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化改制——天枰座1孝文帝元宏的故事

 金色年华554 2021-02-28

        北魏孝文帝元宏,出生于公元467年10月13日(公历),卒于499年4月26日(公历),是天枰座的。孝文帝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那一时期从五胡十六国的乱世走来,在西晋崩溃的基础上,北方与西南出现了十几个割据政权,最终塞北的鲜卑拓跋部统一了中原,建立了北魏王朝。

  我们都知道,曾经强盛无比的秦汉帝国崩溃了,三国纷争后西晋统一了天下。但问题是西晋还是沿用的汉朝当年的老制度,而这些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完全不适用于当今社会了,于是西晋很快就崩溃了。

  旧制度死去了,但新制度仍未确立。中原大地随即陷入300年的分裂。无数英雄竞折腰,无论是司马炎、石勒还是苻坚,建立的都还是汉晋200年前的旧制度,国家如同构筑在沙堆上的土包不堪一击,因此一直没有诞生一个一统数百年的大帝国。

  新的制度在何方?人们苦苦寻觅了200年无果,就在十六国时期,战乱频繁,很多土地都荒芜掉了,然而当时的北中国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自然也无法掌握这些土地。到了北魏统一北中国后,北中国的土地终于掌握在了同一个统治者的手中,鉴于长期战乱,人民流离失所,户口迁徙,田地大量荒芜,于是很多人就把土地分给了无地的农民耕种,这种形式很快得到了北魏政府的支持,均田制就此产生了。

  很快掌权的冯太后颁布了均田制的发令,规定由国家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此种赋税制度又被称为租调制。均田制和租调制的确立,标志着新的土地制度终于确立了,大分裂时代即将结束。

  北魏王朝针对长期战乱与土地兼并,用均田制解决了土地问题,谁也没想到,曹操和刘裕没能解决的问题,被北魏解决了。

  但北魏一系列的问题还有待解决,尤其是他的制度,当时的北魏实行的是原始部落议政制和魏晋封建制的糅合体,此种制度很快显示出了颓态。而北魏的首都平城也越来越显示出劣势。

  公元490年,太皇太后冯氏去世,孝文帝拓跋宏亲政。这个来自于北燕宫廷的汉人女,在北魏宫廷掌权十年,推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法令。对于冯太后,拓跋宏怀有非常复杂的感情,一方面,冯太后杀死拓跋宏生母,且将他作为傀儡控制,甚至一度想要废掉他。但另一方面,冯太后毕竟是拓跋宏的养母,冯太后一手将拓跋宏养大,两人有着无法分割的亲情。正是冯太后使得孝文帝沐浴了中原文化,知书达理。

  此时的孝文帝,虽然血统上还是鲜卑族,但是思想上已经是一个中原人了。虽然要等到北齐才第一次出现那个词语。但是可以说,孝文帝其实已经是一个“汉人”了。

  潜龙勿用久了,就待飞龙在天了。

  拓跋宏决定彻底改变北魏。他登上了平城的城头,发现由于长期长于深宫,自己从来就没有真正见过平城。

  拓跋宏惊讶地发现,平城居然有一段长城!询问了大臣李冲之后,他才得知,那是战国时代赵国修筑的长城,后来成为秦汉长城的主要组成部分,而赵国修筑那段长城的就是著名的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即位时,赵国还只是一个贫弱的小国,经常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武灵王赵雍发现中原人穿的衣服袖子太大,不利于打仗,于是冒天下之大不韪,采用了东胡人的窄袖改良了军服,赵国迅速强大了起来,成为唯一能和秦国抗衡的大国。这就是著名的“胡服骑射”的故事了。

  听李冲讲完这个故事,拓跋宏百感交集,原来在1000年前,中原的一个国王就大胆采用了草原游牧民族的优点进行改革,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魄力!既然武灵王能做到,自己为何就不能对北魏朝廷进行改革呢?

  他抬头望了望远方,发现平城,这座祖先选取的都城,实在是太偏僻了!

  这座城池坐落在桑干河边,在城池的南方,是长城,是中原,是雁门关。雁门关已经是中原的边关了,传说大雁南归之后都不愿意向北飞,因为北方太冷了,而平城居然还在雁门关的北面!

