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天,“动”起来

 稻香居人 2021-02-28

春天,“动”起来

“春风花草香”,人们告别了漫长的冬季,迎来了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春天。“春雷惊百虫”,冬眠的动物蠢蠢欲动,在室内“猫”了一冬的人们也该走出家门,沐浴春风去拥抱大自然了。


春天,“动”起来

春色


一、 春天锻炼好处多

春炼可促使身体各器官、各系统的运转。人体各组织器官都遵循着“用进废退”的法则。缺乏运动的人新陈代谢缓慢,脉搏跳动无力,血液流动缓慢,骨骼缺钙而变得疏松,肠胃蠕动迟缓,肺活量减少,肌肉无力且逐渐萎缩。不爱运动还使人精神变得忧郁、苦闷。

春天空气新鲜,空气中负离子含量丰富,有利于人体吐故纳新,采纳真气以化精血,充养脏腑。坚持春练会提升人体基础代谢能力,增加人的肺活量,改善人的心肺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使身体各器官良性发展,机体达到均衡。显著提高人的体质,使人精力充沛,身心健康得到改善。


春天,“动”起来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老qin轻松运动操”


二、春天锻炼运动项目的选择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播一担种,秋收万斤粮。说明春天时节的重要性。春天万物生发,当然也包括人类。春天运动锻炼的好坏也关系着人体一年的健康。首先,要对一年的锻炼有一个谋划,争取开个好头。其次,在运动项目上尽量选择对身体有全面改善的项目。同时,要考虑到乍暖还寒,人的肢体僵硬,运动要选择舒缓运动强度小的运动项目。

慢跑。慢跑对于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脂、提高身体代谢能力和增强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都有良好的作用。慢跑还有助于调节大脑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等。

散步。散步是一种适合中老年人健身方法。春季气候宜人,轻松愉快的散步,可以很快消除紧张和疲劳,改善血液循环和胃肠消化功能。但是,要量力而行,切勿过度劳累。

抖空竹、放风筝、跳绳、踢毽、太极拳、气功、广场舞、爬山和自行车等室外项目也都是不错的运动项目,都能达到愉悦身心健体强身的锻炼目的。

特别建议大家练习“轻松养生操”和“轻松养生舞”。因为,它们是传统与现代体育理论结合的养生健身方法。它安全简单易学,且用时少,效果好。“操”“舞”,在运用传统天人合一理论“心合天地”的念力下,锻炼时人的肢体四维上下自然协调舒展的运动,能使人气血通畅,疏通经脉,调和阴阳,平和五藏,濡养关节和筋骨。坚持锻炼者心情愉悦,能增强体质,老年人显年轻态。


春天,“动”起来

春花


三、春天锻炼要注意的事项

1、初春室外温度不高,肢体僵硬,要注意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避免运动外伤。人的肌肉和韧带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会引起血管收缩,关节的活动幅度减小等,为了避免骤然锻炼,关节韧带拉伤、肌肉拉伤等。应该在活动前先要做好热身活动。

2、春季锻炼时应当循序渐进,强度不宜太大。春练的目的是通过运动来强健体魄,不需要进行高强度的剧烈运动。以避免由于过度活动和损耗,而对人体养阳产生不利影响。

3、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大病”,春天清晨气温较低,衣物不要减得过“猛”以防受凉感冒,所以要适当的“春捂”。同时,注意锻炼后不要穿着汗湿的衣服在外逗留,也容易着凉。

  4、春天运动要注意多喝水。春天气候较为干燥。在中医理论中春属木,是养肝的季节。春季容易引起肝火上升。五脏相通,肝火上升也会影响到其他脏腑,引起心火、胃火等,出现心烦易怒;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秘结;口苦口干、胁肋胀满等不适症状。加之人体运动要排汗,所以要多喝水。

5、注意保持好心情。锻炼地目的是为健康与快乐。情志会对调节气血、疏理气机,有重要影响。故在春季锻炼时,要戒暴怒,忧郁,宜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平和愉悦的好心态。这对于实现身心健康的锻炼效果很有必要。

6、睡眠与饮食。春天睡眠应“晚睡早起”。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生物钟应当顺应大自然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规律。健康的睡眠一般来说,春、夏季节适宜晚睡早起,秋季适宜早睡早起,而冬季则适宜早睡晚起。我认为,睡眠要依自己的健康生活规律,上述原则仅做参考为好。春天,我一般晚上11点前睡下,第二天5点左右起床,中午小睡一会儿,一天精神饱满。

春季饮食宜清淡。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宜于食用有大枣、山药、黄芽、绿豆芽、香菜、春笋、莴笋、菠菜、香椿、芹菜、油菜等,少吃油腻、生冷、黏硬食物,以免伤及肝脾。

春天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欢乐和希望,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