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7-8)

 经义工坊 2021-03-02

孔子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要求弟子能够举一反三,当弟子充分进行独立思考之后,再进行开导、启发。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
愤:心求通而未得,冥思苦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
启:启示、开导。
悱(fěi);口悱悱也,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
发:开发,启发。
隅(yǔ):角落,某个方面。
复:重复。不复,不重说二遍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心里急于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另外三个方面的东西,就不再重复教他。”

“愤”指弟子发愤之心,发愤的目的是得道。弟子有真诚之心“志于道”,而且致力于得“道”,发愤到将要突破的临界状态,便及时给予点拨指导,就会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果。如果弟子自身努力不够,还未能达到愤而欲破的临界点,无论怎么点拨,弟子也不会取得突破,那就暂时不给予开导。

“悱”指弟子表达之辞,有了深入领悟思考,还要准确表达出来。弟子通过点拨得到启发,对“道”有了较为深刻的领悟,想通过言辞表达却尚欠准确的时候,马上给予启发,帮助弟子贴切地表达出“道”之理。如果弟子领悟不透就想急于表达,则往往会出现完全词不达意的现象,这时盲目给予的所谓启发,实际上是强行灌输,会堵塞弟子思考的通路。

“愤”是指心,“悱”是指口;“愤”重思辨,“悱”重表达。弟子达到什么程度是“愤”,出现什么表征是“悱”,需要先生认真观察神态、准确把握火候。掌握了“愤”与“不愤”、“悱”与“不悱”的判断标准,再给予循循善诱,帮助弟子融会贯通。这是孔子高超的教育技巧和教学艺术所在。

如何把握火候?关键看弟子能不能做到举一反三。“隅”是房屋的四角,先生举出其中一个角的形态特点,弟子应该马上推知其他三个角的形态特点。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暂时不再重复教导,给弟子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比如,孔子的弟子中,子贡能够闻一知二,还不能算作是举一反三;颜回却是闻一知十,那就远超举一反三的水平,真正是触类旁通、一通百通。

“启、发”是教育方法,“不启、不发”同样是教育方法,“不启、不发”就是“启、发”。“不复也”不是不再教,而是暂时不急于反复灌输、生硬说教,而是让弟子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领悟和消化。

结合上章“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本章更进一步反映出孔子诲人不倦的精神和态度。针对弟子不同的学习表现和领悟程度,给予不同的开导、点拨、启发,无时不教、无处不教,直到弟子豁然开朗,真正悟道得道。这种完全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教育方法,今天仍在大力推广,但要达到孔子当时那种能力和水平,我们还有相当差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