  一阵风吹来,他感到了一阵凉意,是的,太冷了,在城池的北方,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自己的祖先曾经在这里游牧。是传说中的大鲜卑山,遥远的记忆中,自己的祖先曾在那儿祭祀。

  但是太遥远了,大鲜卑山究竟在哪儿,谁知道呢?

  而中原,自己知道,就在南方,跨越太行山,就是黄河河谷,那儿是繁花锦绣的中原,有一条汴河,如虎般伫立在河边着的是大梁城。有一条洛河,如龙般盘踞在伊阙边的是洛阳城。那是一片没有冬天的乐园。

  到中原去,那儿才是自己的家。至少是他心中的家。

  公元493年,孝文帝亲自率领30万大军南征,誓要灭掉齐国。虽然有怨言,但是天子权威不敢违逆,北魏士兵还是乖乖地跟随孝文帝南征。

  一般而言,古代出征都是选择秋天,因为秋高气爽,最适宜打仗,所以打仗又被称为“春秋”。而孝文帝南征却选择了夏天,群臣纷纷嘀咕:难道咱们皇帝久居深宫,怎么连此种军事常识都不懂?

  夏天阴雨绵绵,魏军一路南下,穿过山西腹地,盆地周围都是高山,更是阴郁潮湿,雨水打湿了士兵们的铠甲,士兵们穿的军鞋都已经被水浸透,别说打仗了,又冷又累的魏军最希望能够回家好好睡一觉。

  魏军纷纷请求回营,但是孝文帝一意孤行,要求继续南进。军队中爆发出一阵骚乱声,随时可能发生叛乱,然而孝文帝目光坚毅,不为所动。

  暴雨越下越大,士兵们的眼睛都睁不开了,一阵冷风吹来,所有的士兵们都不寒而栗。

  终于一位士兵扛不住了,他不顾一切地冲向孝文帝的座驾前,几名侍卫想拦住他,这名勇士接连打倒数人来到了皇帝座驾前,拉住孝文帝的马,请求撤兵:皇帝,撤兵吧,不能再往前了!

  孝文帝命令左右禁卫军将此士兵扣押,随后执鞭上马,大喝一声:前进!

  群臣们面面相觑,心中纳闷:我们的皇帝怎么变得如此刚愎自用,一意孤行?

  就这样走了一个多月,士兵们的情绪达到了爆发的极限了,只要再往前走一里,可能他们就要叛乱了,此时魏军已经进入了中原,临近洛河了,由于中国的河流从西北的青藏高原流向东南,所以中国的河流南岸较容易受到河水的侵蚀,形成南湿北干的情形,因此水的北面是阳,这和山的南面向阳迥然相反,因此洛水的北边就是名城洛阳了。

  快到洛阳城的时候,魏军已经淋了一个月的雨了,纷纷请求皇帝撤兵,甚至有的士兵还产生了更极端的念头,任城王跪倒在孝文帝马前,请求皇帝撤兵。

  孝文帝声色俱厉道:“现在江左未归顺,百万大军岂可回撤?敢再言退兵者,斩!”

  任城王还是继续跪着,不肯起来,所有的大臣们都跪下了,请求撤兵,此时魏军士气低落,这样的军队别说打仗,能否听皇帝的命令都是一个问题了。

  看到大臣们都跪下了,孝文帝也很为难:“此次出征,已经给南方下了战书,如果退兵,岂不是让天下耻笑?若半途而废,如何向天下苍生交代?”

  孝文帝说的有理有据,所有的大臣都面露难色,孝文帝突然说:“也罢,也罢,此仗不打了吧。”

  士兵们听说不用打仗了,终于可以休息了,高呼万岁。

  “且慢”孝文帝,突然说道:“若不出征,就迁都,朕想迁居中原,爱卿意下如何?同意迁都者站左边,不同意者站右边。”

