初的晋商,也是集所有权与经营权于一身亲自从事经营活动,同时进行内部管理。但随着企业越做越大,所有者就管不过来了,于是把一部分事务和权力交出来,让职业经理人去负责,东家变为不管事的“甩手掌柜”。两权分离在票号中,是有制度保证的。据记载,“财东自将资金全权委诸经理,系负无限责任静候经理年终报告。平素营业方针一切措施,毫不过问。每到例定账期(或三年,或四年,即决算期),由经理谒请,约日聚会,办理决算凡扩充业务、赏罚同仁、处置红利,全由财东裁定执行,经理为建议首席,听其咨询”。在“两权分离”制度下,东家决定大掌柜的任职及大掌柜享受的身股,主持每个账期的结算与分配,决定扩大投资、奖惩员工(如身股的升降),并承担无限责任。东家对大掌柜实行“全权授权经营”,票号的日常经营、管理等,都由大掌柜说了算,东家不得过问,而且东家也不向票号推荐人,尤其不准少爷、姑爷、舅爷“三爷”进入票号。东家在处理重大问题(如分红或员工奖惩)时,大掌柜有建议权。“宝泉益”虽然不是票号,但同样实行两权分离,所有权归王协卿,而经营权归杨得龄,酒坊的日常经营与管理,都由大掌明柜杨得龄说了算。

杨得龄失业在家,王协卿聘他做大掌柜,王协卿对杨得龄,可谓有知遇之恩。知恩就要图报,杨得龄的报答,就是将酒坊做大做强。二十四岁正是血气方刚,做事相当大手笔,他要兼并杏花村众酒坊。前文我们说过,民国初年,杏花村有酒坊19家。其中能与“宝泉益”抗衡的,还有“德厚成”、“崇盛永”两家。当时“宝泉益”一枝独秀,“德厚成”与“崇盛永”则濒临歇业。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杨得龄高瞻远瞩,提出三家合作,原则是:“友好协商,乳燕共哺,风险共担,利益分享。”两家陷入绝境的酒坊,面对如此优厚的条件,自然是求之不得。当年,“宝泉益”先兼并“崇盛永”,引入技术,更新改造,很快复苏;次年,兼并“德厚成”,按部就班,革故鼎新,重获新生兼并后的字号,取名“义泉泳”。

 杨得龄弃三家旧酒坊名不用,可能还有另外的考虑,那就是另两家酒坊的感受,如果他们有被吞并的感觉,那对新酒坊来说,就是不安定因素。新的“义泉泳”酒坊,对旧有人员也进行了重组:大掌柜杨得龄,二掌柜韩瑞符,三掌柜曹廷辅,四掌柜张爵轩,五掌柜张祥甫此事现在看来平常,当年却属破天荒,它是中国白酒史上最早的资本运营。运营的结果是,在杏花村完成了“生产资源统一、无形资产统一、市场营销统一”,从而形成了“人吃一口锅,酒用一眼井,铺挂一块牌”的崭新格局,当地人称“一道街、一片铺、一东家”这样的局面,为汾酒的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兼并后的“义泉泳”,规模扩大,实力增强,汾酒的质量,也有明显提高。在长期的实践当中,杨得龄总结出酿酒的“七大秘诀”:人必得其精,水必得其甘,曲必得其时,粮必得其实,火必得其缓,器必得其洁,缸必得其湿。杨得龄任“义泉泳”大掌柜伊始,即提出“振兴国酒,质优价廉,决不以劣货欺世盗名”。用现代企业文化的理论来讲,这就是确立了企业的核心理念。纵观漫漫中国酒史,杨得龄是提出“国酒”概念的第一人。这个“国酒”不是某个产品,而是泛指中国酒属国货的一部分。杨得龄胸怀天下,以振兴“国酒”为己任,其志气可谓雄壮,其境界可谓高远。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为了筹备次年的“巴拿马赛会”,中国政府农商部在全国进行了初步评选。杨得龄欣然以“老白汾”参评,斩获全国二等奖,取得了“巴拿马赛会”的入场券。农商部的评选固然是一个平台,但毕竟是国内的,自己家里比来比去,能有什么意思?杨得龄更为期待的,是次年的“巴拿马赛会”,他要让汾酒与洋货一较高下。杨得龄或许有这样的期望:让“老白汾”在世界舞台上脱颖而出,为处于洋货包围中、处境尴尬的国货,争一口气。晋商杨得龄身处那样的时代,不可能没有那样的想法,毕竟实业报国,是晋商唯一能做的。“巴拿马赛会”于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二月二十日上午八时正式开幕,共有31个国家参加,展品来自20万家生产厂商和送样单位,设农业、工业、食品、园艺等十一个陈列馆。开幕的第一天,参观人数达21万,整个展览期间参观人数共计1900余万。“巴拿马赛会”是20世纪世界著名的国际博览会之一。

老白汾”远赴旧金山,结果究竟如何呢?杨得龄焦急地等待,心情犹如高考考生。数月后捷报传来:经过激烈角逐,汾酒以色、香、味三绝,力挫群雄,荣膺“巴拿马赛会”最高奖甲等大奖章。《酒香翁记》碑中对此事这样记述:1915年,美国举办万国博览会,杨得龄力排众议,决然参加竞争,获得甲等大奖章,自此“老白汾”载誉中外,名震四海。

“老白汾”在“巴拿马赛会”上折桂,彻底改变了汾酒的发展模式,开启了汾酒在民国时期的荣耀与辉煌,而改变始于山西督军兼省长阎锡山的一道训令。

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九月,山西督军阎锡山兼任山西省长掌握了山西的军政大权。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二月六日,山西省长公署以阎锡山省长的名义,给汾阳县下发了一道训令,全称为《训令汾阳县知事晓谕商民改良汾酒办法文》

阎锡山在训令中,提出改良汾酒的“五大措施”,措施之五是“为保持永久信用,计须令制酒各户互相联络,设立贩卖总行凡遇大宗输出,概用总行名义交易。一转移间,货色整齐,不至掺杂,并可杜奸商假冒之弊。”我们前文说过,杨得龄整合“宝泉益”、“崇盛永”、“德厚成”,组建了全新的“义泉泳”酒坊,在杏花村实现了“一道街、一片铺、一东家”的“三一”格局。所以,阎锡山说的制酒各户的联络,实际在兼并后已经完成,“老白汾”都是“义泉泳”所出,也不存在假冒和伪劣。至于设立贩卖总行,不久也得以实现,那就是晋裕汾酒股份有限公司。

晋裕汾酒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创新了汾酒的销售格局:以太原为中心,辐射全国市场。这就具备了建立全国市场网络的条件。销售格局的改变,带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继而汾酒的发展模式,整体改变。晋裕汾酒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汾酒的发展进入了历史性的新时期,是中国白酒经营现代化的里程碑。

杨得龄一身兼二职:以“义泉泳”酒坊经理的身份,兼任晋裕公司的总经理。由此,杨得龄总理晋裕汾酒公司,进入他人生最为辉煌的阶段。

更多人在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