  听到这儿,任城王摇了摇头,带头站在了左边,同意迁都。

  看到任城王都同意了,众大臣也只好同意了。

  拓跋贵族虽然不愿意迁都,但更惧怕南征,所以两者相害取其轻,纷纷同意迁都。就此孝文帝迁都大计得逞。

  孝文帝和任城王对视一笑,原来这一切都是孝文帝计划好的,在出征前,他已经和任城王约好,演一出双簧。

  迁都大计定好后,孝文帝就决定不回平城,而是坐镇邺城,命令任城王去平城安抚贵族,同时命令李冲建造新都,由于洛阳城有汉魏的旧宫殿,有的可以改建,有的拆除后可以利用木料和砖块。所以洛阳新都工程进行得极快,很快北魏皇宫建成,孝文帝坐上了洛阳的龙椅上,做了中原的天子。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已经迫不及待了,八月出征提出迁都,当年十月就已经住进洛阳宫殿里去了,李冲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汉魏旧都,因此两个月就建成了大殿。

  孝文帝看着北方的平城,微笑了一下:这下终于可以摆脱守旧势力,去完成他心目中的改革了。孝文帝在短短两年时间内,颁布了一系列法令,进行了对鲜卑族全面的改革,这些改革主要是从习惯与文化上改造鲜卑族的。

  首先,是改革服装。鲜卑族的服装主要是窄袖子的汗衫和毛皮做的大衣,此次孝文帝下令,所有的人民,不论胡汉,都不得再穿胡服,而要穿魏晋汉人的服装,即“深衣”。深衣相传起源自有虞氏,虽然是伪托,但不得不说历史还是非常悠久的,最早在西周的时代就形成了,这种衣服没有裤子,上面的衣服和下面的衣服是连在一起的, 因为“被体深邃”,故而得名,此外衣服的服领子也是讲究的,要用左边那片包住右边那片,叫做“右衽”,也就是说领子的样子看起来应该类似于英文字母的“y”形状,一旦包错就不得了了,因为死人是左衽的。

  孝文帝改革服饰,要求大家都要穿这种衣服,此项改革比较顺利,因为穿什么衣服本来大家就无所谓,穿着舒服就行,鲜卑族的也开心得穿上了这种衣服。

  紧接着,孝文帝下达了第二项改革命令,那就是改革语言,这是最重要的一项环节。

   孝文帝的第三项改革就是改革籍贯。鲜卑族前面说过,起源自大兴安岭,肯定不是起源自中原河南的,所以鲜卑族死后还是要到漠北去安葬,孝文帝规定,今后一律不准去代北平城,一定要安葬在洛阳本地。今后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鲜卑族已经受了汉人的影响,有了乡土的概念,觉得应该叶落归根,归于这项改革比较抵触。

  但他们很快就想通了。

  代北平城也不是鲜卑族的家啊!鲜卑族的家在大兴安岭,在东北的最北端,不在平城啊,既然鲜卑族不能回大兴安岭安葬,那么葬在山西平城和葬在河南洛阳有什么区别呢?

  渐渐的,鲜卑族也开始认同自己是河南洛阳了,北魏晚年的鲜卑贵族墓碑上写的都是“河南洛阳人”。

  第四项改革,孝文帝要求鲜卑族和汉人通婚,从血统上面改革鲜卑族,这项改革看起来令人瞠目结舌,这不是要灭绝鲜卑族吗?如果这样的话,30万的鲜卑族就会被3000万的汉人给融合掉了,无影无踪了,千百年后,鲜卑族的子孙都成了汉人了,他们不知道自己曾是鲜卑族了。

  但是孝文帝本意并非要灭绝鲜卑族,这项改革其实也是迫不得已的,因为那个时候鲜卑族和汉人通婚的已经很多了,北魏的皇帝从拓跋嗣开始都和汉人通婚,道理很简单,鲜卑族人少啊,且最近有历史学家研究,拓跋氏族多生儿子,男女比例失调,女人很少,没办法,只好和汉人通婚,不然没人结婚,就灭绝。清朝起初也是限制满汉通婚的,但是满族人口太少,最终也不得不和汉人通婚。

  此项改革看起来是最难的,但却是改革阻力最少的,因为大家已经开始这么做了,就像匈奴族、沙陀族、契丹族、女真族一样,和汉人通婚,最终汉化了。

  最后一项改革,就是改革姓氏。大家都知道,姓氏是祖宗和家族的象征,历代改名的多,改姓的很少,当然赐姓的也有一些。但总的来说,没人愿意改掉自己的姓,有的姓氏比较难听,有谐音,比较难写,但大家并不愿意就此改姓,因为这是自己家族的象征。

  但孝文帝要下令要求鲜卑族要改姓,改成汉姓。

  这项改革遭遇的阻力是最大的,鲜卑族贵族一听立马就不干了!

  孝文帝下令鲜卑族改姓,200个汉姓都改成了相对应的汉姓。

  孝文帝要改革姓氏的主要动因还是鲜卑姓氏比较复杂,大多3-5个字,少部分是2个字,而汉姓多是1个字,少数2个字,汉姓更简便。

  前面几项改革,穿衣说话改籍贯还好办,但是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改姓遭到了意外的阻力。

  大部分的鲜卑族不愿意改姓。

  因为他们用惯了自己的姓氏,所以不愿意改姓,并且自己一个姓,父亲另外一个姓,自己到底是不是父亲的儿子,我们是不是一家人?

  鲜卑族想不通,不愿意改姓。同时觉得改姓是没用的,因为说汉语是为了和汉人官吏交流,改衣服是为了更好看,那么改姓是为了什么?所以鲜卑族坚决抵制改姓。

  有一个鲜卑族贵族问了一句:皇帝,你自己愿不愿意改?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惊呆了,北魏皇帝姓拓跋啊,你要我们改姓,皇帝陛下,你自己愿意改掉你的姓氏吗?

  孝文帝发现这件事情非以身作则不可,他坚定地回答:愿意!

  在众人讶异的目光下,孝文帝毅然把自己的姓氏从“拓跋”改成了“元”,因为拓跋自称是黄帝的后裔,黄帝是人文初祖,是万物本元,所以姓“元”。

  孝文帝把名字从拓跋宏改成了元宏,所有人都震惊了,从古至今从来没听说过皇帝改姓的,孝文帝还是头一个。

  但是鲜卑族贵族还是有顾忌,华夏没有姓“元”的,只有姓“原”和“袁”,因此孝文帝的姓氏不会和人混淆。但自己如果改姓和汉人混淆怎么办?

  比如说,华夏族有一个姓氏“刘”,刘邦曾经建立了汉朝。如果鲜卑族也改姓了刘。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都姓刘,那么千百年后,姓刘的人知不知道哪个是汉人的刘,哪个是鲜卑的刘?这样不是就混淆了吗?

  其实,本不必担心,因为姓刘的改姓已经有了,五胡乱华的始作俑者刘渊就是,他本来姓独孤,因为祖先匈奴族大单于和汉族通婚,因此改姓刘。

  鲜卑族也有独孤这个姓氏,在孝文帝规定的改姓表中也改姓为“刘”,所以独孤家族知道刘渊的故事后,毅然改姓了,很快鲜卑族都改姓了。

  不过很多匈奴族、羌族并没有改姓,他们虽然会说汉语,但却没有改自己的姓,这在后面会说到几个匈奴族未改姓的人名。

  但是改姓在孝文帝的改革中最不彻底,且最容易激起反抗,在后世鲜卑族出于对汉姓的抵触又全面恢复了鲜卑族姓氏,还把汉人也赐予了鲜卑族姓氏,比如北周的杨坚被赐名普六茹坚,李渊被赐名大野渊,这说明改革姓氏遭遇了很多抵制。

  孝文帝改革全面吸收了汉人的先进制度,但由于鲜卑族落后的文化,不可避免地吸收到了汉族的落后腐朽文化,虽然门阀制度受到后世非议,但是不得不说,那个时候门阀还是发挥了比较巨大的作用,门阀贡献了很多精英,开创隋朝的杨坚、开创唐朝的李渊就分别来自弘农杨氏和陇西李氏。

  其实孝文帝这些改革并不少见,在清朝都可以看到类似的,满族最终也开始说汉语,和汉人通婚,并且改了汉姓,乾隆皇帝的签名和题字就已经全是汉字了,到了民国,满族已经大多改姓金、赵、关了,所以这是历史的必然,就算清朝没有孝文帝,没有汉化改革,这些也自发发生了。

  只不过这些都是用300年时间逐渐完成的,而孝文帝改革仅仅用了3年,想用3年的时间完成300年的事情,太激进了一点。就像隋炀帝,由于激进改革最终身败名裂。

  孝文帝改革遭遇了一些阻力,最大的反对者来自于太子元恂,他坚决抵制汉化改革,甚至不惜起兵造反。当孝文帝亲自审判他的时候,元恂说:

  改革太过于激进了,欲速则不达,将来必然引发大规模的灾难啊!

  孝文帝不解地问太子:“就算如此,你怎能不顾天道伦常,起兵造反。”这个时候的孝文帝俨然一个汉人帝王了,心中早已认同了儒家的伦理。

    太子元恂说了一句话:“我本姓拓跋,而你姓元。”这句话真的伤到了孝文帝的心,毕竟改拓跋姓为元姓是他汉化改革最重要的一环,如今自己的儿子却因为这点与自己永远有了隔阂。

  孝文帝威严地说道:“中华天子,当一统华夏,何必在乎姓氏?”

    太子木木地说了一句话:“这是你的中华,与我何干?”

  孝文帝眼睛似乎要放出火来了,一股血涌上大脑,他几乎支撑不住了。原来自己做了那么多,却还是得不到最亲的人的认同,在太子心中,自己不是中华人。

  “这是谁的中华?”孝文帝也陷入沉思,不过身为天枰座的倔强在此时显露了,就算背弃全世界,他也要实现心中的理想。

  这是谁的中华?这是我的中华!孝文帝已下定决心,他改革的目的自然是消弭隔阂,强盛北魏,进而一统天下。

    他,孝文帝元宏,鲜卑族,要来统一分裂两百年的华夏!

  在改革初显成效后,孝文帝将南征又提上了日程,这一次不是演戏了,是真的要南征,消灭齐国。

  对于齐国,今天的人们不是很了解,当时的人们也是,它的光芒被前面的宋朝和后面的梁朝所掩盖,它,更像一个王国。但严格说来,齐国真的算是齐朝,它萧道成所建,为了和本书主人公高欢的齐朝相区别,被后人称为“南齐”。

  齐国建立之后没有像宋国一样扩张,而是保守地蜷缩一隅,十几年来与北魏相安无事,但孝文帝不想做一个中原的帝王,他要做全中华的帝王,他写了一首诗,诗中说:

  白日光天兮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

  孝文帝在洛阳的大殿中,回想到北魏的历史,当年的刘裕北伐,气吞万里如虎,魏国唯有在一边瑟瑟发抖的资格。而太武帝拓跋焘奋力灭夏,一统北方,结束十六国近百年的割据局面,魏朝冉冉升起,与宋平起平坐,之后拓跋焘更是大举南征,一直打到了长江边上,尽管未能守住淮河以南的领土,但从此之后中原被牢牢掌握在北魏手中了。而孝文帝的时候,北魏还未实现全中华的统一,南朝与北朝还是以淮河为分界线,孝文帝怎能不着急?

  此时北魏正消弭了一系列的隔阂,如日中天,而江南的齐国却主昏臣暗,就好像白亮的太阳照耀天地,唯独江南的一块地方却照不到,孝文帝怎能不惆怅?

  因此,孝文帝决定大举南伐,消灭齐国。他做了全面的部署,举全国之兵,共50万,兵分四路,一支由薛真度率领,南下攻打湖北的襄阳城。一支由王肃率领,进攻河南的信阳三关,重点进攻义阳。还有一支由刘藻率领,西行攻打陕西的汉中。另一支则由广陵王拓跋衍率领,攻打安徽的寿阳城。

  看起来很像刘裕的北伐兵分五路,但是孝文帝忘记了一点,军事的唯一目的是击败敌人的有生力量,所以兵力一定要集中,兵分几路就意味着兵力的分散,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比如前秦苻坚率领80万大军南征,却分出30万大军给慕容垂攻打襄阳,分出30万大军给苻融攻打徐州,结果真正率领的只有20万人,这20万人自然被10万东晋北府兵杀得片甲不留,这就是兵力分散的弊端。

  几路大军出征后,东路军传来捷报,魏军渡过淮河后,成功攻下了寿阳城,寿阳是战国时期楚国后期的国都,意义十分重要,同时这里也是前秦苻坚梦碎之地,淝水之战就发生在此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典故令孝文帝不寒而栗,于是他不敢逗留,命令军队持续南下。

  没想到,魏军被一座城市狙击了,这座城市就是钟离城。

  钟离城是一座古老的城池,有一个古老的复姓就以此得名,比如八仙之一的汉钟离,真名叫做“钟离权”,其姓氏就来自于钟离,此城在今天安徽省的凤阳,正好在淮河边上,因此成为南北拉锯战的军事重镇。

  魏军几次进攻钟离却攻不进去,而此时其他三路三军都在别的地方远征,孝文帝此时才想到自己分散了兵力,联想到前秦苻坚也是由于分散兵力而失败的教训,有些心急。

  同时,孝文帝还误判了齐国的国力,虽然齐国比起宋国要衰落一点,但还没有到不堪一击的程度,此次孝文帝南侵,齐国的百姓还是组织了大规模的游击,不断地袭击北魏军队,这让“拯救众生”的孝文帝很是尴尬,在他心目中,自己来到淮南,应该是百姓夹道欢迎,心甘情愿为魏军送上粮食的,但此时南朝对于北朝还是有些戒心的,这些自然只能是孝文帝的意淫。

  东路军总司令拓跋衍(此时还没有改姓)久久攻不下钟离城,发现这座城池很是奇怪,孤零零地在淮河南面,要想从北面攻下,只能用水军了,但魏军善于骑射,几乎没有水军,于是只能在北面扎营,拓跋衍视察之后惊讶地发现,钟离城北面淮河上面,居然有一处沙洲,此沙洲可以供魏军扎营。

  这片沙洲,叫做“邵阳洲”,在上面驻扎了魏军的营寨,请记住这个地名,在后面还会提到。

  面对魏军的南征,齐国迅速做出反应,齐明帝派张仁泰率军救援钟离,张仁泰的到来,守卫钟离城的齐军已经有30万之多了,而由于兵力的分散,此次攻打钟离的魏军只有20万,在兵力上面已经处于弱势,正好夏天到了,鲜卑族不适应炎热气候,士兵不适应水边的气候,有了厌战之心。

  在军心涣散时,张仁泰派使者求见拓跋衍,陈说了两国罢兵修好的益处,看到齐国给了自己台阶下,拓跋衍决定顺水推舟,开始撤兵,沙洲上的魏国营寨也开始拆除。

  没想到在魏国撤兵到一半的时候,突然齐国士兵乘坐舰船从淮河上面杀到,大大小小的舰船足有几百艘,齐军在沙洲登陆后开始追杀撤兵的魏军,魏军正准备撤兵回家,没搞清楚就被齐军突然袭击,此时魏军半渡河,齐军将之腰斩为两段。

  看到齐军如此背信弃义,拓跋衍十分气愤,率领魏军奋力拼杀,但是魏军多是鲜卑族士兵,不适应水乡气候,且多不会游泳,淹死无数。

  依靠着几位将军的奋力拼杀才救回了孝文帝,且撤回了部分士兵,这一次南征钟离会战算是彻底的失败了。

  同时,南征的襄阳、汉中等几路也都遭到了败仗,孝文帝垂头丧气地回到洛阳,此后又南征了几次,却都失败了,可以说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事家。

  就在这次出征的时候,孝文帝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此时孝文帝最小的一个妹妹前来,向孝文帝诉苦,称皇后要把自己嫁给一个人品低劣的冯夙,自己实在不愿,同时,告诉了孝文帝一个惊人的消息:

  其实,这么多年,孝文帝在外出征的时候,皇后一直背着他在与人偷情!

    孝文幽皇后,姓冯,与她的妹妹都是冯太后的侄女,由于冯太后其实是孝文帝祖父的妃子,所以她们都算孝文帝的姑妈辈,但年龄差不多。冯氏一直得到孝文帝的宠爱,虽然在宫中善妒,但孝文帝一直宠着她。

  听说皇后通奸,孝文帝起初并不相信,于是他秘密返回了洛阳,开始调查此事,没想到大多数人都被皇后收买,或者惧怕皇后的权威,居然都对皇帝说,没有此事。

  此时,孝文帝查到了,皇后宫中的一个小黄门,名字叫做苏兴寿,他不惧怕皇后的淫威,最终向皇帝和盘托出,原来皇后的情人名字叫做高菩萨,此人是一个医生,在替皇后看病的时候,与皇后勾结,不久两人就私通,皇后甚至把高菩萨带进了宫中,反正宫中也无人,高菩萨俨然是皇帝的待遇。

  更令人震惊的是,冯皇后居然还不止一个情节,还有中常侍双蒙等情人,不久孝文帝亲自审问了皇后,他问道:

  “朕对你不好吗?为什么要这么对朕?”

  皇后起初跪在龙床前,不停谢罪。后来面对质问,性格强硬的她说道:“皇帝你先忽略了我,岂能怪我呢。”

  原来孝文帝是一个工作狂,他的很多改革举措都是需要大量且细致的研究的,平时一旦认真起来,就通宵达旦地工作,整天和李冲等大臣们呆在一起,久而久之自然就忽略了皇后,好不容易等到孝文帝处理完了政务了,皇后觉得他可以来陪自己了。没想到孝文帝又开始处理军务,和军官研究起南伐作战方案。皇后久久得不到陪伴,自然只能寻找高菩萨等的安慰。

  孝文帝听完之后,觉得自己真的好可怜,太子背叛了自己,如今皇后也背叛了自己,由于他依赖了大量汉人大臣,似乎连鲜卑族都背弃了自己,现在很多曾经的鲜卑族大臣,出了彭城王元勰,似乎都和自己不亲近,他真的成了一个孤家寡人了啊。

  孝文帝心中怆然:自己花费了这么多心思,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没有人认同他,自己的民族都要抛弃他了,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

  难倒为了我心中的中华?只是这个梦想太虚无缥缈了,中华人会记得自己吗?记得自己这个不是汉人的异族吗?

  心灰意冷的孝文帝已经不再去想了,想了头疼,就由它去吧。他最终只处死了冯皇后的男宠,但保留她皇后的头衔和尊仪,又命令现在的太子元恪不许再朝见皇后。

  然而孝文帝的生命突然在第二年终结了!积劳成疾的他,弥留之际,担心皇后会影响到年幼的太子,还是将她赐死了,吩咐彭城王元勰将其厚葬。孝文帝不久就去世了。

       对于孝文帝,很多人不理解,不理解他为何在儿子都反对的情况下,还要坚持汉化改革,可能这就是天枰座身上独有的叛逆和韧性吧!别人做不成的事情,他偏要做,不是说胡人不能统一华夏吗?孝文帝就偏要做这个一统天下的胡人皇帝!这是天枰座独有的韧性和骄傲。

       孝文帝的改革无疑成功了,但是去世之后,他在北魏王朝的评价也出现了两极分化,尤其是他亲近汉人大臣,疏远鲜卑族贵族,直接导致了后来汉鲜矛盾的大爆发,边疆的鲜卑族最终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六镇大起义,催生了北齐和北周两个帝国,且他们为了调和汉鲜矛盾,都不由地开了汉化的倒车,北齐和北周都进行了部分的鲜卑化,甚至北周还给很多汉人赐了鲜卑姓氏。

  但是,当北周灭亡北齐,杨坚建立隋朝之后,采用的还是魏晋的制度,创造这一切的不是别人,正是孝文帝。虽然北齐胡化很严重,却因为东魏直接继承了北魏,而保留了北魏的很多政治制度,隋朝继承的汉化制度正是来自于鲜卑王朝北魏。孝文帝为其奋斗一生的汉化在隋唐终于发扬光大,汉文化的火种得以保存。

  当初很多鲜卑族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如今汉文化虽然保留了,鲜卑族却消失了,汉化之人,不管祖先是什么民族,祭奠的都是炎黄二帝、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没有人去祭奠一个异族的孝文帝了。

  然而,人民没有遗忘孝文帝,魏晋南北朝所有的历史教科书中,孝文帝都是浓墨重彩的章节,人们在缅怀历代帝王的时候,还是会时不时地想起孝文帝改革的丰功伟绩。人们至今都来到他开凿的云冈石窟去缅怀他,尽管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名字。

       虽然创造历史的是后来的杨坚,但没有孝文帝,怎能有中华第二次大一统帝国的诞生呢?

  如今人们可以对这个不惜背弃全世界都要汉化改革的勇士说一句了:

  孝文帝,您是一个真正的中华人。

  想必听到这句话,他的心就可以安息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